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戶傳奇」大事記
• 1987年林典、葉福花夫婦創辦「山中傳奇生態休閒農場」。
• 2006年更名「千戶傳奇生態農場」。
• 歷經1996年賀伯颱風、2001年納莉颱風、2015年蘇迪勒颱風等。
• 2015年通過農委會「田媽媽認證」。
▲千戶傳奇位於三峽深山,水質清澈、環境清幽。千戶傳奇提供
從市區蜿蜒進入三峽的深山,約40分鐘車程終於來到「千戶傳奇」生態農場──鱘龍魚的家。目前養殖約七千條鱘龍魚的林典和葉福花夫婦,熱情介紹自然環境和鱘龍魚料理。沒想到看似平凡的這二十多年來,兩人曾有過大起大落的不凡經歷。
▲林典純樸樂觀,就是單純喜歡魚。吳長益攝影
▲林典經營的生態農場一直在做魚類的教育展示。千戶傳奇提供
▲曾有國外學生前來打工。千戶傳奇提供
緣起而生》命中注定踏進養殖業
說起開始養魚的故事,林典笑稱好像被騙一樣。早在1987年,四個崑山工專的學生在當地養魚,因為遭到毒魚急需找股東加入以謀安定,林典和哥哥就把貸款來的1,500萬押下去,跨足養殖業。說起來也沒有甚麼原因,就是自己也愛釣魚、愛養魚,加上對三峽當地從小的感情,開啟了養殖的後半人生。
創業之初命名為「山中傳奇生態休閒農場」,2006年更名為「千戶傳奇生態農場」。一開始養殖鰻魚、鱒魚販賣,卻碰到毒鱒魚事件,和鰻魚價格大崩盤。1996年以來,一直在做魚類的教育展示,還蒐集各種稀有魚種的林典,因緣際會進了一池大約幾百尾的鱘龍魚。
第一次養殖都還沒有抓到訣竅,1999年還有人來偷魚,簡直雪上加霜。「當時我們農場還沒有門,也沒有監視器,魚被偷光之後的半年多我去清魚池,一抓發現裡面竟然還有一條魚活著,就是鱘龍魚。」當時林典想,鱘龍魚就是他一直想找的有噱頭、有賣點,營養價值高,生命力強的魚種。
2000年,林典開始大量養殖鱘龍魚,讓民眾來休閒農場看風景、喝咖啡,甚至還能住宿,「那個時候台灣經濟起飛,生意很好,而且我們算是創舉,把養殖場做成休閒農場,這是很新、很新的做法。」太太葉福花說道,加上當時農委會輔導,千戶傳奇的生意蒸蒸日上。
▲蘇迪勒颱風前千戶傳奇一景。千戶傳奇提供
▲蘇迪勒肆虐後,千戶傳奇曾滿目瘡痍。千戶傳奇提供
試煉不斷》多次颱風打擊,農場屢經變故
沒想到上天的考驗接踵而來,這些年來的幾次颱風,讓林典夫婦飽受折磨。「好幾次我想放棄,因為我經歷太多次了,看太多次了!」林典邊說邊搖頭,臉上卻還是掛著笑容,或許也有些豁達。
首先是1996年的賀伯強颱,「我在宿舍做了一個夢,夢到我們家的魚都死光了。隔天颱風一過,起床打開窗戶,發現魚真的全都死光了,那一幕我印象深刻。」當時農場還有小木屋,土石從窗戶灌進來,把門衝爆開,枕頭棉被都被沖走,小木屋也毀了。
1999年發生九二一大地震、2001年納莉颱風,「幾年就走一次壞運。」林典苦笑說:「納莉之後台灣的經濟一直不好,農場很長時間生意沒起色,所以魚才能夠再養十幾年,養到一百多公斤。終於養得不錯,開始有二到三年正成長的時候,又來了一個蘇迪勒颱風,重重打我們一拳。」
2015年就在林典生日那天,全家人留在山上陪林典慶生,沒想到卻一同經歷人生最大的風暴。半夜來的蘇迪勒颱風幾乎摧毀一切。當時葉福花看著暴風雨,本來要從餐廳走去咖啡廳把珍貴的物品拿過來,突然一個念頭想,「雨太大了還是不要去……」就在一念之間保全了性命,眼看整棟咖啡廳被大水沖走,農場幾乎被摧毀,四萬多條魚剩下四千多條小魚,賠了三千多萬。「你會覺得它是假的,一直說服自己是一場夢。」每每說到這段三年多前的慘況,葉福花還是忍不住落淚。
事發後夫妻兩人找來四個兒子商量,老大當時在當兵,其他三個兒子在讀大學,「問他們覺得要不要繼續做下去?還是乾脆把農場整個收起來?因為還要去貸款,我們對未來一無所知。」
「兒子的意思是我們不夠老,爸爸懂這個行業、媽媽會煮菜,應該要繼續做,不然我們都想放棄了。」提起四個兒子,葉福花言談之間仍十分滿足。
▲通過農委會資格成為田媽媽料理,葉福花(右四)手藝很好。千戶傳奇提供
▲鱘龍魚營養價值高,每個部位各有所用。吳長益攝影▲鱘龍魚營養價值高,每個部位各有所用。吳長益攝影
堅守家園》鱘龍魚料理成招牌
早在1989年農場就設立有餐廳提供料理,納莉颱風之前葉福花幾乎都在家帶小孩,有時才到咖啡廳幫忙,孩子長大之後她開始學料理。納莉颱風發生後,農場前面的路一夕之間斷掉,修復時怕員工沒有收入,兩人到介壽國小附近臨時開了一家簡餐店,賣醃鱒炒飯、鰻魚飯。
三年前,葉福花扛起餐廳營運,「這條魚很多優點是她挖掘出來的,她很擅用鱘龍魚的每一個部位。」林典說。
2015年,在農委會輔導之下,餐廳通過農委會「田媽媽認證」,推出低油、低鹽、低糖等健康概念的料理,以在地新鮮食材鱘龍魚入菜,設計精緻的創意菜色,並研發鱘龍魚骨提煉的膠原蛋白凍飲。
葉福花特別提到廚師溫國智。颱風前葉福花已經和溫國智學料理,發生重大變故後,他仍熱心幫助。餐廳有一些菜單的開發來自溫國智,「他一直希望我們可以再站起來,到現在如果菜有甚麼問題,我們也是找他。」
把鱘龍魚做成一夜干,當成伴手禮,是風災後的第一個嘗試。兩到三年以上的鱘龍魚肉質比較好吃,所以要好幾年才能回本,當時溫國智教葉福花做一夜干,一夜干就沒有口感不好的問題,還可以十個月就把魚賣掉,趕快換錢回來,也翻轉了他們的觀念。
雖然遇到各種難題,但每回轉念一想,林典和葉福花總是語帶感恩。「其實我們是一直受人家幫助的。」葉福花說:「賀伯颱風發生之後,客人跑來跟我們一起抱著哭。他說你要撐下去啊,我們會支持你。一路上有很多人鼓勵我們,真的很感謝。」
蘇迪勒颱風後的第三天,當時整個餐廳地上全部都還是30公分的土石,林典的姪子要他趕快收拾,不然土石乾掉就更難整理,於是親戚們、以前的工讀生和離職員工都回來幫忙,「那時大概有一個月的時間,每天有二十個人來幫我們打掃。」兩人感動地說。
▲千戶傳奇的戶外八角形八卦池魚場。千戶傳奇提供
▲對林典和葉福花兩人來說,雖然失去了很多,但全家人都好好的,還能繼續把鱘龍魚介紹給更多人,就是上天最大的恩典。吳長益攝影
淡然而居》對待魚像對待孩子
走進養殖場,林典抱起鱘龍魚露出笑容,「魚跟人一樣,溫柔一點對待,牠就不怕你了。」他形容魚就像孩子,養久了就了解了。
鱘龍魚小時候很難養,養到一個程度之後生命力很旺盛。一般養魚是早晚餵,鱘龍魚是夜行性,天黑了才能餵,所以林典每天早上7點起床餵魚,晚上天黑了餵第二次。
了解各種魚類習性的林典,發現池子的形狀非常關鍵。曾經用過土池、四方池,現在用八角形的八卦池,「八角池的排汙效果很好,所謂的養殖管理就是如何排汙,保持好的水質、水溫、環境。鱘龍魚是迴游性的魚,會逆水而游,所以牠繞著池子周圍一直轉,連帶著水也一直轉,然後把髒東西集中到池子中間,中間管子我們也有特別設計,可以把髒東西排出去。」談起養殖心得,林典眼睛一亮,或許一生就注定和這個古老的魚種結此不解緣分。
千戶傳奇戲劇化的故事,有待每個人親身來了解。看著林典和葉福花各司其職,和員工一起圍在圓桌前吃飯的融洽場景,雖然有些感慨,卻知道潮落總有潮起。
「要想我們擁有的,不要想我們失去的。」風災過後兒子的一句話,深刻印在葉福花的腦海。對林典和葉福花兩人來說,雖然失去了很多,但全家人都好好的,還能繼續把鱘龍魚介紹給更多人,就是上天最大的恩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