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職場中,一個人的情緒表現通常會「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因為別人與自己的互動方式,往往就是一面映照出自己情緒狀態的鏡子。舉例而言,如果你表現得緊張不安,與你互動的人就容易侷促拘束;如果你表現出信心沉穩,與你共事的人也會冷靜放鬆;如果你對人能尊重有禮,別人大概也比較不會對你粗魯蠻幹。
負面的強烈情緒表現,會帶來負面的強烈外界回應,而這通常會導致「自我實現的負面結果」。舉例來說,如果自己用非常憤怒的情緒對人,可以預期別人的回應也會很難是理性可溝通的方式,結果大概是雙方的誤會與不滿情緒會不斷累積升高,一直到無法收拾的決裂地步而後已。另一個例子是,如果自己在困難之前就先表現得畏縮沮喪,口口聲聲「怎麼做都沒用」,那麼自己的工作夥伴大概也就會消極無為,然後大家一起「擺爛」到事情果真爛掉為止。
不過,避免負面的強烈情緒,並不意味著在工作中表現出「正面的強烈情緒」就是好的。關鍵在於,「強烈的」情緒會讓別人難以回應,即使這樣的情緒表現看起來是「積極進取地」。
為甚麼?因為當我們與別人互動時,過於強烈的「積極進取」情緒表現,會讓對方缺乏冷靜思考與獨立判斷的空間。如此一來,對方或者容易因為「不好意思」,而在沒有深思熟慮的情形下,就應允了其實力有未逮,或不是那麼心甘情願的事情;或者因為「難以招架」,而乾脆採取高度防衛的態度。但是不管對方採取的是哪一種回應方式,對於形成長期的信任感與合作關係都是不利的。這也就是古人所謂「君子之交,其淡如水;執象以求,咫尺千里」的深意所在。
做為一個團隊的領導者,卻經常表現出負面的強烈情緒,會使得團隊不時陷入「茶壺裡風暴」的無謂紛擾,或莫名困在「未戰先敗」的失敗氛圍之中。但是如果過度表現出正面的強烈情緒,也可能產生反效果,而使得團隊難以形成真正成熟可靠的合作文化。
不妨這樣想,領導者的活力與積極性就如同汽水中的氣體一般。沒有氣體的汽水固然乏味,但是被猛烈搖動的汽水也會令人膽戰心驚。最好喝的汽水是其中的氣體「剛剛好」──不會很Down,也不會太High。如何避免表現出負面情緒,同時又把「正面思維」在舉止上的表現拿捏得恰到好處,是領導者需要磨練的重要能力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