希臘債務紓困計畫,在德國總理梅克爾「下不為例」條件下暫時落幕。但緊接著西、葡、義三國天文數字般的債務問題,豈是一句「下不為例」就可以擺脫?救債最積極的法國總理沙柯吉,事後終於說了句真心話:「讓希臘加入歐元區是個錯誤。」
在德國總理梅克爾表態「最後一次出手相助」後,歐盟峰會10月27日通過一項重大協議,同意希臘債務減記50%,相當於為希臘「減債」或「注資」1,000億歐元(約合1,390億美元),由銀行等私營機構投資者「承擔一半損失」。希臘原先與近90%私營投資者達成的協議為減記21%,隨後在國際貨幣基金會(IMF)要求調升額度後,歷經27日的談判才通過一籃子的解決方案(參閱表一)。
希臘入歐元區是個錯誤
在這波減債計畫中,讓最積極運作的法國連帶遭到信評被調降的威脅。根據國際清算銀行的數據顯示,法國銀行業是義大利和希臘的最大債主。截至6月底,法國持有希臘債務為557.4億美元,持有義大利債務高達4,163.7億美元,國際信評將調降其AAA等級的傳言早就風聲鶴唳。這次希臘債務減記後,法國將立即承擔逾276億美元的損失,其後續挹注本國銀行業與援助其他歐元區的成本也勢必增加。這不但會衝擊投資人信心,拉高其債務成本,也將嚴重影響「歐洲金融穩定基金」(The European Financial Stability Facility,簡稱EFSF)的信譽與借貸規模,對歐債後續發展極為不利。
在歐盟峰會通過這次決議後,法國總統沙柯吉悻悻然表示:「希臘加入歐元區是個錯誤。」他表示,當時希臘提出了不實的經濟數據,根本沒有做好與其他國家組成貨幣聯盟的準備,而「我相信我們正在為這個在2001年做出的錯誤決定付出代價」。
企業債務超過主權債
至於德國,梅克爾的強勢作風雖然暫時遏止了希臘無休止的需索,但是面對後續的西班牙、葡萄牙、義大利、愛爾蘭天文數字般的債務問題,恐怕更加棘手。從表二「歐豬五國負債情況」不難看出,義大利已達到歐元區政府債務上限,攀升的失業率與低經濟成長問題更趨惡化。雖然西、葡、愛三國政府的舉債比例不高,但是企業總債務遠遠超越政府,如果考慮攀升的失業率、低落的經濟成長率與信評結果,這些國家的企業違約風險正快速攀升,不久將超越主權債務。
有報導認為,歐洲偏高的失業率,導因於社會福利政策促使年輕人寧願領取不薄的失業救助金,也不願辛苦掙取微薄的苦命錢。但如今的因素並非如此單純。例如,西班牙全家人都失業的家庭總數,已由2008年下半年前的五萬七千戶暴增至一百四十二萬多戶。產業的嚴重衰退、融資的困難與政府支出的大幅縮減,應是主要因素。
神經大條的債務國
希臘為了獲得歐盟的紓困,採取一系列包括縮減福利、減少公務員薪資、裁員、加稅等應變措施,藉此達成歐盟對舉債額度上限的規定;然而當地居民過慣福利政策下的舒服日子,不但未能「共體時艱」,反而發起了一波強過一波的示威行動,連地方官員都跳出來帶頭抗稅。
希臘總理巴本德里歐(George Papandreou)一度宣稱要將紓困計畫付諸公投,讓各界一陣譁然。在不敵強大壓力下不得不辭職下台,由即將籌組的新聯合政府,帶領全國走出債務風暴。
至於義大利的減債態度則更是讓德、法領導人嗤之以鼻。拈花惹草的總理貝魯斯柯尼對(Silvio Berlusconi)處理債務危機的「興致」遠遠低過對美色的興趣,直到最後階段才匆忙拼湊出令人不敢恭維的改革方案送交歐洲領袖。即使此舉也難平眾怒,貝魯斯柯尼已於11月12日正式向總統納波里塔諾(Giorgio Napolitano)提出辭呈,結束17年的政壇生涯。
社會主義的矛盾 歐元恐解體
德國央行總裁魏德曼(Jens Weidmann)表示,此番債務減記可以減輕希臘的負擔,卻無法解決希臘的根本問題。如果一個國家可藉由紓困而不付出努力就解決了財政問題,「這根本就是個災難,因為它將廣為流傳,並從根本上摧毀維繫公共預算的信心和債權人的信心。」社會主義就是這麼矛盾,明知救急不救窮的道理,卻還是窮急不分地概括承受,造就的是日趨增多的懶漢。
有分析認為,歐債危機將為歐元區帶來改革的力道,不過諸多跡象顯示,紓困計畫已呈現荒腔走板的徵兆,在改革力道尚未施展前,解體恐將先至。歐元區到頭來,恐怕只是一場美麗的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