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中的贵族 釉里红

真正釉里红表面有极细微的结晶状,清代称之为「凸起釉面的宝光」。
真正釉里红表面有极细微的结晶状,清代称之为「凸起釉面的宝光」。
岳翔云
第34期
张新宸

2006年5月30日,在香港佳士得「中国宫廷御制艺术精品」拍卖会中,一件32公分高的明朝洪武年间釉里红「缠枝牡丹纹玉壶春瓶」以7,852万港元高价成交,创下了明朝瓷器拍卖的世界纪录!

釉里红是「釉下彩」瓷器的一种,以氧化铜做发色剂,彩绘于白色瓷胎上,再施以透明釉,入窑以摄氏1,280度高温还原气氛烧成。这种技法始于唐代长沙窑,直至元代中期才有所突破,却因战乱,八百年来竟失传三次。由于史料记载不够完整,致使今人对「釉里红」感觉既神秘又陌生。

釉里红虽然最早出现于元代,但元代的釉里红色调比较暗淡,纹饰也较简单,传世极少,最早见于景德镇至元四年(1267年)出土的四件器物;明初洪武时期,釉里红器较为盛行,但呈现的颜色也极不稳定,直到宣德时期才达到成熟阶段;清代康熙、雍正、乾隆时期是釉里红极大发展时期,此时不仅红色发色鲜艳、纯正,而且纹饰细腻、层次鲜明,雍正时期更创造性地烧制出「青花釉里红」,但到晚清时期再无精品问世。

釉里红的红在中国被称为是唯一的「正红」,然而故宫珍藏的「釉里红」却多为黑色或灰绿色、褐色,非正红色,究其原因是氧化铜极端敏感,烧造过程困难重重,影响成败的因素太多,如:釉药配制、厚薄、气候条件、窑内摆放的位置、疏密、高低、氧气多少、温度高低的控制等等,故成功的作品极为稀有,虽然明、清两代皇帝动用庞大的人力、物力积极找寻、维护,仍难逃失传的厄运,能够留传至今更不多见。

真正的釉里红表面有极细微的结晶状,由里向外以颗粒状展现,清代时称之为「凸起釉面的宝光」,而用人工釉药烧造的红色釉则是表面光滑的清红色,肉眼即可分辨,用手触摸,一个是立体的,一个是平面的。

被喻为「瓷中极品」的釉里红,长期以来被披上一层神秘的面纱,显得高深莫测,现代瓷艺工作者多敬而远之不愿尝试。王新笃不但成功地将断代瓷艺重现人间,更突破传统加以创新,以高难度的「釉下多彩」配以「珐花」技法,将古代官窑才能烧造的「釉里红」发挥到极致,堪称古今中外第一人。

要在传统的青花釉里红里添加色彩已不容易,配上「珐花」难度更高,因为各色釉料在封闭的窑中会互相干扰导致失败,而「珐花」的线条在干燥和烧造过程中可能断裂脱落或熔化(珐花技法是用泥浆与釉料混合后,以特制的泥浆袋直接挤压在瓷胎上,因而产生浮雕效果,再以各色釉药涂于立体图案内烧造);大量使用金色则是超越巅峰的展现!因为要将金色固定在瓷器表面,必须以摄氏760度再进窑一次,对先前已烧成的釉里红而言是二度伤害,极易使红色飞逝。

古人说烧造釉里红「既赖人力,尤关天成」,由于氧化铜的不稳定性,烧造釉里红除了经验还需三分运气,王新笃虽拥有三十多年经验,还是无法完全掌握。他说:「今天科技的进步并不会提高成功率,一个窑能有60%的成功就算成功了,有时整窑失败。」因此,每次进窑都是一番煎熬,开窑时心情更是七上八下,王新笃说:「每一窑烧出来成不成功都是无法掌握的,像这一次那个最大的葫芦就在展出前两天出窑时发现它裂了!」那种前功尽弃的感觉难以形容。

历史上中国以瓷器闻名世界,「China」一词,国外最早的解读即是「瓷器」,王新笃将一生的青春岁月完全投入釉里红创作,他最大的心愿就是让「China」以「瓷器」再度扬名世界!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了解會員分眾 電商績效再突破
書名:電商經營100問:業界最完整,一次搞懂打造品牌、架設官網、網路行銷、獲利技法、跨境電商……讓營業額飆漲的網店祕笈 作者:…
職涯規劃六步驟(之二)
我們在上一期中談到,不少台灣年輕人有「職涯晚熟」的情形。也就是說,他們直到臨出校門之前,或者還弄不清楚自己的個人興趣、價值觀、…
沒有「宗教」的日本可否是樣板?
《武士道》的作者新渡戶稻造說他寫該書的起因是,一位比利時法學家對日本「沒有宗教」很吃驚,問道:「沒有宗教?那麼你們怎麼傳授道德知識?」…
西方學者對中國大饑荒的五點新發現
沒法為「毛主義」找到藉口--- 在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初中國發生的那場大饑荒,造成了幾千萬人死亡。但由於中共封鎖新聞和歷史資料,…
東海推廣部 穩坐中區第一
近年來台灣的私立大學面對社會少子化的衝擊,為了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不至於落敗,極力嘗試擴大財源。而針對一般社會人士設立的「推廣教育部」,…
2009十大網路事件
1. 最紅網路明星 蘇珊大嬸竄紅 復興美聲唱法 2009年網路上最紅的「明星」,可能非「蘇珊大嬸」莫屬。…
媲美麥當勞的鬍鬚張
甚麼是最能代表台灣的傳統美食?一碗熱騰騰的香Q白米飯,淋上富含膠質的魯肉汁,滿滿的感動油然而生!是的,簡單卻讓人齒頰留香、…
綠色的長詩
茫茫大漠,抒寫著一首綠色的長詩。 如春暉之生動,如流泉之清新,如碧荷之芬芳,如醇醪之醉人...... 石河子--濃綠掩映的詩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