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大」的歡歌與悲歌

長久以來,學者們發現在許多高所得的國家,家中排行老大的人,其所得和教育水準,平均而言比老二、老三都來得高。
Fotolia
第174期
樊家忠
作者為台灣大學經濟系助理教授,專長為應用個體經濟學、家庭經濟學、勞動經濟學、公共政策效果評估。

今天要跟大家談的「老大」,不是黑道大哥,雖然近年來經濟學家也有在研究黑道的經濟行為。今天我們來談一談每一個家庭裡面最早出生的小孩與其弟弟、妹妹的差異。

 

幸福的老大

長久以來,學者們發現在許多高所得的國家,家中排行老大的人,其所得和教育水準,平均而言比老二、老三都來得高。原本學者認為,這是因為來自大家庭的小孩表現比較不好的緣故。也就是說,一個社會中有很多老大是獨生女或獨生子,而社會中所有的老三都來自於最少有三個孩子的家庭。因此,所有老大的平均教育水準跟所得,理所當然會比所有的老三來得高。

但是近年來的研究發現,故事並非如此。美國的經濟學家就發現,即使是將老大跟同一個家庭的弟弟、妹妹來做比較,老大的所得水準跟教育程度平均也是比較高的。例如,Sandra Black、Paul Devereux、與Kjell Salvanes 三位經濟學家用挪威的資料發現,所有老大的教育、所得以及有全職工作的比例,都比排行較小的人高;而且,老大的優勢在姊妹中更明顯。

不僅在挪威,「老大優勢」也出現在美國、澳洲等高所得國家。這個有趣的發現讓經濟學家們開始探討導致這個現象的原因。

 

資源分散假說

第一個可能的原因是,這和父母的資源有關係。當一對父母生下一個小孩時,他們會將所有的時間與物質資源花在這個小孩身上。當老二出生時,父母必須同時照顧兩個小孩,所以老二打從出生開始,所得到的資源可能就比老大出生時來得少。同理,老三出生時得到的資源,也會比老大跟老二出生時來得少。由於老大在剛出生的最初一年或者幾年得到更好的資源,這使得後來老大的教育程度更高,也得到更多所得。

這個假說雖然聽起來很有說服性,但並沒受到實證資料的普遍支持。為了觀察父母在個別小孩們身上花的時間,Chiara Monfardini和Sarah See兩位經濟學家利用美國的「時間使用資料」(time use data)來進行分析。他們的研究有兩個重要的發現:第一,父母在不同的小孩身上花費的時間大不相同,這跟資源分散假說的基本假設不符;第二,即使控制了父母陪伴每一個小孩的時間,「老大優勢」仍然顯著存在。

 

心理角色假說

另外一種解釋認為「老大優勢」來自於不同排行的子女有著不同的性格,也對自己有不同的角色期待。一般而言,老大似乎顯得比較成熟懂事,更有責任感;而老二、老三往往個性比較開朗外向,但也比較輕率任性。

這些個性的差異,有可能來自先天的因素,但也許更可能是父母教育老大跟弟弟、妹妹的方式不同。通常,父母會教育老大成為弟弟、妹妹的模範,因此老大變得比較成熟內向,更認真讀書等等。但是父母不會對弟弟、妹妹有同樣嚴格的要求。這也就是台灣人常說的「老大照書養,老二照豬養,老三隨便養」。

跟資源分散假說所面臨的問題一樣,心理角色假說也沒受到實證資料的支持。Julia Rohrera、Boris Egloffb、和Stefan Schmuklea三位德國的心理學家分析了來自德國、美國、與英國的大量資料,他們發現與心理角色假說完全相反的結果:老大跟排行較小的人比起來,在責任心、外向程度以及敏感程度這些人格面向上,殊無二致。

 

笨蛋,問題是智商

上述三位德國心理學家的研究還有另外一個驚人的發現:老大雖然在人格面向上與其他人沒有差異,但是平均智商卻高出1.3點,而且這個差異具有統計上的顯著性。因此他們認為,智商至少是「老大優勢」出現的一個原因。

另外,科學領域最重要的期刊《科學》期刊在2007年發表了一篇文章,該文作者Petter Kristensen和Tor Bjerkedal用挪威超過24名個年齡介於18到19歲之間的人進行研究,發現老大的智商平均比老二高出2.3點。而且這樣的差異不但可以在兄弟姊妹間觀察到,也可以在跨家庭的比較中顯現出來。他們的研究進一步發現,這些智商的差異並不是天生的,而是因為後天因素,例如家庭的資源或者兄弟姊妹間的互動所造成的。

 

老大的悲歌

到目前為止,「老大優勢」似乎呈現在教育、所得、有全職工作的比例以及智商等幾乎全方位上。當老大真是吃香啊!不過,最近經濟學家終於發現了「老大劣勢」的面向。

同樣使用挪威的資料,前述Black等三位經濟學家在2015的一篇研究發現,跟排行較小的人比起來,老大比較容易罹患體重過重、高血壓以及高膽固醇等健康問題。至於這個差異是甚麼原因造成的,作者們發現未生育女性的抽煙比例較高,而她們在懷第一個小孩初期還沒有完全戒煙,雖然懷孕中間很多人會慢慢戒掉。因此,這可能導致老大受到比較大的煙害影響,以致於成人了之後會有較多的健康問題。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川金會」成敗與雷根
川普與金正恩見面是全球性新聞,它關係到北韓能否放棄核武,涉及東北亞和平,更事關美國全球戰略。美國和北韓是兩極:一是自由世界旗手,…
平凡人的不平凡舞台 蝦皮讓賣家有機會以小博大
根據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2021年的調查結果顯示,台灣有高達九成消費者常在綜合型電商平台進行網購,…
「大丈夫」該怎麼對待老婆
「娘娘腔」對男子而言,通常是一個貶抑之詞,男子喜歡被人稱讚為「大丈夫」。 春秋齊人晏嬰,聰敏機智,行徑恰如大丈夫,因而名留千古。…
中國富人 新加坡避險
香港一直是中國富人轉移資產的首選地,有很多中國富人在港置業和購買各類資產。在北京強推《香港國安法》後,資金開始離開香港。 據美國《…
非法移民成律師 反對派勢單力薄
1月初,加州高等法院裁定,移民身分和種族、宗教一樣,不應該成為否決非法移民成為律師的理由,非法移民加西亞(Sergio Garcia)…
不動產價格大漲大跌都不好
政府最近講了不少要打壓房地產價格的主張。不管官員這些打房的談話是否真心和是否有效,國家被迫要打房,就是很不好的現象。 房地產價格的上漲、…
統戰新目標 「歐美同學會」成立中共黨組
中共中央辦公廳8月3日發布了《關於加強歐美同學會(留學人員聯誼會)建設的意見》文件(下稱《意見》),要求海外「歐美同學會」成立中共黨組,以…
精緻農產,玩出新「米」樣
米,一直是台灣最富有草根性、也最能代表台灣人精神的傳統農作。在古早的窮苦人家中,吃白米飯甚至是種幸福享受。隨著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