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袋戏发展史

布袋戏的演出戏台是传统木雕金碧辉煌的「彩楼」。
布袋戏的演出戏台是传统木雕金碧辉煌的「彩楼」。
张铭宏
第49期
王如誉

布袋戏又名掌中戏,历史久远。中国古籍《武林旧事》、《东京梦华录》中记载,宋朝宫廷宴会的礼单上就有掌中木偶戏;清乾隆以后布袋戏开始风行起来,采用地方戏曲,扩大舞台,充实前后场,锣鼓管弦渐臻齐备,成为一种精致的民间偶人戏。1750年代,大量闽南移民进入台湾,布袋戏也随之传入。

布袋戏的演出戏台是传统木雕金碧辉煌的「彩楼」。传统布袋戏戏偶约为30公分左右,角色分为生、旦、净、末、丑、兽、杂七种。每一尊戏偶都是精刻细雕而成,发饰、配件、服装都有考究。剧本以古书、演义小说等为主,被称作古册戏。

布袋戏分为文戏和武戏,伴奏音乐以南管、北管音乐为主。主演是布袋戏表演的灵魂人物,演师要具备丰富的文学素养,纯熟应用角色的声音变化,将民间的俚谚、歌谣及文章典故,透过角色自然表达出来。

1920年代,以武侠戏为主的剑侠戏逐渐在民间发展,剧情多采用清末民初的武侠小说,例如《七侠五义》、《小五义》等;表现手法重视各种奇特剑招与武功的展现。

到了1950年代,金光戏开始在中南部野台戏发展。剧情及主角创新、布景华丽、戏服金光闪闪,并且加入声光效果。音乐则以唱片播放的方式取代了传统的后台音乐。

1962年,李天禄主演的《三国志》创电视布袋戏先河。尔后「真五洲园剧团」黄俊雄的《云洲大儒侠──史艳文》在电视台演出,造成轰动,四年内连演583集,缔造了全台湾97%的电视超高收视率,一时形成社会话题。剧中的许多人物,至今仍让民众印象深刻。

近年来乡土与文化保存意识抬头,布袋戏班开始进入校园传艺及剧场演出。知名戏班、演师也先后前往日本、韩国、美国、欧洲等地巡演,获得一致好评。走入末路的传统布袋戏似已渐露曙光。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越來越多中國人誇讚台灣好 背後藏深意
最近YouTube上中國網友說台灣好、誇讚台灣的影片越來越多,有些是在台灣的中國籍配偶(陸配)上傳的心得感想,…
中俄表態 聯合國通過對北韓新制裁
北韓近期的一舉一動,似乎都是國際關注的焦點。因在今年7月兩次違反聯合國禁令試射洲際導彈,…
媽媽的身影 烹飪路上伴我行
烹飪是我一生最大的興趣,生活的一切。每天清晨,睜開雙眼,在下床的那一刻,腦中所想所思,都是今日烹煮的菜餚。…
肌肉抗力學 讓你輕鬆分辨好壞對錯
現代科技日新月異,多樣化的產品推陳出新,讓人目不暇給。然而,選擇增多的同時,卻讓我們更難以分辨物品的好壞。例如層出不窮的黑心食品就是一例,…
黃泰吉和廖德蘭以"空手道"引領921災區孩子迎向朝陽
「國姓空手道隊」寫下台灣空手道史輝煌的一頁,其光彩背後所蘊含的故事煜煜生輝、溫暖感人。而黃泰吉與廖德蘭兩位教練,放棄優渥生活,…
2020台灣大選的「影響力作戰」
在香港反送中運動中,中國的主要指責是外部勢力介入香港事務,中國大陸人支持政府的主要理由也是要反對美國等外部勢力介入香港事務,彷彿有了這條,…
激烈對壘 洋微博中國闖江湖
近日,據中國大陸社群網站「新浪微博」市場管理中心的統計數據,截至5月份,已有14名美國政要開通新浪微博。其中,…
蜡藝彩繪館 大小通吃的童趣體驗
座落於宜蘭蘇澳龍德工業區內的「蜡藝彩繪館」,門口有三枝巨大的蠟筆,令人印象深刻,也深深吸引著小朋友以及陪同的家長。對於大人而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