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自由的捍卫者》撒切尔:中国对香港将有灾难性影响

图片来源:网络
曹长青

在当代西方领袖中,撒切尔夫人是少见的对中共公开批评的人。这跟撒切尔的性格和认知有关,她不仅对共产主义有深刻认知, 更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今天来看,撒切尔夫人对中国的很多预测,都是真知灼见。

对香港问题,撒切尔早就预言:「如果中国收回香港,会对香港带来灾难性影响,破坏香港的繁荣。」

在回归中国十多年后的今天,香港在全球的经济地位持续下降,新闻自由度缩小,治安恶化,港人不满升高。香港回归中国十周年时,就有50万港人上街游行,抗议北京当局扼杀香港自由。

香港《南华早报》曾做网络民调:「如果有权选择的话,香港人是否会投票赞成香港重新成为英国海外属地」。结果有高达92%的人投了赞成票。

面对香港今天的困境,有人认为英国当初不该交出香港,甚至认为撒切尔「出卖了香港」。

这种心情可以理解,但事实上,当时不交还香港几乎无法做到。因为香港(和九龙)是中英鸦片战争后被割让给英国的,后来又签约99年租借「新界」。撒切尔刚开始跟中国谈判时,强调「尊重国际条约」并谋求「续租」。但被当时的中国领导人邓小平完全拒绝。

在这种情况下,撒切尔如果坚持英国对香港的「主权」是困难的,因为在中方不同意续租的情况下,英国无法强行续约。另外那两个条约,是清朝当年战败签订的,被中国人普遍认为是「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北京条约》割让九龙)。

如果英方坚持不交回香港,中国采取强硬政策,会造成香港动荡。香港的水电食物等,主要来自中国内陆,如中国切断供应,香港难以维持。虽然英国曾打赢马岛(福克兰)之战,但撒切尔政府无法对香港用兵,因为无论是「距离」(距伦敦近一万公里),国际舆论(连英国对马岛用兵美国当时都不赞成),战争后果,法理性等,都是很难操作的(更会有英国内部的反对等)。

英国对马岛用兵,除了因它在英国管辖之下,还在于岛上二千多居民绝大多数是英国后裔,他们认同英国(马岛之战后的投票,支持英国的占99.9%)。而香港的情况完全不同,不仅居民几乎都是中国人,而且历史上也是属于中国。邓小平当时说,「中国如果不收回香港,就意味着中国政府是晚清政府,中国领导人是李鸿章!」 任何一个中国领导人和政府都无法向中国人民交代。这种看法和情绪,在中国是真实的,而且也得到绝大多数中国人的认同。如果当时「投票」,恐怕多数香港人都会选择「回归祖国」。

所以,在当时情况下,撒切尔可选择的余地不大。连英国历史学家也认为,「英国在香港回归问题上没有任何选择。」但这位铁娘子还是据理力争,为港人争取权益。正是在撒切尔的力争下(包括一开始强调香港割让给英国的两个条约的有效性,后又提出交回主权,但保持英国治权等),邓小平才提出「一国两制」,也就是虽然收回主权,但香港实行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五十年不变」。

在共产党统治下,从来就没有一个国家实行两种制度的。中共退到这一步,主要是因应撒切尔保持香港繁荣的「强烈要求」,「减少英国政府对香港回归的阻力,安抚港人的考虑」。包括邓小平具体承诺:「委任香港华人做最高职位」、「法律制度不变」、「自由港和港元地位继续」等,都属于「中共不得已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

对香港的一国两制,是撒切尔在当时的政治条件下能够为港人争得的最大权益。是在英国「完全放弃香港」,以及「坚不交出香港」(不现实)之间的一条出路。否则中英围绕香港争执不休,甚至动干戈,都将造成香港的动荡,最后可能还是会被中国收回,结果连一国两制都难以保障了。

撒切尔夫人跟中国领导人的据理力争,从当时参加谈判的中方人士后来的回忆也能看出,中共港澳办主任鲁平说,「英国刚在阿根廷群岛打了一个胜仗,所以她(撒切尔)气壮如牛地跑来……气势汹汹」。中共香港新华社主任周南则回忆:「她(撒切尔)讲了一句分量比较重的、带有威胁性的话,说如果我们宣布要收回香港,那就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有报道说,邓小平事后评价撒切尔是他见过的「最不讲理的女人」。而所谓「不讲理」,就是撒切尔据理力争。

在香港回归中国十周年时,媒体报道说,撒切尔夫人还追悔「很遗憾没能延续租约。」但同时也坦承,「这在当时根本没有谈判的余地」。撒切尔还透露,香港回归当天,她很伤心。这是「铁娘子」少有的「感情流露」之一。她早就预感,中国收回香港,会对香港带来灾难性影响,破坏香港的繁荣。这个预见,越来越被时间和事实证明。

随着中国经济崛起,西方有流行看法,认为中产阶级的出现,会导致中共政治改革。但撒切尔夫人早在2000年(在美国胡佛研究所演讲)就预测,这是不可能的,中共不会自动放弃权力。

撒切尔当时就指出,「很多人习惯说,冷战结束了,共产主义在全球崩溃了。但事实上这种说法不是很准确,因为还有一个共产中国存在,而且由于苏联解体了,中共政权从这个世界格局的变化中得到了好处,那就是要作为替补,成为世界超级大国,要取代原来苏联的那个角色和地位。而且可能比俄罗斯更敌视西方。」

从撒切尔那次演讲至今,中国毫无政治改革的迹像。反而正像撒切尔预言的,只是「强化它的专制」。

对于中国官媒上的「21世纪是中国人的世纪」、中国大国崛起等民族主义宣传,撒切尔夫人在上述演讲时也预测:在没有结束共产党统治,没有放弃社会主义的沉重负担之前,中国根本没有可能变成可以跟美国匹敌的超级大国。

撒切尔夫人还曾斩钉截铁地对西方盟国说,「你们根本不用担心中国,因为中国在未来几十年,甚至一百年内,无法给世界提供任何新思想。」正像有人比喻的:中国没有什么可怕的,他们可以出口电视机,但他们出口不了电视节目。

英国美国之所以成为国际社会受尊敬的大国,主要是这两个国家向世界提供了新的思想,那就是保护个人权利,个人自由和尊严至上的原则理念,它体现在充分市场经济的资本主义制度,以及三权分立的宪政民主。也正是在这种思想的力量下产生的制度,导致了这两个国家不仅在经济、军事上等全方位的强大,更保护了个人自由。

而中国无论再怎样经济发展,如果没有民主制度,没有个人自由,没有个体权利的保障,那就根本不可能成为影响和主导世界大国的力量。

撒切尔夫人对中共政权是厌恶的,虽然她曾四次访问中国,但从没有像其它到访的国家元首那样去北京的天安门广场英雄纪念碑献花。撒切尔夫人坚持不去献花,在她看来,那个所谓的英雄纪念碑,是维持共产党统治的象征。

在批评中共的同时,撒切尔夫人对中国的人权却相当关注。曾和撒切尔夫人一起参加过会议的日本前首相海部俊树回忆说,在一次国际会议上,撒切尔夫人当着中共代表的面提出,中国「必须重视人权问题」,气得中方代表退场。

撒切尔夫人不仅关心中国的人权,并对中国人的经济能力高度评价。她有一句名言:中国人天生有做生意的细胞。意思是,如果没有共产党统治,中国人会爆发出更多的经济潜能,创造更大的经济奇迹。因为连共产党也承认,他们的经济改革,只是给中国人「松绑」。把原来捆绑中国人的绳子松开了几扣,中国人就爆发出这么的经济活力,如果全部松开,或者压根就不捆绑呢?

也许有人认为撒切尔夫人总是跟中国过不去,但事实是,撒切尔夫人非常支持中华民国,支持民主台湾。台湾外交官简又新在撒切尔夫人去世时悼念说,他担任驻英国代表期间,「每年中华民国的国庆酒会,撒切尔夫人必定到场,以亲自莅临的实际行动表达对台湾的支持。」

而在美国,从来没有任何美国总统、前总统去参加中华民国的国庆酒会,他们都不敢得罪北京。但撒切尔夫人就敢于这样公开力挺台湾,不仅是巾帼英雄,更让那些男性政治家相形见绌。

在许多西方政治领袖动脑筋避开台湾,甚至谄媚北京时,撒切尔夫人则想着法子支持台湾。简又新回忆说:有一次国庆酒会,撒切尔夫人主动提及准备了一份礼物,请简又新圣诞夜到她的办公室来一趟。 他满怀期待准时赴约,但撒切尔夫人仅交代办公室主任,带他到楼上看看。怀着些许纳闷与忐忑,他重新打开楼上某个房间的大门,一屋子那些在媒体才能见着的英国政界与商界要人,纷纷起身向他致意。这时简又新才恍然大悟,撒切尔夫人送给他的圣诞礼物,就是台湾拓展外交空间最需要的人脉。

在简又新离开外交界(曾任台湾外交部长)数年后,他的女儿出嫁,简又新回忆说,撒切尔夫人特别写了一封亲笔贺函,指示办公室主任亲自送来台湾。这位主任抵台停留加上飞机往返全程要花上36小时,只为了完成她交代「见信如见人」的诚挚祝福,「婚礼当晚,宣读撒切尔夫人贺函时,在场的来宾无不动容,非常感人」。

侠骨柔情、大气凛然、坚守原则的撒切尔夫人,是中国人的朋友,是自由的捍卫者,是共产主义等一切专制的天敌。在1982年英国保守党大会上,撒切尔夫人清晰地指出,「共产主义的结束是自由的开始」。这个预言在东欧、在苏联都兑现了。对中国,也会如此。

(本文仅代表作者之意见与立场)

(本文转载自「曹长青网站」,2014年10月16日,作者为美籍华裔评论家,网络影视评论「长青论坛」主持人)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創業者的三個盲點
創業日記角色 我:椪皮仔,椪一下的創辦人。 釋滄:大老闆,我的老爸,椪牌麻辣醬的創辦人。 珮綾:大老闆的頂頭上司,我的老媽…
苦澀的青春
啟明惶惶不安地坐在我對面的椅子上,身體歪斜地靠著椅背,整體給人的感覺是,他隨時準備逃離我的辦公室。 迫重複洗手,座位圈禁區…
溫馨的家
「爸啊!我是誰啊?」我在公公的耳畔大聲地問他。 「甚麼?」 公公今年86歲,聽力障礙下,多半我只能與其比手畫腳。不管能否聽懂我的話語,…
任職日本公司 外國人有疑惑
有工作的人多少會對上司、同事存在著某些疑問,這些疑問在語言和文化不同的外國人眼中更是如此。日本為此針對在日本公司上班的外國人做了調查,…
迪化街區的歷史風華
找了一個中午時分,和朋友前往迪化街品嚐傳說中的美味小吃。從中山捷運站往南京西路,步行約十幾分鐘,周遭開始出現販賣布匹、織物材料的店家,…
超德日、追美國 金融海嘯下中國自我陶醉
《日本新華僑報》最近發表評論,自金融海嘯引爆以來,「世界看中國」、「中國救世界」的論調不斷從媒體爆出,中國一些媒體對此更是繪聲繪色,…
非營利組織如何傳播理念?
問:某人權團體經營困難,負責人秉持熱誠,但年事已高,堅持多年終究有些挫折與無力感。倒不完全是經費短缺問題,而是覺得要「賣理念」不是那麼容易…
丹麥皇家圖書館 閃耀於河面上的黑鑽石
丹麥首都哥本哈根被稱為設計之都,走在街頭,眼球很難不被兩旁簡約又具設計感的櫥窗吸引。不只是服裝或居家用品,哥本哈根的現代建築也很有看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