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生活在高山的台灣泰雅族人竟有與索羅門群島互通的「語言」嗎?不是真的語言,而是「貝珠文化」。臺中市纖維工藝博物館舉辦之「遙遠的記憶—貝珠工藝的古與今」特展,集結了該館對貝珠織品的研究成果,必看藏品為一件綴有約83,874顆貝珠的貝珠衣,相當華麗,被公告為台中市「一般古物」。策展人、重要傳統藝術保存者(人間國寶)尤瑪.達陸近年在南島語系民族進行田野調查成果,也將一起呈現。
貝殼在無文字年代,就被作為貨幣使用,而體型超大的硨磲貝生長在太平洋、印度洋海域珊瑚礁中,也常被南島語系族群作為妝點服飾使用,如:馬紹爾群島、所羅門群島等,而台灣原民16族亦屬南島語系族群,在泰雅族、排灣族、太魯閣族的服裝上都能找到貝珠,包括珠衣、珠裙等,其中又以善織布的泰雅族應用最廣。
▲展覽呈現全套貝珠盛裝的全息影像「泰雅族傳統貝珠服飾穿戴圖」。台中市政府提供
三件必看館藏品》泰雅族專有的貝珠衣
泰雅族專有的貝珠衣為貴重禮服,僅有身分特殊者才能穿著,如:出草馘首歸來的戰士、頭目、族長、能織出此種長衣的女性,其貴重程度也能作為貨幣、聘禮,尤瑪.達陸表示,也可作為二族相爭、犯錯一方的賠禮。
▲台中市纖博館展出台中市「一般古物」貝珠衣。台中市政府提供
「遙遠的記憶—貝珠工藝的古與今」展出的館藏品貝珠衣重量約在2至3公斤之間。尤瑪.達陸解釋,泰雅族服飾重點多在後背,因此展品多以呈現後背為主;而另一件貝珠鈴衣是在表戰功慶典上穿著,作為樂器使用;貝珠脛飾則是綁在脛骨上的裝飾品。此三件可說是必看展品。
▲硨磲貝。謝平平攝影
禁採硨磲貝》研發新時代貝珠
《瀕臨絕種野生動植物國際貿易公約》(CITES)簡稱《華盛頓公約》,將硨磲貝列為附錄二物種,亦即進出口皆需許可證。澎湖縣府也規定,澎湖海域之硨磲科所有物種均不得採捕、持有、販售、處理及利用。雖為保護硨磲貝能有較大成體,維持海域生物鏈,但尤瑪.達陸在復原泰雅族服飾的過程中,就得找到替代方案。
▲東華大學教授王昱心示範瓷漿貝珠製作。謝平平攝影
二十年前,她與善製琉璃珠的排灣族合作過「金土貝珠」,後來與菲律賓、中國福建等地的貝珠產業鏈合作,最後則與東華大學教授王昱心研究如何以簡單方式來製作貝珠,也是該展工作坊的重點──將棉線蘸上白色瓷漿,入窯燒製,可獲得中空的「瓷漿貝珠」條,再進行切割、研磨,成為一顆顆的貝珠。
「但大家也問,這也能叫貝珠嗎?」
▲泰雅口簧琴與傳統歌謠吟唱為特展揭開序幕。台中市政府提供
尊重自己的傳統文化》從田野調查到編織泰雅服飾
尤瑪.達陸復振泰雅服飾長達30年,從田野調查到自編自織泰雅服飾,研究分析、複製博物館的泰雅古衣織法,經歷母親大力反對、朋友試圖勸退:「泰雅服飾織法都斷一百年了,不可能再回來了。」年輕孩子問她:「為何要製作複雜又遙遠的衣服?」
▲早期的泰雅族婦女織布。國家文化資料庫提供
這個答案,尤瑪.達陸很清楚,回復傳統形制是希望找到保留的意義,並藉著追隨從前精良的技術,去尊敬自己的民族,讓年輕孩子不會僅從其他文獻定位自己的文化,「他們很暴力、很野蠻、很凶。」她溫柔的語氣中有股淡淡的遺憾。
尤瑪.達陸一步步按照自己的計畫前行,29歲回到部落之前,就曾從名師學習梭織與緙絲,加上又是博物館工作背景,對編織技術並不陌生。1999年的921大地震傷及部落經濟,她開始帶領數十位婦女開始從事泰雅編織,目的很單純,要幫這十幾個家庭找到收入。
▲當初博物館不願收藏的部落婦女手織泰雅服飾,如今已水漲船高。台中市政府提供
收藏泰雅織物》算老件還是新衣?
她形容自己是「大悲觀主義下的小樂觀者」,因為生活在漢人居多的環境中,原民要伸展自己的文化頗難,但正因為如此,「特有種」的存在更加耀眼。她將泰雅族視為「台灣特有種」,四處奔波,詢問博物館是否願意收藏部落婦女手織的泰雅服飾?
博物館問:「你這是舊的嗎?(是啊),不,你做的是新的,我們不要新做的。」
美術館問:「你這是新的嗎?(是啊),不,你做的是舊的,我們不要舊的。」
站在時代的夾縫中,尤瑪.達陸不知要如何定位原民手織服飾?尋尋覓覓中,新北市立十三行博物館收藏了這批泰雅服飾,一解燃眉之急。而這批收藏品的價位也如同她所預測,水漲船高,不到10年已漲10倍。
她在敲開第一個博物館大門後,與部落織女共同復振的500多件泰雅服飾,陸續被泰雅文物館、史前文物館、國立臺灣博物館、國史館臺灣文獻館、日本民族學博物館、美國夏威夷畢夏普博物館等收藏。
▲日本人類學家教授野林厚志演講後也試著進行串貝珠。謝平平攝影
文化復振》博物館收藏的是一個時代
尤瑪.達陸強調,自己帶領的織女既從事實務,也能進行研究,許多泰雅服飾早在17世紀已流落海外,大家也不辭千里,遠赴海外大小博物館申請研究,包括:大英博物館、畢夏普博物館、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館、民族學博物館等。
拿起放大鏡研究藏品的經密、緯密,動腦拆解織法結構,每進行一次藏品分析,織女即會復原一件。30年中,她幾乎完整復原泰雅族8個(不同部落)服飾系統,復育苧麻,也完成泰雅傳統染織工序的全過程。
「復振泰雅文化的這群人,是在做歷史的延續,我們拿出行為與態度,博物館收藏的是行為、態度。五十年以後,你就會發現,是這群人創造了新的歷史。」
而說到貝珠該是什麼樣子?她表示,要看民眾最後能接受何種材料,「我相信,新的貝珠會為過去的貝珠衣飾帶來新意。」
▲所羅門群島採集的貝珠飾品。台中市政府提供
與世界連結》高山原住民擁有大量貝珠
布農、泰雅、太魯閣都是台灣的高山原住民,用些許貝珠點綴服飾很合理,但泰雅族的貝珠衣用量相當龐大,一般解釋為泰雅先民拿織布到海邊,與其他原民換取貝珠。但尤瑪.達陸對能否換到如此超量的貝珠感到疑惑,她提出另一種解釋:「泰雅族有沒有可能是櫻花鉤吻鮭?明明是鮭魚,但因為地形改變,被封閉在高山上?」
有趣的隱喻或許不能解釋泰雅族為何擁有超量的貝珠衣飾,但從她的研究中,台灣有了與世界的連結,許多南島語系民族都使用貝珠,台灣也是其中一環。
尤瑪.達陸表示,未來將以撰寫技法書籍、服裝史為目標,「把台灣泰雅族要留下來的東西,留下來,我的任務就完成了。」
▲台中市纖維工藝博物館舉辦「貝珠工作坊」,民眾專注學習。謝平平攝影
「貝珠工藝的古與今」除珍貴藏品,也展出記錄攝影與文獻、研究材質技法的分析、口訪部落耆老,以及當代貝珠織品的重製紀錄,可說每一步都相當艱辛,歡迎有興趣的民眾把握時間參觀。
遙遠的記憶—貝珠工藝的古與今
展期:2024年10月12日(六)起至11月20日
地點:臺中市纖維工藝博物館(臺中市大里區勝利二路1號)2樓常設展廳
玉石貝珠工作坊(第二場次)
時間:2024年11月16日 早上9點到下午5點
專題講座一:如何運用藝術進行傳統文化及社會議題的轉換(澳洲原民藝術家 Judy Wastan)
專題講座二:台灣當代貝珠的製作與應用(東華大學講師林盛火)
專題講座三:部落對貝珠服飾的探源與研究(策展人 尤瑪.達陸)
工作坊:玉石貝珠成型、切割研磨、飾品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