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历经两年催生的《食品安全规定草案》终于由联邦食品药物管理局(FDA)在1月4日提出,这也是美国食品安全体系70多年来首度出现的重大变革,对于美国生产蔬果的农场和食品加工厂做出严格规定。FDA后续将依据2011年国会的立法授权,陆续提出另一波监管办法,将更有效率地防范美国层出不穷的食品安全问题,其影响也将扩及全球。
在2011年1月4日,美国总统欧巴马签署了《FDA食品安全现代化法》,针对1938年通过的《联邦食品、药品及化妆品法》,进行了70多年来在食品安全监管体系领域,改革力度最大的一次修订。法案规定FDA应该在2012年初提出食品安全规范,但是欧巴马却迟至总统大选后才提出。
这次FDA提出的草案先就美国农场管理与食品加工程序等急迫性的议题做出规范。为了避免引发农场主人的激烈反弹,仅就美国人经常生吃的蔬果进行严格规范,但是罐头与熟食食品未纳入管制范围。
修法重点注重风险改善
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P)最新数据显示,每年有六分之一的美国人(约4,800万人)因为摄入受到污染的食品而患病,其中大部分能完全恢复,但大约有12.8万人入院治疗,并约有3,000人死亡。
从近7年来的重大污染事件观察,大多集中在蔬果与尚未加工的农畜产品,其中以2012年Sunland公司的花生酱遭沙门氏菌污染事件造成42人死亡最为严重。稽查员在工厂内外均采集到沙门氏杆菌,尚未加工的花生则是曝露在厂外,任鸟群飞越其上,员工上工时均无洗手习惯,整厂加工作业更是欠缺卫生作业标准程序。其次为科罗拉多州2011年哈密瓜受李斯特菌污染事件,造成33人死亡。FDA稽查员发现,该州的约翰逊农场设备不但老旧脏污,地板满是脏水,应是污染的主因。
在FDA提出的这份厚达1,200页的新法规中,首先规定食品加工厂必须向政府提出食品安全计划,确保作业流程不受污染,并如何保存纪录以供稽核审查。其次,为解决4个W问题:水(water)、排泄物(waste)、工人(workers)和野生动植物(wildlife),农场主人需采取新的预防措施,包括确定工作人员洗手、在工作地点设置厕所、灌溉用水清洁、不让动物进入农地,以对抗通过粪便传播的大肠杆菌等病菌的污染。
为了更进一步有效地防范未然,FDA将依据欧巴马于2011年签署的母法内容,再行发布另一波新法规,加强其对美国本土食品及进口食品的安全监管,以预防食品安全事故。
将另颁新法管制海内外源头
参众两院在2010年立法过程中,即针对该母法定出了5个主要面向的创新规划:一、强调预防为主的食品安全控制理念;二、强化对食品生产企业的检查和执法;三、提高进口食品安全强化第三方认证;四、充分授予对问题食品的强制召回权;五、完善国内各监管机构的合作与整合。其中第二项的检查与执法与第三项的第三方认证,影响范围将遍及全球。
针对检查与执法,立法中除了要求执法单位对国内加强检查密度外,同时还要求对国外相关生产环节进行相当密度的现场稽核。新法实施后,对国内存在高风险的美国食品加工、生产企业,FDA将至少每5年进行一次检查;不认为存在高风险的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至少每7年进行一次检查。
对于出口到美国的外国食品生产、加工企业,FDA必须在新法实施后一年内视察外国食品生产、加工企业不少于600家,并且在此后5年内,每一年视察的企业总数至少是前一年的2倍以上。
除此,立法最具创新的部分是强化进口食品的第三方认证机制,尤其是让进口食品商负起安全的第一道关卡与责任。
立法首次规定,进口商必须确保外国供货商拥有足够的预防性控制措施来保证食品安全;其次,FDA可授权第三方机构或人士来证实外国食品生产企业的设备达到美国的食品安全标准;对于存在高风险的食品,FDA可强制要求于进入美国境内时必须出具可信赖的第三方认可证明。透过法律配套措施,针对外国食品出口企业进行检查,凡是拒绝者,FDA有权拒绝其食品进入美国。根据统计,全美消费的食品中大约15%来自150个国家,农产品的进口比例甚至更高。
美中贸易将添壁垒
欧巴马于2011年签署的法案是希望将FDA推上最前线,通过新法案赋予更多权力来控制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为美国的食品安全构筑一道坚固的防火墙。这次的新法上路,FDA将扛起监管全美食品安全问题80%的责任。FDA估计,新法规将每年防止约175万例疾病发生,不过遵守新规将使单一大型农场每年新增花费达3万美元,整个食品制造业每年需要为此付出4.75亿美元的代价,这还不包括欧巴马总统需在2013年预算中提出的2.2亿美元相关拨款。
食品安全攸关每一个美国公民的健康,美国两党在此议题也展现了难得一致的共识。可以预期的是,后续法案的公布将会对涉美出口农产品的生产环境、原物料、包装,甚至运输等提出更高的要求。依照目前美中外贸关系与中方对食品安全风险认知的不足来看,无形中将竖起两国间一道外贸壁垒。这也将促使北京农业部门与各相关企业正视并强化食品安全的风险管理,进而也对中国本土的供应链产生涟漪效应。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