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德福教育在中国的故事

中国第一所华德福学校2004年在成都成立后,如今已经成为中国另类教育中的明星学校。
网络图片
第148期
柯眀心

在长期一胎化政策下,中国的孩子承担的学习压力是沉重的,学校里教得多,课外的学习也填得满满。现在,反其道而行的「华德福学校」(Waldorf school)却在中国蓬勃发展,令人不得不停下来检视这股「反常」的教育潮流。

2004年,中国第一所华德福学校在成都成立,校地不足三亩,破落的农舍即是上课的校舍;如今,学校占地近三十亩,校舍优美,充满草地与树林,而且已经成为另类教育中的明星学校。很多家长想要把孩子送来就读,不过很难有名额,幼儿园要提前五年排队,小学常常挤不进,因为已被从幼儿园直升的孩子占满。

成都之后,华德福学校如雨后春笋般成立,深入北京、上海、广州、西安、郑州等大城市。一个十分有「慢学」特色的学校,能席卷中国的大都会,甚至二级城市,的确是令人惊讶的。目前,中国约有两百所华德福幼儿园,超过三十所华德福小学。德国华德福教育之友基金会创办人娜娜(Nana Goebel)说:「1980年代开始,华德福教育运动在全球迅速发展,但没有任何地方像中国这样快速。」北京春之谷的王守茂亦称:「华德福在中国,七年的发展超过美国七十年的。」

华德福教育在中国的快速成长,引起了国际的注意。许多被邀请来授课的外国华德福教育工作者说:「这些父母甚至不确定他们的孩子在这个体系里受教育,是否能进入当地的大学就读,但是他们还是愿意冒险,因为他们就是不想让孩子接受国家的制式教育。」著名的《纽约客》(The New Yorker)杂志也特别就此进行了专访。

 

华德福学校的一天

 

相对于中国体制的教育,华德福学校所提供给孩子的,实在很不同。一早的晨圈活动,孩子们会唱唱歌,玩玩小游戏。早上会有国语、数学的学习,但一、二年级是不教书写的。下午有舞蹈、手工、绘画、种菜、戏剧等课程,是属于步调悠缓的「慢学」,孩子们显得自在、快乐。也就是这样的教育吸引了无数中国父母。

「本质是一种需求在推动。」成都华德福学校校长李泽武说。

四川大学环境学院的老师夏岚内心挣扎许久后,把孩子从公立幼儿园转进了华德福幼儿园。「四岁开始,几乎所有的小朋友都在绘画、英语等各种才艺班上课,『不让孩子输在起跑在线』的功利主义教育弥漫小区。」她说。

2013年10月,成都一位五年级的男孩从三十楼跳下,据媒体报导,原因是男孩在朗读比赛时讲话干扰秩序,被老师罚写,老师声称如果写不完,就要他去跳楼。孩子留下的遗言是:「老师,我做不到,每次想往下跳,身体就会缩回去。」最终,他还是听话的一跃而下。

中国有长久的科举考试制度。中国民主运动人士冉云飞在接受《纽约客》杂志访问时指出:「中国向来将教育视为模造人的手段,共产党是更上层楼了!他们以为他们可以像变造历史一样的变造人,结果就是道德沦丧。」

中国政府不是不知道教育问题的严重,之前教育部还曾发布命令,规定一、二年级假日不得有任何书写功课。然而,根本的问题是盘根错节的。

 

办学不能碰触三大禁忌

 

成都华德福学校的开办,其实源自很多的因缘巧合。

1994年,一对澳洲夫妇来到成都旅游,巧遇黄晓星、张俐夫妇,在他们的介绍下,黄晓星夫妇第一次知道了华德福。不久,他们决定到英国学习华德福教育,这一去将近十年。十年后,他们回到自己的家乡开办福德福学校。

 

在中国华德福学校中步调悠缓的「慢学」,孩子们显得自在、快乐。Fotolia

 

取得办学执照并不容易,据《纽约客》报导,张俐说自己「很幸运」,因为她的大学同学是当地教育局的官员。不过,官方也明白的告诉他们:「有三方面你们不能乱来:政治、宗教以及安全问题。孩子的安全当然是关键,但是千万别碰政治和宗教,万一你卷到这样的问题去了,谁也救不了你。」

然而,华德福教育的核心理论「人智学」,其实是具有深刻的心灵经验色彩的。张俐说,虽然她也深为「人智学」所吸引,但目前学校的课程不教这些。

 

华德福教育的精神

 

华德福教育的创始人鲁道夫.史坦纳(Rudolf Steiner)在1919年于德国创立第一所华德福学校。华德福教育,简单地说,是一种以人为本,注重身体和心灵整体健康和谐发展的全人教育,主张按照人的内在发展规律,在不同的成长阶段施行适当的教学内容,让人的身心灵都得到恰如其分地发展。

事实上,各地华德福学校附近甚至出现了一个家长驻地陪读的村庄,有些是都市白领、有些是自由职业者,在理解了学校的理念后,他们逐渐融入了当地有机农耕的生活方式。换句话说,华德福教育的精神,涉及的是更深的层面,包括生活方式、心灵状态与思考面向。

 

至少,孩子是快乐的

 

《纽约客》的专访提到,张俐认为:「有三分之一的父母真的很喜欢华德福教育,也会研读人智学;有三分之一的家长认为,他们喜欢华德福教育,喜欢它的教育方法,但是人智学就不是那么重要了。剩下的三分之一觉得,老师很好,环境很自然,而且我的孩子也很快乐,这样就够了,人智学有点不切实际,但我的孩子是快乐的。」

中国的私立学校很少,能负担得起私立学校的家长,多半是高端经济阶层人士,华德福学校也因此成为中国富人的选择之一。不过,华德福教育在欧美已经受到很多政府的肯定,也被广而推行到公立学校中。

 

华德福总部的忧与喜

 

随着华德福教育在中国的迅速开展,华德福教育之友基金会创办人娜娜及前主任克里斯多福‧魏全特(Christof Wiechert必须经常旅行支持及视察这些学校的发展。在访视中,他们也发觉了一些问题。「师资的训练是主要的问题。有些老师及行政主管对于华德福教育的认知显得薄弱;很多家长以为华德福教育是放任孩子自由的教育。」还有些中国的华德福学校弄得很像西方的禅风讲堂,看到孩子们开心的在其中背诵论语,娜娜与克里斯多福也颇有「文化冲击」的感受。

虽然,娜娜曾经对于华德福教育在中国的风行感到疑虑,不过这几年的观察之后,她倒是真心赞叹:「越来越佩服这股趋势背后的勇气了」。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百年變局 香港「石屎林」何處去?
今年8月9日香港網路上流傳,有逾50年歷史的當地大型建築師事務所向員工發信,要求所有員工9月起每月放3日無薪假。「香港建築師學會」…
變老
朝蟬朝生而暮死,牠不知道甚麼叫春夏秋冬;人生只百年,人也很難懂甚麼叫地老天荒。然而,人總還知道寒暑的變化,也知道這種變化將催人老去,…
陳彥誠接手世界版圖 合隆集團走向下個百年
年輕高大的陳彥誠談笑風生走了進來,民國70年次的他剛剛接手「合隆集團」一年多,是第五代經營者。坐在寫著巨大書法字「誠」的辦公桌前,…
台灣慢城 風光躍上國際
五年一次的世界博覽會,2015年5月1日到10月31日在義大利米蘭為期半年盛大舉辦。籌辦之際,在中共壓力下,策展單位要求台灣改以「企業」、…
2-2. 真相大白(下)
本期登場人物:吳金虎(集團副總裁):        …
郵政博物館 縱橫兩千年郵驛古今世界
中國的郵驛制度始於何時?岳飛一天收到的十二道緊急金牌如何運送?哪個朝代出現最早的郵筒?世界第一枚郵票長怎樣?最貴的郵票又是哪一枚………
你所不知道的土地改革效果
「土地改革的影響」聽起來是老掉牙的議題了,學校教科書裡都有介紹台灣戰後「三七五減租」、「公地放領」與「耕者有其田」這三個政策,…
中國新《婚姻法》防誰利誰?
中國最高人民法院8月12日發布了「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三)」,翌日正式實施。此一婚姻法的司法解釋,等於是中國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