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近了与书的距离,
书中的世界将不再高深莫测。
说到看书经验,人人都有。可是,看书之道,其道大哉!先写一个偈子再说。
迷时书关我。悟时我观书。会心识密码。图文有玄机。且来张口颂。
或看留白处。寻迹逆流上。看是何人做。若解书中意。无字亦可通。
朱熹教门人读书时曾说:「读书是求学问者的第二事」。那第一事何在呢?这个朱熹不讲。不讲的用意何在?因为,那是凭读者自己去取的,每个人看书的收获,不在字面上的东西,而在每个人的领会。这个领会无法学,古代只教人要诚意、正心、笃敬等心地上下功夫,然后让书本身说话,他要说多少,读者能听懂多少,没有一定的。
朱熹用另一种方式说:「圣贤的言语与意思,须常常拿到眼前过,口头转,心中运;使道理与自家意思互相点头,才算是功夫到了家。一言以蔽之,读书就是要读到自家道理浃洽透彻,才肯罢休。」
这个和我们现代人的读书方式很不同吧!
站在另一个角度看书
从看的角度来说,一般人都着重在「说了什么」、「写了什么」;可是有几个人留意「没说什么」、「没写什么」。然后再自问:「为什么没说」、「为什么没写」。再思索一下:「没说的是什么」、「没写的是什么」。然后,懂得从已知的「有」去领悟与展现更多藏在「无中的有」,那就是智慧。
从某种角度讲,书像是一种高级智能的能量储存与传递装置。文字就是其使用的密码,读书就是学习解开密码,打开里面的能量与智能,并与之「交通」与「同化」。换句话说,读书的深浅决定了读者可以打开的层次与面向。
读书如同唱歌般
译码的方式没有定法。但是,大抵上可以从「声音」切入,古人叫做「因声求气」,从你读书的音节顿挫,从你的音正不正,你的神气如何,都可以察觉你和书交通的程度。
古代童子启蒙就是背下来每日朗诵。这是读懂古代经书最好的基本功。先生从童子的读书声便可知道这个孩子的领会程度。因为,童子的天性纯、心地澄澈,他们读书跟唱歌没什么两样。他们看字与看画也没什么两样。他们没有成见来障碍自己,因此她们更能贴近书的精神。
当然,有些书是有图像的。古代有什么推背图,当代书中大多有插图插画,讲究编排,这些都是有其独特内涵的。这是从视觉部分切入,让书的别样生命形貌向您说话,你懂了,无妨和他们说声:哈啰!
用心解碼 与书相溶
从根本上来讲,文字是神给人留下来的密码。用另一种语言讲,就是符,透过文字传递神的作用。用另一种语言讲,他就是咒,正念念动咒语可与宇宙共振。古代的童蒙教育让孩子念,然后有特殊使命来投胎的孩子之神念便与经书共振,然后这个孩子植入的就是那个文化的程序。
然后,孩子长大成人,随口而出而行都是「圣人之言」。其中特优者或可透过神的启示,让他留下雪泥鸿爪,更丰富文化的内涵。古代中国的半神文化便是如此在人间生生不息。
书即是符,即是咒。他是不同层次生命浓缩在人间的展现形式。他像是一道门,有人以为开门就是一切了。但是读书是第二义的,第一义都不谈,都靠人自己悟。然而,对于第一义的理解与实践反过来决定了你是不是能够走过不同层次的门。还是反过来被文字障碍了呢?
当没有门的时候,往往设门的都是读者自己。那要如何读懂、悟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