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滿心喜悅走遍南方澳每個角落,記錄地方文史,
成為南方澳永不退休的志工。
清晨六點鐘,阿梅老師已神清氣爽地燒飯、打理家務,準備迎接忙碌而充實的一整天。安頓好一家子的日常所需,搭上開往南方澳的公車,阿梅老師要為南方澳地方文史增補一筆資料。
今日天氣正好,阿梅老師帶著嘴角的笑意,迎著習習海風,踩著輕快腳步,前往拜訪地方耆老。一路上,她熱情地和大家打招呼,所到之處亦紛紛傳來「阿梅老師!」的親切招呼聲,彷彿每一聲的呼喚,都說明了她那無私的付出。
這樣的日子,轉眼四年多了。在南安國小教學四十三年,2003年阿梅老師退休,那年,縣史館幾乎成了她的家,埋首書堆只為了完成南方澳教育史的整理工作。傳承文化的使命感,讓教書近半世紀的阿梅老師,在退休後的生活忙中有序,豐富多彩,走進田野的身影神采奕奕。
收集文史,被居民感動
這樣的轉折,阿梅老師自謙是換了一個學習跑道。她說,雖然自己是資深教師,但是訪談、撰稿的工作,一樣得從基本學起。這幾年她以口述歷史、田野調查等有形與無形的文化資產為主軸,開啟了人生另一段學習之旅。
透過人物訪談與歷史記錄,她深深體認到南方澳居民的樸實與真誠。聽著鄉親耆老敘述傳統社會婦女勤儉持家、無怨無悔的心聲,點點滴滴沁入阿梅老師心頭。童年記憶中,母親「挺拔如竹、柔似蘆葦」的冰心,霎時在她心中鮮明起來。她想著,在南方澳,有多少令人感佩的女性?她要逐一記錄。
寡居婦女「草苞姨仔」林寶貴的故事,最令阿梅老師感動。「林寶貴破曉即起,編織補飛魚卵的草蓆、打零工,栽培四個子女接受大學教育,並完成女兒至德國留學的夢想。」阿梅老師說,林寶貴雖身處逆境,仍深信「天公疼憨人,命底天注定」、「要多種福田,才有福報」,她那堅毅開朗的精神、偉大的母愛,將成為南方澳人津津樂道的美好回憶。
「在南方澳的討海人中,有一群擔起家計,令人敬佩的討海女性。其中,曾黃惠子被認為是最穩重的一位,整整一個月,她壓抑暈船的痛苦,不顯露半點不適,當人家問起她是不是會暈船時,她都豪氣地說不會。」阿梅老師寫下了討海女性堅毅不拔為家人奉獻的故事。
「為了敬神及表現漁民們團結的精神,在媽祖誕辰等慶典活動時,『旗魚陣』成員會扛著旗魚模型,『嘿咻、嘿咻』街頭巷尾精采演出。」描述著風光於五、六十年代極具南方澳地方特色的「旗魚陣」,阿梅老師提及發起人陳順德將「出陣頭」時的制服及隊旗贈與她的過程,她被居民們無私的心感動了!
另一位長輩看到書中自己提供的老照片及名字,喜出望外,直說自己年逾花甲,尚能對故鄉盡點心力,真是開心。
諸如這些溫馨的反饋,促使阿梅老師深度走訪的腳步往前邁一步、再往前邁一步!目前,南方澳第三漁港建港的紀錄片及漁會簡介南方澳捕魚的歷史紀錄──「南方澳舵手」,安置於南安國小,幫助學生認識南方澳文史。
先生的支持,是另一股溫暖動力。曾在南安國小服務多年的范老師,去年與阿梅老師共同編輯了一本《南方澳風情畫》,收錄南方澳由二十年代淳樸的小漁村,走過了1960年代最繁華的歲月,一度沒落的漁港因為北宜高通車,今日再度成為嚐鮮天堂,這一路變遷的珍貴文史及照片。
「南方澳養我育我,這兒有我童年的記憶、成長的足跡,在南安的時光,更是我人生的風華時刻。」因著對南方澳漁村深厚的情感,阿梅老師就這麼自然地肩負起地方文化傳承的使命。
若說使命太沉重,阿梅老師則用熱情轉化重量為喜樂。「退休以後才感覺到,南方澳好比是我的舞台,充滿著讓我揮灑的空間,站在舞台上聽到觀眾的喝彩,令我十分開心。」
走過艱難求學路,志返母校
這一份對地方人文的大愛,源自老一輩的身教。
李阿梅生長於1950年代男尊女卑的傳統社會,母親呵護九個子女與兩個小叔全家共二十幾人,刻苦耐勞、寬容待人的美德及父親熱心漁村教育、公益的精神,對其影響至深。「母親為家人全心奉獻的堅毅像竹子般挺拔,恪遵三從四德的心似蘆葦般柔軟。」如是倫理道德深深烙印在她的心扉。
1946年南安國小創校,四十年校舍完工後才有教室可以上課,阿梅老師回憶說,在沒有教室的那幾年,學生們上學時自備板凳,腰間繫著包著書本的方巾,光著腳丫,借用廟宇、民宅、戲院上課,度過了幾年的「遊學歲月」。
天資聰穎的她經常代表學校參加各種比賽。1953年,漁會舉辦漁村夏令營活動,李阿梅代表漁民子弟向縣長表達漁民的愛戴之情。第二天,中華通訊報導了她會見縣長的新聞,讓爸爸覺得非常光榮。這件事情讓她得以在漁村男尊女卑的傳統觀念中,繼續邁向升學之路。
由於初中及高中皆就讀宜蘭市蘭陽女中,從南方澳到宜蘭超過一個小時車程的路途,為了趕早自習,李阿梅每天天才濛濛亮就得出門,冬日放學回到家時已是萬家燈火。當年蘇澳至南方澳的山路經常因山崩而交通受阻,上學時必須步行二、三公里路途到蘇澳搭車,或是和同學住在同學宜蘭的親戚家。六年的求學過程備嘗艱苦。
求學的艱辛讓她益發珍惜學習的時光,努力用功。高中時,她已懂得思考生命的價值,規劃未來人生的方向,當時她已下了心願,要回母校南安國小服務。所以除了安排好學校繁重的課業,她還自修教育課程,準備參加教師檢定。假日的南安國小,總看得見她認真的身影,書聲琅琅,陪伴她的就只有對抗蚊子群飛的樟腦油。
1960年,李阿梅拿到了正式的合格教師證,回到母校南安國小服務,一償宿願。
再不好的小孩,都不能罵他笨
南安國小四十三年的教學生涯,阿梅老師並非一位嚴師,她以啟發式教學為學生傾注愛心。堅持只帶一、二年級,阿梅老師在人生重要的啟蒙階段,給予學生正確的生活導向。她說,教學最忌讓孩子們自尊心受損,即使再不好的小孩,都不能罵他笨。「嘉許中長大的孩子必能愛人愛己,鼓勵中長大的孩子必能充滿自信,讚美中長大的孩子必能心存感恩。」阿梅老師遵循自己教學的座右銘,用情、用智、用愛引導小朋友,期許和他們一起成長茁壯。
「有些孩子上課會因為害怕,趴在桌上假裝睡覺,我會故意不叫他,再創造機會讓他回答問題,適時給予鼓勵。」阿梅老師說,有位暱稱她阿嬷的小孩,小時候個性彆扭,一生氣就站著上課,她也不刻意規範,直到這孩子氣消了,再告之以理,鼓勵她;有位學生很喜歡畫畫,不愛讀書,她會為他準備許多圖畫紙;母親節,她會幫小朋友準備花及一張空白卡片,請他們寫下感念母恩的話語,送給媽媽,祝福媽媽母親節快樂。
即使學生們出了社會,阿梅老師仍不忘諄諄教誨。有位失去雙親由祖母帶大的小孩,國中畢業後到鐵工廠當學徒,她特地請老闆特別關照他,並且叮嚀他要做功課,把師傅教的事記錄下來,反覆學習。學料理的孩子,她會專程去捧場。「我的孩子和我都很親……」
談到九年一貫教育後,國語課程減少、生活教育淡化,阿梅老師感觸良多。為了加強小朋友的語文能力,她利用每天早自習七點四十分至八點半的時間教他們童詩,培養其創作力。在她的引導下,學童們個個成了小作家。她還將這些作品裝訂成冊,配上插圖,每人一本《我是小作家‧佳作集錦》,成為他們成長過程中最美麗的回憶。
所有人的阿梅老師
家庭聯絡簿改成寫好話、好事、上課中的省思、快樂的心情……是阿梅老師的創舉。小朋友由一句話愈寫愈多,不但啟發了他們的創作力,也教導他們放學前必須專心聽老師叮囑事項,不能依賴聯絡簿的負責任精神。只可惜後來因為家長不認同而作罷。阿梅老師說,這是她四十三年教學生涯中,唯一有家長不能接受的部份。但是這遺憾的心情隨著學生轉學至他校,獲得作文比賽優勝後,家長的肯定與感謝而煙消雲散,她知道為學生打好語文基礎的理念正在茁壯!
「阿梅老師,妳好嗎?」「阿梅老師,抱抱……」「阿梅老師,餓了嗎?我煮東西給妳吃。」現在走在南方澳街上,隨時都會聽見如是的招呼聲,包括帶過及沒帶過的學生,甚至是學生家長。「從幼稚班生至七、八十歲的家長,大家都叫我阿梅老師。」
「付出是美好的,我要將這份『感恩心‧鄉土情』傳承下去,讓更多的人認識南方澳、珍愛南方澳!」為教育奉獻畢生心力,為地方文史奔忙,阿梅老師儼然是南安的媽媽、南方澳的導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