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中,Google Play推薦的應用軟體中,台灣的行動通訊軟體Cubie Messenger也芳名在列,這是台灣第一個被Google Play推薦的應用軟體!
在人手一隻智慧型手機的年代,行動通訊軟體隨之爆紅。但綜觀其市場,列強環伺!來自矽谷的WhatsApp,下載數破5億;來自韓國與日本的Line,今年2月宣布全球下載數破1億;來自中國的WeChat,光是在中國就有超過3億用戶,近來更大力進軍港台。
除了這些「破億」的行動通訊軟體,還有許多「千萬」會員的產品,如TextPlus、Tango、KakaoTalk、Skype等。
在這個競爭對手個個來勢洶洶的市場中,台灣的Cubie Messenger也在去年3月上線,一年來用戶數破650萬,且有許多下載來自國外,成功打進國際市場,稱得上表現不凡!
這匹本土的行動通訊軟體黑馬,團隊卻僅僅12人。
嘗試手繪一夕爆紅
Cubie創辦人是看起來宛如大學生的年輕夫妻檔馮彥文與程希瑾,他們曾經創立用手機看盤的「隨想行動科技」,後來投入網路遊戲產業,創辦遊戲平台「嘎姆擂台」。2011年9月起,兩人開始規劃投入行動通訊體,2012年3月Cubie隨即上線。
為何會從遊戲轉而投入行動通訊?
馮彥文與程希瑾觀察到使用者的習慣改變,想由PC(個人電腦)產品轉開發行動軟體,而行動遊戲風險太高,成功的機率不大,所以鎖定大眾每天都會使用的產品。當時WhatsApp、Line才剛起飛不久,兩人看到行動通訊的廣大市場,於是開發了Cubie。
Cubie與其他行動通訊軟體最顯著的差異在於「手繪」。Cubie使用者可以手繪圖案傳訊息,也可以在照片畫上想要的圖案傳給朋友。加入市場時,正是手繪功能行動通訊軟體「Draw Something」爆紅之時,Cubie會加入戰局,純粹是因為設計使用者介面的員工剛好很喜歡畫畫,覺得能有手繪功能也不錯,技術團隊也覺得可行,手繪功能於焉誕生!
不像亞洲的行動通訊軟體Line和WeChat投入許多行銷成本、重金找明星代言,Cubie走的是美國軟體公司的路線――單純靠使用者的社群,人傳人地擴散,連目前唯一拍的一支網路影片廣告,都是用自家員工當演員,用最節省的方式拍攝出來。
Cubie在去年3月上線後,40天下載量就超過100萬,主要以台灣、香港的用戶居多。面對用戶數突增,伺服器一夕爆掉,Cubie團隊趕緊增加後台。5月時,來自新加坡、泰國等東南亞國家的用戶也發現了Cubie,自此有著更公開社群習慣的東南亞用戶大增,漸漸變成Cubie用戶的主要成員。
緊接著,上線半年後,Cubie下載量就突破400萬,今年3月被Google Play推薦後用戶超過650萬。
今年1月App01舉辦的「2012華人行動應用大賞」,Cubie獲得「最佳視覺設計獎」。之初創投創辦人林之晨在部落格寫到:「(Cubie)視覺舒服,使用者體驗流暢,而且解決了一個非常真實的問題——我們常常看到人們在路邊忙碌的用『手寫輸入』打字傳送訊息,換上了Cubie,你再也不需要選字,直接把手寫的訊息傳送給朋友即可。而且Cubie不只可以寫字,還可以畫圖,幫助你更清楚的傳達你的意念。」
難道Cubie不懼怕行動通訊市場上的那些大公司品牌?Cubie的業務經理James Hill表示「並不會」,因為他們跨足的是不同的區隔市場:「我們其實有很多空間,可以找到自己的利基,所以我們現在的用戶比一般的通訊軟體年輕,平均在18歲到24歲間。」
獲選500 Start Ups 加速育成計畫
Cubie使用者快速增加,引起許多創投公司的注意。包括去年10月獲得來自B Dash Ventures、NTT Investment Partners、BIGLOBE Capital、Gumi Ventures、Pinehurst、500 Startups與Andrew Chen,共110萬美金的種子基金。
同月,矽谷著名的新創公司育成機構「500 Startups」公布他們的「加速計畫」(Accelerator Program)名單,Cubie也獲選為其中一員,是繼PicCollege後獲選的台灣團隊。
今年2月,馮彥文與程希瑾剛從矽谷受訓完回台。馮彥文表示,此行獲得了許多人脈,也認識很多業界老手,從中獲得寶貴的經驗與知識,包括如何籌資、如何找投資人等。
馮彥文還提到,在台灣做社群軟體的人較少,但在美國可以遇到很多類似經驗的前輩,例如他們認識了Twitter、Facebook早期的員工,聽他們分享那些大公司早期遇到甚麼問題、怎麼解決,讓他們獲益良多。
跟自己比今天比昨天好就好
對於Cubie未來的成長,馮彥文心中有何願景?他坦承,「沒想那麼遠。」他在意的是自己能解決的事情,如何做出好的功能讓用戶增加才是最主要的,至於未來到底下載量能增加多少,不是他能預期的。
不過,馮彥文十分嚮往像社交軟體Instagram那樣,一家小小20人的網路公司,卻可有很大的用戶群。他說:「我在美國一段時間以後,發現美國公司都是看自己如何做得更好,多過跟別人比較。我瞭解我只要今天做得比昨天好就好,這一點是很重要的。」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