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洋人就是好棒棒:談《西方憑什麼》

作者:時空資訊復原工程所 Kai's Blog

對英文的埋怨

約莫五年前,我人在澳洲打工度假。為了負擔旅行費用,找工作就變成澳洲生活的大事。然而當時我的英文口說能力不太好,雖然比起某些朋友只能講This is a book. This is a pen. Hello. I am fine. Thank you.好多了,可是也僅限於生活對話,能找的工作實在有限。最後我就只能到肉工廠上班,時薪挺高的,最高可到一小時23元澳幣,以當時的匯率,將近七百元新台幣!不過在肉工廠的工作非常累,我那時負責去除肉上多餘的脂肪與髒污,或者是把肉塊切割成較小的尺寸以便包裝,真是各種血腥。不過工作中不需要講任何英文,是最適合我的工作。

儘管宰了數千頭牛,身心都麻痺了,但是每天都被噴得整臉都是血,最後還是決定離開,想找看看有沒有肉廠以外的工作。後來我旅行到阿德莱德,那裡是南澳第一大城,我試著重新寫履歷,走遍城市,把自己覺得能夠做的工作都投了,沒有一個成功的。最後還是只能重操舊業。失敗的原因,除了運氣以外,跟英文能力也有很大的關係。

在澳洲的經驗,讓我徹底感受到「英文真的非常重要」,回台灣後就痛定思痛認真地學英文。可是另一方面,說英文也帶給我不好的感覺。明明自己不笨,可是英文能力不好,講起來詞不達意,在洋人面前就抬不起頭,心裡面真是一股悶氣無處發。在澳洲是這樣也就罷了,畢竟人家是英語系國家嘛,當然要說英文!可是生活在臺灣,就算一輩子不出島,也多少得會一點英文。例如有些公司規定要取英文名字,說什麼外國人會比較好叫,明明平常工作對象根本沒有外國人。況且取英文名字就會比較好叫也是很奇怪的事,我的本名叫Kaiyuan,暱稱為Kai,在澳洲用了兩年,通行無阻。取什麼John、Christine,跟自己的文化無關,也很奇怪。

所以為什麼是臺灣人去澳洲打工度假呢?為什麼我們得說英文呢?為什麼不是他們來臺灣打工度假,在澳洲開設中文補習班呢?我以為這就是大英帝國留下的遺跡,當然現在由當今第一強權美國承接。除了美國以外,其他英語系國家的經濟、政治影響力也都很大,如加拿大、英國、澳洲、紐西蘭等。至於第二外語,大部分人會選的都是法文、西班牙文、德文、日文,除了最後一個日文,前面三個都是西方國家。而日本之所以強大,也是源自近代日本脫亞入歐,徹底西化的結果。

西方到底憑什麼

懷抱著這種不滿,我最近把《西方憑什麼》(Why the West Rules For Now: the patterns of history, and what they reveal about the future)讀完,想了解為什麼我這麼不幸就得學英文(叫你學個英文是有多不爽 XD)。雖然沒辦法解決我們得被迫學英文的困境,不過知道一些來龍去脈,至少不會人云亦云,對吧?

摩里士(Ian Morris)在這本書裡也提出了跟我類似的疑問。他描寫一段歷史情境,將中英戰爭擺在英國本土,由工業化的大清帝國派海軍橫掃不列顛本島。當然那不是我們熟知的歷史,相反的,是工業化的大英帝國用少數的海軍摧毀清帝國海防。最後作者問道,「西方憑什麼主宰世界?」

過去學界其實不乏探討西方為何強盛的原因,作者將他們分了兩大派別,首先是古早決定論。古早決定論認為在很久以前,就已經注定工業革命要發生在西方。至於是什麼原因,則眾說紛紜。有一個說法是文化優越論:傳承希臘羅馬文化的西方,標榜理性、創新,就是比東方優越。這或許也是日本在黑船事件之後,決定脫亞入歐的原因之一。馬克斯(Karl Marxian, 1818-1883)則表示政治才是西方勝出的因素。東方一直以來都是中央集權,權利太大,容易造成歷史停滯。歐洲則是從分裂的封建社會,進展到資本主義社會,馬克斯相信未來的無產階級革命則會將世界帶往共產天堂。

古早決定論另一個主要論點是地理因素,賈德‧戴蒙(Jared Mason Diamond)在《槍砲、病菌、與鋼鐵》(Guns, Germs, and Steel: The Fates of Human Societies),就提到歐洲的強盛在於歐洲的地理條件有利於小國抵禦征服者,因此諸國林立。中國的地理環境有利於大一統局面,而大一統的專制政府,則可能輕易地取消了鄭和的航海事業。因此明朝儘管航海技術遠高於當時的歐洲,發現新大陸的卻是哥倫布。

相對於古早決定論,另一個說法是一時碰巧論。這一派的說法認為,東西兩方在大部分的時期生活水準都差不多,只是出了點意外。例如在彭慕蘭(Kenneth Pomeranz)的《大分流:中國、歐洲與現代世界經濟的形成》(The Great Divergence: China, Europe, and the Making of the Modern World Economy),他認為東西方都已經達到當時科技的極限,只是碰巧西歐發現美洲,開創了貿易體系。英國早期的蒸氣機是以木材為燃料,若以工業革命的機械化廣度來看,當時的英國根本沒有那麼多的木材可供蒸氣機使用。然而英國很幸運地在本島發現煤礦,衝破了成長的極限。

所以西方主宰世界,是數萬年前就決定好的嗎,還是他們只是單純運氣好?其實兩邊都有其支持者。古早決定論聽起來煞有其事,有些人甚至認為西方人種頭好壯壯,西方文化就是好棒棒。可是他們卻無法解釋,為什麼優秀的西方人在公元後550年後,一度落後於東方一千多年。至於一時碰巧論,似乎又太過輕視西方的地理優勢,而且這種「哈,你也不過就是運氣好」的說法,頗有魯迅《阿甘正傳》裡的主人翁常說的自慰言論之味道,講起來實在很魯蛇(XD)。

至於作者摩里士,他將兩大派別混合,認為歷史發展就只是中心與邊陲不斷替換罷了。地理因素的確是最重要的,主導人類歷史發展,不過地理因素卻會隨著人類演化,而造成不同影響。換言之,他以為西方雖然現在(幸運地)依靠地理因素主宰世界,難保未來不會因為地理因素落後。

舉例而言,西方文明肇始於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因為這裡的地理條件太好了。現在人類熱量來源,有一半以上來自穀類,在五十六種穀類中,西南亞與地中海盆地,就佔了三十二種,至於東亞只有六種。世界上最重要的五種馴化的哺乳類動物,包括綿羊、山羊、牛、豬、馬,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就有前四種。種種原因讓兩河流域的農業文明早於東方兩千年。

美索不達米亞文化持續演進,推展到整個歐洲,孕育出羅馬帝國盛世。歐洲的地中海是良好的運輸管道,中國就缺乏地中海的地理優勢,儘管漢帝國改善河運,疏浚黃河、渭水,卻還是比不上地中海便利。可是這樣的地理條件不會一直都是好事。在西元541年時,東羅馬帝國的大瘟疫(腺鼠疫),就是隨著地中海便捷的交通傳播的,從這時也開始西方連續一千年的衰落。

東方自從漢帝國崩解後就一蹶不振,但是到了隋文帝(589年)時,他出動大軍攻打江南,建立了統一的大帝國,並且建造大運河,讓華南豐富的糧食得以運送到帝國各處。便宜的糧食孕育出大量人口,到了唐帝國,人口十萬以上的大城市就有十幾個。從此之後,無論如何改朝換代,一直到明朝,東方的經濟、文化表現都高於西方。

摩里士在書裡不斷提及後發先至優勢,意思是地理優勢有時會變成一種弱勢,一切都要看當時政治、經濟、科技發展而定。現代的世界,地理依然具有很大的影響,能源、航道都決定了一個國家的強盛。可是全球化與網路化卻使得地理因素逐漸衰弱,如果未來人類能夠突破石化燃料的枷鎖,例如改善太陽能的效率,現在的政治權力分布肯定要重新編排。

自信!自信!自信!

台語有句話是,「囂俳無落魄的久」(Hiau-pai bô lo̍k-phik ê kú),意思是一時的囂張氣焰,不會維持太久的。

我認識許多人,當然也包括我自己,都對於洋人有種某種不言而喻的自卑感。尤其是遇到英美澳加等英語人士,光是開口說英語,就覺得矮人一截。之前新聞不是還有報導嗎?有一位台灣男性,在捷運上看到一位白人臉孔跟亞洲臉孔的女朋友(估計也是台灣人),一時氣憤難耐破口大罵,其實也是自卑感的展現(當然還有性別歧視,不過太深入就不討論)。

但是隨著我認識越來越多人,其中包括不少洋人,我深深覺得至少就個人來說,我一點也不會比他們低下。雖然因為地理歷史等因素,讓西方一時的經濟文化發展高於東方,但是絕對不會是長久的事。當然我希望最起碼在我有生之年,這個趨勢能夠扭轉回來就是了。

在這個趨勢扭轉回來之前,大家還是認命地學英文吧。

最後我想小小抱怨一下這本書,書真的很厚,中文翻譯版有496頁。這麼長的篇幅,作者卻偏偏老愛岔開話題,談一些歷史軼事,讀起來很像走迷宮。當然偶爾穿插故事,對於能夠幫助讀者融入情境。但是過多的故事,則會偏離重點,我老是得往前翻,看看現在到底是在講什麼。當然總體而言,還算是一本好書就是。

原文連結

http://kai-record.blogspot.tw/2016/01/blog-post_29.html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去黑痣食惡肉的烏梅
烏梅小傳 《三國演義》中有一段描述,說曹操率領大軍,在行軍途中,炎炎烈日,人人口乾舌燥,?都沒有水可喝。曹操急中生智,想了個妙計,…
通貨膨脹成為中國的一項「新稅」
中國通貨膨脹的壓力最近這兩年一直持續存在,而且越來越嚴重。去年政府定下3%的價格上漲指標,最終被控制在4.6%的水準。…
豪門爭產 賭王分家?
  香港虎年經濟發展尚可,雖然貧富差距問題遠未解決。股市一年升了16%,其中以李嘉誠家族的企業最為亮眼。雖然並非「虎頭蛇尾」,…
香港特首選舉的「紅與黑」
小圈子的香港特首選舉,人選由北京掌控,這是香港「赤化」的僅僅一部分,也是香港人最無奈之處。這次「雙英對決」,只有比爛的選擇,…
田園城市風格書店 一場清新小邂逅
 比起滿足慾望的小確幸,人生有時候更需要一些小小的成就感,轉換心態成為一股激勵的力量,讓人可以在壓力與苦悶的現實中繼續奮勉下去。…
電子顯微鏡揭示人不是猴子變的
人到底是不是猴子變的,多少年來爭論不休。現在翻開達爾文曾經說過的話,就會大吃一驚:別瞎折騰了,人家達爾文自己已經有了結論!…
香港解封?與中共難分難解!
香港的解封有三個含義:一個是三年武漢肺炎的解封、一個是世界金融中心地位的解封、一個是高壓政治下的解封。由於香港一向是中國的窗口,…
當員工工作分心時
當電腦變成辦公室的必備品,網路與手機變成普遍的溝通工具之後,上班要專心工作就變得更困難了。手機的發明讓人可以隨時隨地都可以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