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上大多數的人認為提高所得對於個人的健康會有幫助,尤其是對於低所得的人而言。所以高所得國家的居民平均壽命較長,而在同樣一個社會中,高所得者的平均壽命也比低所得者來得長。
正因為所得與健康程度的相關性很強,讓許多人認為提高所得,或者政府發放的金錢補助,對於人們的健康應該會有正面的影響。然而,關於這樣一個平常到不能再平常的直觀認知,近年來經濟學的實證研究卻發現非常迥異,甚至完全相反的結果。
現金召喚死神
美國的兩位經濟學家William Evans跟Timothy Moore在2007年發表了一篇研究論文,他們在該研究中估計了美國社會保險年金、軍人薪餉、2001年退稅以及阿拉斯加永久資金孳息等四項現金給付對於受領人健康的影響。他們驚訝地發現,受領人在現金核發之後的幾天到一週左右的時間內,死亡率有跳升的現象。而且很奇特的是,這個跳升的情況在這四個性質非常不同的計畫上都很顯著地出現。
這到底怎麼回事呢?原本應該對受領人產生幫助的現金核發,怎麼反而「誤了卿卿性命」?兩位經濟學家對此提出的解釋是,受領人在得到現金後確實提高了消費,但部分的消費活動,例如旅遊等,會增加交通意外發生的機會,導致死亡率增加的現象。
不過,所幸的是,這篇研究所發現的死亡率增加的效果,只有在現金核發的一週左右的時間內出現,這個短期的效果並不會長期地延續下去。
現金與毒品
可能有人會說,旅遊雖然略有風險,但畢竟屬於正向的消費活動,我們不能因此抹煞消費增加所帶來的好處。但美國另外兩位經濟學家Carlos Dobkin與Steven Puller發現了更糟糕的「消費」也會在現金核發後增加。
這個消費就是毒品。
兩位學者研究政府的一項年金的效果,發現每個月發放後的五天之內,醫院內關於吸毒過量的病患會增加了23%。除此之外,他們的發現也顯示在這五天之內的死亡率比平時增加了22%。
「滿荷包」效果
兩位學者將這樣的現象解釋成現金給付的「滿荷包」效果。因為現金發放是按月給付,所以許多手頭不寬裕的受領人每個月在收到給付前,手頭上的現金都花得差不多了。到了發放日當天,突然一大筆現金進帳就如久旱甘霖,許多短視的人會覺得荷包滿滿的,應該好好地「慶祝」一番。有些人會用「大吃一頓」來慶祝,另有一些人會為了追求刺激而增加具有危險性的消費,例如吸毒。
為了降低這種風險,兩位美國學者建議應該將現金給付的頻率增加,而將每次領到的額度等比例減少,應可有效地避免這種滿荷包效果。另外一種可以嘗試的作法是改用實物給付,而不是發放現金。
不同的人在消費的選擇上有很大的異質性,不能單純地假設人們在收到現金後,只會將錢花在具有正面意義的東西上,例如教育與健康。Thinkstock
有了毒品,酒精還會遠嗎?
除了毒品之外,另外一個大家可以想得到的「壞消費」應該是酒精。
2008年美國政府為了因應金融危機的衝擊,在當年5月透過「經濟刺激給付計畫」將超過1,000億元的美金發放給大約一億三千萬的家庭。兩位美國經濟學家Tal Gross和Jeremy Tobacman針對這項大型給付進行了研究,發現在給付後23週內,醫院急診室收到的跟毒品以及酒精有關的病患都有增加的現象。
水可載舟亦可覆舟
我們可以從這些研究學到一個很重要的教訓:不同的人在消費的選擇上有很大的異質性,而不同的人由於需求不同,所以現金給付會刺激到的消費內容也不同。
我們不能單純地假設人們在收到現金後,只會將錢花在具有正面意義的東西上,例如教育與健康。人們的所得增加後,賭博、酗酒、吸毒等都是可能會隨之增加的「消費品」。
另外一個啟示是現金給付的效果應該分短期與長期來看待。就目前的研究發現而言,現金給付的壞效果似乎都集中在短期。台灣各項公共福利政策雖然規模上還不能跟歐美國家相比,但現金給付的項目也相當多。因此,對於這些短期效果的研究,將會對台灣福利政策的擬定具備高度的參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