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移民》曾经,我渴望移民;如今,我庆幸留在台湾

吕秋远(律师)
小时候,我曾经很想移民。然而现在有能力移民以后,反而很想留在自己的国家。我没办法依附在别人的文化、传统上过日子,更没办法不对政治说三道四。在自己的国家中,我们懂得如何「合法的路过」警察局,但是到了「别人」的地方,无论国籍有没有转换,就算示威游行是合法的,恐怕我们都没办法坦然的面对警棍与催泪瓦斯。

在国外留学、旅游、工作,跟在国外生活,是两件截然不同的事情。

前者,就像是在欣赏一幅画,可以近距离的观察,跟我们长相截然不同、性格完全迥异的人。这幅画,就是「他者」,无论怎么亲近,总是有距离。我们可以比较捷运的干净程度、公共厕所的便利程度、文化种族的思考模式等等,但是比较的基础在于我们过去的生活经验,我们还想回去,所以有「比较」。不论是长是短,可能一年,或许二十年,终究我们还是可能想落叶归根。

举例来说,我们会觉得英国的议会比起台湾的立法院要好;我们会觉得英国的艺术、文化等,比起台湾的短视近利,在底蕴上要深厚许多;我们甚至会觉得,英国的男生很帅、女生也正。然而,这还是「他者」,我们没办法融入这样的生活。

这有点像是「伦敦华埠」,或者我们称伦敦的中国城。华人自成一个圈子,婚配、交友、饮食、采购,都在那个地方为主。或许有部分华人,或者是华人的第二代、第三代,走出那个圈子,但是无论如何,还是「他者」,对于英国斯图亚特王朝、都铎王朝、温莎王朝,即便是到了第二代或第三代,同样很难有感觉,认为这些君王与贵族,就是自己历史的一部分。对于英国的华人来说,至多就是不去碰触历史与政治而已。或许新一代的华人,对于英国的流行音乐、文化已经有一定认识,甚至已经满口英式英语,也与不同种族的同事相处得很好;然而,遇到政治、历史,一样会撞墙。

这样的人生,我个人认为是有缺憾的。想想没有历史、不关心政治、遇到歧视只能默认、与朋友交往都保持表面的客气,清明节不能放假、复活节却要一起庆祝,即便自己是基督徒,恐怕也会有一个疑问,我是谁?

之前在哈洛德(Harrods)百货购买红茶时,遇到了一个台湾来的留学生。她先前在英国念硕士,后来抽到居留证,在几经考虑后,决定再回英国定居,现在在哈洛德百货担任店员。我没有细问她到底为什么会想来这里定居,毕竟这里即便薪水很高,一个三明治一百五十元的价格,应该不会比台湾好过到哪里。或者她想过,拿英国国籍后,在这里结婚生子。然而,她会不会偶然想起,台北的捷运、演了两百遍的赌神、方便的夜市?她适应得了短促的英式英文、饶舌的标准中文吗?当她被当地的人或政府欺负,她是否知道该怎么做?她看到海报上在宣传亨利八世的传奇,她会不会想起赛德克巴莱?我没来得及问她,可是我有很多疑问,毕竟,身为过客,我可以爱上这里;但身为居民,我没办法想象这样的生活。

或者就像是莱斯特广场的「伦敦华埠」。我们很难在伦敦看到犹太人、东欧人、阿拉伯人、日本人,自成一个小区或市场,而且闻名伦敦。但是在这里,我们却可以看到华人自成一个圈子。在那里的许多华人,可能只是工作、娶妻、生子,就这样过了一辈子。BBC不会有他们喜欢看的节目,只有三流的中餐厅,没有一流的夜市小吃。他们工作,就为了活着,然后人的范畴,就被局限在工作、吃饭、睡觉而已,就像是张学友的那首歌:「纽约的司机,做着北京的梦」。

小时候,我曾经很想移民。然而现在有能力移民以后,反而很想留在自己的国家。我没办法依附在别人的文化、传统上过日子,更没办法不对政治说三道四。在自己的国家中,我们懂得如何「合法的路过」警察局,但是到了「别人」的地方,无论国籍有没有转换,就算示威游行是合法的,恐怕我们都没办法坦然的面对警棍与催泪瓦斯。这别人,就是他者,身在异乡,这个异乡不是表面上的国籍,而是心理的归属,永远都不会是那块「天佑女王」(God save the Queen)的土地。我在猜想,如果我移民到英国,我应该无法真心的说出那句话,因为我没有这样的人文背景。

所以,我很庆幸自己仍然可以在台湾,抓着遥控器,骂着高义这个杂碎、说的是中文、讲的是台湾这块土地的历史、吃的是夜市里的臭豆腐。最重要的是,我们可以参与公共事务,这是我们在这块土地上的特权,不是因为我们是公民,有投票权而已,而是我们是这个社群的一份子,愿意关心这里的政治、文化与土地。

如果,我们有这样的好机会,却又不关心公共事务,那么跟自我圈禁在「伦敦华埠」里的华人,只能想着赚钱致富,又有什么两样呢?

 

(本文仅代表作者之意见与立场)

(本文经作者授权,转载自吕秋远facebook,作者为宇达经贸法律事务所 执行合伙律师,2014年4月17日,http://goo.gl/2StPrM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老朋友看蔡義泰:台灣軟體產業之光
在老朋友的眼中,蒙恬科技董事長蔡義泰之所以能成功,在於他堅持走自己的路,用「一步一腳印」的踏實態度讓手寫軟體的核心技術發芽茁壯,…
從文字領略影像之美 以暢銷小說Boy's Life《奇風歲月》為例(二)
上一篇文章除了簡介《奇風歲月》,也舉出它一些生動的敘述手法,希望讀者在欣賞之餘,對中英文的寫作能有一些新的想法。 妙喻 在這篇的一開始,…
中國搶建高爾夫球場 逢大旱遭質疑
中國西南正處於大旱炙熱之中,滴水貴如油,可是高耗水的高爾夫球場擴張仍在進行著。近日,先是海南一級貧縣搶建高爾夫球場的消息被媒體重新端上檯面…
活動櫥窗
台灣實戰X世界趨勢 掌握快速成長的訂閱服務新商機   萬物皆可訂閱的時代已經來臨,企業必懂、消費者必須了解,未來競爭關鍵在服務。…
紐約三大唐人街 風水輪流轉
根據2010年美國的人口統計,世界聞名的「紐約唐人街」(曼哈頓華埠)已經不再是華人人口最大的社區了,「皇后區法拉盛」和「布魯倫八大道」…
YouTuber經營術 美國華裔青年的漲粉分享
在這個社群媒體風行的年代,「自媒體」吹起一股流行風,人人都可在網路上發表意見、傳遞訊息。其中聲量較大、具知名度及一定影響力的人,稱作KOL…
彼岸的呼喚 中國「棄嬰」在美國
《紐約時報》8月5日在頭版刊登了一篇從中國發來的報導。湖南省的計畫生育委員會人員把嬰幼兒從他們親生父母手中強行帶走,…
美麗的冰晶花
相較於台灣今年的暖冬,遠在地球另一端的阿丹可是遇見了難得一見的苦寒之冬。 由於從北極而來的「極地渦旋」(polar vort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