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真臉譜

媽媽的身影 烹飪路上伴我行

照過來,好菜上桌了!
岳翔雲
第5期
黃守宜
高中上第一堂烹飪課時,媽媽在廚房俐落的身影浮現,
超過二十年的烹飪生涯,母親遺德伴我而行。
九二一震災,懷有一身廚藝的我終於明白自己的天命──濟人如己。

烹飪是我一生最大的興趣,生活的一切。

每天清晨,睜開雙眼,在下床的那一刻,腦中所想所思,都是今日烹煮的菜餚。一本隨身的筆記本寫下隨時的菜單發想與檢討的紀錄。超過二十年的烹飪生涯,拜過的師傅超過十位,從未間斷學習,對照自己的精神與態度,都是母親性情的延續。

母親在富裕家庭成長,沒有一絲嬌氣,難得的擁有一身好廚藝。與父親結婚後,家事、農事以及父親經營的小生意,樣樣打理不輕忽,尤其身手俐落。小時候,眼中的母親總是「忙、忙、忙」......,儘管如此,仍可利用短暫時間,快速地料理豐盛佳餚宴客,端出那一桌桌宴客的菜對她來說,總是那麼輕而易舉、稀鬆平常!

農家子弟敬天拜神,母親準備年節祭品時,每一步驟的「煎、煮、滷、炸......」雖費時卻不馬虎。用心與細膩的做事態度,都在我小小心靈扎下深刻記憶。

當母親在廚房忙前忙後時,我就是個小跟班、大助手,挨在她身旁,挑菜、洗菜、端盤,尤其是「善後」,都由我一手包辦。在母親的「身教」下,「自然而然」做起這些事,沒有「小小」的抱怨與不滿,也沒有與姊妹們的計較與推拖。

烹飪助理,夢想成空

高中時期就讀家政科,媽媽做菜的身影出現在上第一堂烹飪課時。面對滿桌的食材,彷彿錄影帶重播,熟悉而親切,那一堂課我很快的進入狀況,完成烹飪。

接下來,當同學們遠離油膩時,我樂意地將鍋碗瓢盆一一清理乾淨;當同學上課不認真時,我卻樂在其中。老師注意到我的不同,發現我的用心,推舉我參加校際烹飪比賽,意外獲得第一名後,帶給我很大的激勵作用,也勾起我對做菜的真正興趣。

記得高職畢業時,老師要了我的住址,她說,退休後計畫開設烹飪補習班,將聘請我為烹飪助理。當時,心中非常欣喜,也對未來產生極大的憧憬。但是,年又一年,等不到老師的通知,非常失望,「烹飪」也漸漸走出我的生活。

婚後,對於一向善於利用時間的我來說,每天等待的只是煮飯、洗衣、帶小孩,心中被莫名的失落與空洞感填滿,我相信人生不應只是如此。直到朋友邀約報名學習烹飪,我的心中重燃起對烹飪的熱情,因此當課程結束後,卻是我「烹飪生涯」的展開。

回想起來,除了忙碌與辛苦外,婆婆的支持與協助最讓我感動,她讓我無後顧之憂地同時進行三個課程。除了每週花費六小時的來回車程,北上拜傅培梅為師外,我在台中學習日本料理與江浙菜,一星期三到四天的課程持續兩年之久。但昂貴的學費對「家庭主婦」我來說,是個沉重的負擔,因此,將嫁妝首飾全部典當換來這不易的機會,更教我珍惜。

漸感「手藝」成熟後,興起開設簡餐店的念頭。看中絕佳的地點,設計菜單、規劃裝潢陳設,一切正進行得「順利」,卻陰錯陽差,臨門一腳的前一刻,店面被人租走了,失去了那一展身手的舞台,夢想成空,我不禁流下淚來,難過許久。

廚房當教室 開啟教學生涯

挫折並沒有消退意志,母親認份、不屈的個性有女繼承,「好身手」怎可就此放棄?「POP」貼上電線桿與花店,「家庭烹飪教學」就此展開,地點就是自家的廚房。永遠記得第一堂課共有八名學生,包含捧場的妹妹及妯娌。很幸運的,我的「家庭烹飪教室」開張六個月後,知名度在小鎮打開,陸續有農會、機關團體來聘請教學。

民國七十六至七十八年間,我參加了全省大大小小的烹飪比賽,因屢屢獲獎,受到肯定,除任聘於中部多個機關團體、農會之外,七十八年受聘實踐家專台中分部。此後至今,也輔導學生與學員參加烹飪比賽,屢創佳績。

原本單純的教學生涯,在九二一地震後發生轉折。因為熟悉的場景彷彿在另一個時空已經演練過許久:母親慈善的臉龐,溫柔、仔細交代還是孩童的我,將手中白米與青菜送給鄰村貧困的家庭。看見殘破的屋舍,破碎的家園,對我來說,伸出援手變得熟悉而自然。

如果有人因我的烹飪所學、所能,而改善生活,那將是我一生在烹飪上的最大反饋。地震災民、外籍新娘及原住民朋友,都是我輔導就業及幫助的對象。而屢屢看到過剩的農產品滯銷,農民心血成空,感到心疼,所以,如何將農產品加工及商品化,也是目前我投入的研究重心。

職業之便,吃過無數美食,其實,我可是不挑食的!雖然什麼都吃,但一向堅持「不時不食」。拿當令新鮮食材,煮出美味料理,吃得衛生,吃得健康,是我簡單卻堅持的「食的哲學」。

回首自己的一生,母親的影子深刻在心中,她讓我更堅強、更勤奮,在困苦中堅定志向。時至今日,除了感懷她的恩澤之外,也期許年青朋友,百日莫虛度,珍惜學習機會,習得一技之長在身,面臨困境時堅定信念,就能擁有自己一片天。

希望生活在天國那一端的母親,一切安好。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邂逅
  曾經看過一本原住民部落紀實書籍,深受吸引。樂水,這個山水相伴、靜待探索的宜蘭美麗村落,在幾年後的一個初秋,我拜訪了她。 樂水村由碼崙、…
不堪成「怨士」 中科院院士聯名「網開一面」
5月30日在北京召開的全國科技「三會」上,有中國科學院院士稱,他們不反對中國政府屏蔽國外網際網路,但懇求對科研學者網開一面,…
歐洲能源危機 恐變政治危機
俄烏戰爭延燒,西方各國持續加大對於俄羅斯的制裁,使得歐洲能源危機不斷升級,宛若已逼近能源業的「雷曼時刻」。 北溪天然氣管道(North…
大媒體小故事
15. 後繼有力   「業務部的最近大概很操吧?」 「唉呀,這沒甚麼吧!偶爾也要讓他們感受一下我們的辛苦!」 幾個東科的夜線記者下班時,…
金融海嘯10週年 中國將步入後塵?
在全球金融海嘯屆滿10週年前夕,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首席經濟學家、哈佛大學經濟學教授羅戈夫(Ken Rogoff)警告,…
報紙「開天窗」 中媒無言的抗議
溫州動車追撞事故第7日,即傳統上祭悼死者的「頭七」來臨之際,中共中宣部再下禁令,要求「報導迅速降溫,除正面報導和權威部門發布的動態消息外,…
波特教授到底有沒有支持ECFA?
競爭力大師波特(Michael Porter)到台灣來,有些報導稱:「波特說ECFA是台灣唯一的選項。」馬總統因此拿著這句話宣傳說:「…
陳傑豪 翻轉功典資訊攀上高峰
一個16歲赴美就學、35歲回台的青年才俊,僅僅花了10個月的時間就讓一間業績持平、苦撐12年的本土企業大翻轉,於2011年打敗IB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