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英文名字這件事

赖宛琳

去过土耳其之后,回来我就一直在思考,关于英文名字这件事,当然还有土文名字。

 究竟我需不需要一个外文名字?小时候受美式教育,上英文课取个英文名字好像理所当然,这个习惯延续到大学,Halil bey在让我们挑选土文名字时我抢得更快,就是要挑个和英文名字很像的发音。坚持两个名字要类似,现在想想,在某种意义上已经表示我认为这个名字可以/足够代表我,成为赖宛琳的另一个符号。

Lydia, Leyla, 宛琳 一个人身上有这么多符号会不会很奇怪、很多余?

 有些人把取英文名字视为臣服英美强势文化的表现,所以我看到越来越多人抛弃过去的英文名,改用中文罗马拼音。我觉得我不是那样的人,谈什么臣服太沉重,但是当出国机会增多,认识来自世界各地的人的时候,越觉得,一个英文名字,反而让我在自我介绍时更显得绑手绑脚。「你住在美国/土耳其(地点不同视我用哪个名字)吗?」「我来自台湾。」「这是你的本名吗?」「不是。」「那为什么要取一个美国/土耳其名字?」「因为...我们小时候会上英文课...老师叫我们取。」「那你的本名是什么?」「wanlin, w-a-n, l-i-n」

 然后如果对方真的想跟你交朋友,他会很认真地发音,一字一字仔细记着,即便不是那么准确,即便他可能无法马上记起来,但是下回当听到他用很烂的发音叫你wanlin时,很奇怪,就是比Lydia更感到亲切和舒服,于是我开始思考外文名字的必要性。

 我想起土耳其小朋友要我在黑板上写下我的中文名字,然后他们在台下依样画葫芦抄下来,轮流拿着跟我合照,或许他们一辈子也不会知道正确发音,甚至是名字的意义(土耳其人很爱问你名字的意思),可是他们会知道他们曾经有个来自台湾的朋友,她的名字叫宛(wan)琳(lin)。如果我使用Lydia或Leyla,这一切美好的文化交流,会不会因此无法发生?更别提汉字可是这个世界上最繁复、详细、美丽(当然也很困难)的字体。

 扯远了,当初使用Lydia Lai走天下,还有另一个原因,就是网络世界让我没有安全感,在这个大数据和大搜寻时代底下,总觉得一个菜市场英文名比起中文更不容易被人肉到,光是现在我在FB搜寻栏打上Lydia Lai,台湾就有上百个同名女生,我也多了一层保护膜。

 然而随着FB已经从虚拟逐渐变成现实人际关系网络一部分,使用英文化名(其实也不到化名这么严肃)到底是否还有其必要性?再者,Lydia这名字从国小跟着我到现在,一下要抛弃也觉得舍不得,Lydia这名字也很好听,念起来很优雅(自我感觉超良好)

总之,这是一个最近关于名字的烦恼。

(本文仅代表作者之意见与立场)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商业用途严禁转载※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政府名人背書 ABCD公司行大騙
近日,一群被騙得血本無歸的大陸投資人再次在網上呼籲關注,而騙子公司「ABCD國際企業集團」曾經得到中國政府部門和名人的精心包裝的背景,…
吃不起榨菜? 中國人的菜籃子有多沉
中國近來外有中美貿易戰壓力,內有豬瘟天災,內外交迫下,經濟情勢反轉直下,人民荷包失血,菜籃子十分沉重。   中國經濟出現「…
百變酪梨 超人氣的祕密
外型像梨子,口感滑順似乳酪的酪梨,又稱牛油果、鱷梨,是熱帶的樟科樹果實,原產於中美洲與墨西哥,後來被移植到世界各地的熱帶與地中海型氣候區。…
小攤販的夜市人生
走進興仁花園夜市,看著琳瑯滿目的招牌、令人垂涎三尺的美食,一時之間,真是不知如何下手。當忙著獵取目標時,您可能不知道,美食的背後,…
哈德遜河畔的白屋莊園
上一期,阿丹精心取景了美國哈德遜河(Hudson River)的壯麗景色,且預告了本期將介紹沿河而建的豪宅風光。 畫面中被樹林環繞的…
有感於說話
  仔細想來,人在一生中說的話很多,但真正有價值的話卻很少。多數的話都是在重複,重複著過去的經歷、重複著自己認為正確的道理、…
拒絕國際救援隊入川 另有蹊蹺?
5月12日14時28分四川地震引全球關注,傷亡人數不斷攀升,眾多災民仍在瓦礫深處,命懸一線。已經進入汶川震央的空降兵和武警部隊,…
重獲外資青睞 東南亞經濟翻紅
東南亞國家在歷經金融海嘯後,再度成為投資人青睞的對象。其中印尼受惠於改革派當選,國際市場對當局政改重拾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