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塵手札

讓我們提燈賞燈去

插畫:毛球兔
第29期
張羽良

偕妻走在人潮熙攘的內灣小城,沿途的叫賣聲和逛街的人潮與往常並沒甚麼不同,正因為沒甚麼不同,才讓手提著狗狗造型燈籠的妻顯得與眾不同。從某個經過的店家裡傳出這樣的聲音:「今年總算看見有人提燈籠了!」這句話頗堪玩味,在元宵節的前夕又是週末夜晚,我們似乎真是小城裡唯一記得提燈籠的人!

大人或許童心不再,元宵記得吃湯圓就算不錯,早已忘記提燈的趣味!那小朋友也不感興趣嗎?當然不會,妻一路提著燈籠的高度就差不多是小朋友視界的高度,走過之處,祇見小朋友們都滿懷好奇且目不轉睛地注視著燈籠,童心未泯的妻為此洋洋自得,也難怪!她手提的是那晚內灣小城裡唯一的一盞燈籠。

現代的父母倒不會捨不得買燈籠給小朋友,可能祇是忽略了!但從小朋友注視燈籠的神情看來,小小心靈一定很好奇想知道,那個會發亮的狗狗到底是甚麼東西?

回憶小時候的元宵節,在那個物質貧乏的年代,我們用自製的奶粉罐、竹筒、紙糊竹編或白蘿蔔挖空來做燈籠。元宵節的晚上,匆匆吃過晚飯的眾家小朋友,便迫不及待地到約定地點集合,接著大夥興高采烈地提著各式燈籠,去走平常不敢也沒啥機會走的夜路,一路上嘻嘻哈哈有說有笑,匯集的燈火照亮了大地,那感覺至今難忘。

元宵節提燈籠的由來,有種說法是古時學子於每年正月開學時,家長會為子女準備燈籠,由老師點亮,象徵學生的前途一片光明,稱為「開燈」。後來就慢慢演變成元宵節提燈籠的習俗。抗戰時期,在燈籠上繪製民間故事,教導小朋友認識自己的文化,又有了薪火相傳、生生不息的意義。從元宵節稱為「燈節」來看,燈籠可說是元宵節的中心活動。

上元之樂樂掌燈,若能在熙來攘往、穿梭如織的人群中,人手一個燈籠尋那品燈之樂,不怕都市斑斕的霓虹消了它的顏色,不怕喧鬧的煙火奪了它的雅靜,更好能提著它猜燈謎、賞花燈去,或讓那「一曲笙歌春如海,千門燈火夜似晝」的元宵古味也在今日重現,該多好!?

生活的充實與豐富在於「變化」,一成不變形同僵化地「過日子」,很容易讓生活失去了光彩。對此,智慧的古人早已有所認識,因而創造了各種節慶,並用心營造不同的過節方式,將平淡的日常生活加以變化,賦予不同的高低起伏又饒富趣味。

文化需要傳承、傳統需要珍惜。且讓我們一同提燈賞燈去!別叫下一代長大後回憶起的童年,沒有了提燈籠的記憶;更別讓延綿五千年的中華傳統文化,在我們這一代人手裡式微!一如幾年前韓國搶先申報的江陵端午祭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一樣。真有點擔心,當這群不曾提過燈籠的小朋友長成國家的主人翁後,卻可能要到海外去尋那元宵節的況味了!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2013年11月中國大事
青島漏油爆炸 多人死亡 中國最大煉油企業中國石化於山東青島的油庫22日漏油爆炸,截至24日,死亡人數已高達52人、11人失蹤。…
展望2022年中國經濟 習近平險中求「穩」
中共中央在2021年12月10日發布經濟工作會議聲明,要求經濟工作要「穩字當頭」,連提25次「穩」字。中共喊經濟要「穩」,這背後隱藏的意思…
是誰讓台灣追不上韓國的FTA?
中韓宣布已達成自由貿易協定(FTA)談判,馬政府立即表示台灣的出口和經濟將受到極大傷害,國民黨並大肆宣傳廣告說民進黨要為這極大傷害負責,…
從書法小天才到書法頑童
周月雲說,寫書法的日子快要跟自己的年歲一樣長了。 從小,周月雲是別人眼中的書法天才。5歲開始拿毛筆;…
香港特首選舉 台灣他山之石?
「一國兩治」的香港,本來是中共用來統戰台灣的樣板,可惜非但沒成功還屢次警醒台灣民眾,像香港這款的「一國兩治」台灣人可不想要。…
跟古人學浪漫,送他一顆大西瓜!
花有花語,你可知道瓜也有瓜語?例如:哈密瓜的瓜語就是「哈你哈死了」,木瓜代表「思慕的對象」,胡瓜是「糊裡糊塗愛上你」,南瓜則表示「你很難追…
恐怖襲擊和「法國病」
《查理》周刊遭恐攻後,從上一期的6萬冊增印至300萬冊。Getty Images 巴黎《查理》週刊最近被恐怖襲擊事件並非孤立,…
讓古人告訴你改變命運的關鍵
您算命嗎?人在不景氣的時刻,生活有了危機意識,可能比較容易想起求神問卜這件事。不過據報導稱,這次全球性的經濟危機,連命理師都遭到波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