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視中國

涨!涨!涨! 大陆通货膨胀火热

大陆连年涝旱灾不断,粮食价格一路攀升
大陆连年涝旱灾不断,粮食价格一路攀升。(Getting Images)
第1期
秋雷
今年夏天大陆百姓曾说,比高温天气更让人感到炙热的是物价;而今年冬天,物价节节高涨后,大陆百姓面对的将是一个格外寒冷的冬天……

近日,「物价上涨」是台湾政府和民众关注的焦点,但相较于中国大陆,却似小巫见大巫。究竟对岸的物价上涨有多严重?

今年以来,令人紧张不安的涨价消息从未间断地刺激着中国公众的神经,一场大范围的物价,尤其是民生物价上涨席卷中国,速度惊人。除了房价大幅上涨外,涉及到老百姓日常生活的猪肉、食用油等商品价格也在加快上涨,煤、电、汽、水等几乎所有消费品都在上涨。

北京官方的通货膨胀预警已高悬数月,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统计局的数字,作为通货膨胀重要指针的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在2006年时全年平均上涨为1.5%,但进入2007年以来逐月创新高。譬如,自3月份开始,CPI涨幅均超过3%,其中,5月份上涨3.4%,创过去27个月以来的新高。6月、7月、8月、9月的CPI又分别上涨了4.4%、5.6%、6.5%、6.2%(见附图与表)。其中8月份CPI上涨6.5%,涨幅刷新了10年来的纪录。

近一年台、中、港及美国消费者物价变动率(%)

年/月台湾中国大陆香港美国2006/10-1.19 1.401.981.312006/110.24 1.902.1 1.972006/120.67 2.802.272.542007/010.36 2.201.972.082007/021.75 2.700.792.422007/030.85 3.302.362.782007/040.68 3.001.272.572007/05-0.02 3.401.272.692007/060.12 4.401.372.692007/07-0.33 5.601.502.362007/081.60 6.501.60n/a2007/093.08 6.20n/an/a

中国国家统计局11月13日公布的最新数据则显示,今年10月份的通胀率又高达6.5%,其中猪肉价格更上涨54.9%。据美国之音报导,11月10日,重庆大批民众抢购降价10元促销的食用油,导致人潮失控而发生人踩人的惨剧,其中有三人被踩死。目前大陆的通货膨胀率已经远远超过中国人民银行设定的3%目标。

在这些数字的压力下,本不应该为吃喝发愁的高收入城市白领也感受到了压力。「什么都涨了,就是工资不涨。」大陆百姓大吐苦水。根据大陆某研究机构对6,000名职场白领的调查显示,近六成白领能强烈感受到物价上涨的压力,九成白领有要求老板涨工资的冲动。

虽然中共「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简称「发改委」)曾于9月12日发出条文规定说,整个今年重要的物价不准再涨了,设法以行政方式强硬控制物价。但在10月份开完十七大过后,发改委在11月1日马上宣布上调油价8%到10%。通货膨胀对民生空间的严重挤压和威胁使百姓叫苦不迭。

「三率齐发」 政府手忙脚乱

为了抑制通货膨胀的加剧态势,中国央行(人民银行)在5月份同时使用了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利率和扩大汇率浮动空间这种前所未有的被坊间称之为「三率齐发」的措施,后又打出了一套「7.21加息+8.15减税」的组合拳(7月21日起加息0.27%,8月15起利息税由20%降到了5%)。有评论认为,人民银行在使用货币政策方面已是黔驴技穷。

据大陆《第一财经》报导,老百姓对这两个政策反应平淡。有分析说,目前的储蓄存款利率低于通货膨胀的速度,即使加息后,实质存款利息率仍是负值。负利率势必加速银行储蓄流向楼市、股市。如此的资金流向将继续使房价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上涨,而在过去几个月里,许多城市的房价正是这种情形。专家指出,更重要的是,政府应该在社会保障、医疗、教育等体制改革偏离公益方向等病灶上下药动手术。

总理关注 宏观调控不如预期

与此同时,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也对物价问题亲自过问,几度亲自上街临市问价,宽慰民心。鉴于通胀的压力,中共发改委曾发出通知,一方面要求地方政府不得干预物价,另一方面要求市场主体不能价格垄断、联合涨价。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所研究员左大培认为,发改委的通知对维持市场经济基本秩序难收明显成效,因为「在宏观经济的热度没有得到有效调节的前提下,物价就不可能下跌」。显然,面对歇斯底里的经济和社会走势,当局已无计可施,所能动用的政策手段越来越少。

大陆自2003年第四季开始,一直遭受经济过热问题的困扰,同时,伴随国际石油价格居高不下、工业用原物料价格上涨,通膨压力始终存在。为了克服经济过热的问题,中国政府曾先后多次实施紧缩性宏观调控政策,包括提高投资项目投资者自有资金比例、明订禁止类和限制类投资目录、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调高基准利率、进行公开市场操作、紧缩房地产信贷、从严控制新开工项目等。这一系列的宏观调控措施,确实对于当时经济偏热的情况产生一些抑制的作用,然而,从各项经济指标观察,包括经济成长率、固定资产投资、房地产开发、货币供应量等,可以发现宏观调控政策的效果远不如预期,而且效果只是短暂性的。进入2007年,大陆经济过热问题似乎未见改善,反而有恶化的迹象。

前景看坏 明年通涨将达8%

瑞士信贷亚洲区首席经济师陶冬认为,中国此次的通货膨胀已经开始失控。2006年6月,中国通胀为1.5%,而一年后上升至4.4%。食品涨价是拉升通胀的最大动力。在一年中通货膨胀中的70%来自食品。这个趋势不仅会继续,而且会进一步恶化。陶冬估计,CPI通胀会在明年年中达到6.5%,如果气候不作美或石油、材料进一步涨价,甚至可能冲上8%。

今年大陆生产秋粮的11亿农田地中,接近四分之一遭受旱灾或涝灾的冲击。秋粮减产已成定局,粮价的上涨必然带动新的一轮涨风。食品原材料涨价的影响正逐渐向衍生行业辐射,其影响还在下游各环节慢慢放大。专家预测,继肉类、方便面、豆制品之后,未来稻米、蔬菜、白砂糖、淡水鱼等价格都存在上涨压力。

大陆百姓说这个夏天,比高温天气更让人感到炙热的是物价。不仅如此,对于相当一部份中国人来说,2007年冬天,将是一个格外寒冷的冬天。

苦哈哈的日子中,大陆百姓如何排遣胸中块垒?有顺口溜曰:

「生不起,剖腹一刀五千几;读不起,选个学校三万起;住不起,一万多元一平米;娶不起,没房没车谁嫁你?养不起,父母下岗儿下地;病不起,药费利润十倍起;活不起,一月辛劳一千几;死不起,火化下葬一万几。」

总结八个大字:

「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政府名人背書 ABCD公司行大騙
近日,一群被騙得血本無歸的大陸投資人再次在網上呼籲關注,而騙子公司「ABCD國際企業集團」曾經得到中國政府部門和名人的精心包裝的背景,…
吃不起榨菜? 中國人的菜籃子有多沉
中國近來外有中美貿易戰壓力,內有豬瘟天災,內外交迫下,經濟情勢反轉直下,人民荷包失血,菜籃子十分沉重。   中國經濟出現「…
百變酪梨 超人氣的祕密
外型像梨子,口感滑順似乳酪的酪梨,又稱牛油果、鱷梨,是熱帶的樟科樹果實,原產於中美洲與墨西哥,後來被移植到世界各地的熱帶與地中海型氣候區。…
小攤販的夜市人生
走進興仁花園夜市,看著琳瑯滿目的招牌、令人垂涎三尺的美食,一時之間,真是不知如何下手。當忙著獵取目標時,您可能不知道,美食的背後,…
哈德遜河畔的白屋莊園
上一期,阿丹精心取景了美國哈德遜河(Hudson River)的壯麗景色,且預告了本期將介紹沿河而建的豪宅風光。 畫面中被樹林環繞的…
有感於說話
  仔細想來,人在一生中說的話很多,但真正有價值的話卻很少。多數的話都是在重複,重複著過去的經歷、重複著自己認為正確的道理、…
拒絕國際救援隊入川 另有蹊蹺?
5月12日14時28分四川地震引全球關注,傷亡人數不斷攀升,眾多災民仍在瓦礫深處,命懸一線。已經進入汶川震央的空降兵和武警部隊,…
重獲外資青睞 東南亞經濟翻紅
東南亞國家在歷經金融海嘯後,再度成為投資人青睞的對象。其中印尼受惠於改革派當選,國際市場對當局政改重拾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