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车乐活梦 全球城市最夯潮流

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将新车的税率订为180%,更将停车场转变为公共空间及行人徒步区。2011年,拥有车辆的人数只约占全国人口的18%。
Getty Images
第150期
洪宇澄

现代城市拥有密集的人口、繁忙的交通以及便捷的生活。不过,在享有便捷生活的同时,城市相对付出了不少昂贵的代价,其中车辆所带来的空气污染即是最显著的问题。

自从1908年福特发明汽车以来,全球的汽车数已超过十亿。不过根据近年的统计,这个数字不仅未再继续攀升,甚至有下降的趋势。禁止车辆进入市区,在欧洲的许多城市已是主流趋势。城市的价值观在改变,城市的面貌也开始不同。世界主要大城市除了绞尽脑汁减低空污的影响,也着眼提升城市的生活质量,希望在城市的环境中,也能享有乡村居家的从容。于是,一个城市的无车乐活梦开始成形。

 

巴黎妙法抗空污

法国在实践城市乐活上,一向甚具创意。1998年9月22日,法国35个城市自愿发起当天弃用自家汽车,成为法国第一个「市内无车日」。后来,这个作法在2000年2月被欧盟纳入环保政策,9月22日因而成为「欧洲无车日」、「国际无车日」,随后全球有近一千五百个城市加入。

花都巴黎对抗空污,常有妙招。2014年3月,巴黎的空污指数创下新高,指数到达每立方公尺180毫克的高点。于是,当局裁定3月12日星期一当天,车牌号码尾数是单数的可以上路,车牌尾数是双数的则在星期四上路。

为了确保市民车牌尾数正确,巴黎警方在3月12日当天紧急动员了七百名警察。然而,这项行动实施一天后即宣告结束。当局解释说,因为风向改变,所以这一天的行动已经使空气质量明显改善。

墨西哥市官方也曾采取过同样的措施。但该计划在墨西哥却产生了反效果。因为经济能力许可的人,买了另一辆车上路,导致车流量变多了。更糟的是,这些车很多都是老车,致使空气污染更加严重。

 

巴格达市无车日斐然有成

哥伦比亚的巴格达市在2000年开始实施「无车日」,将一年的某一天订为「无车日」,2014年扩展到一周。据报导,700万人口的巴格达市已经成功的让无车日的车辆减少60万辆。

值得注意的是,海拔2,600公尺之上的巴格达市,现已被列为最适合骑脚车踏的城市之一。这需归功于前任市长彭那鲁萨(Enrique Penalosa)1998年取消了一项高速公路计划,开始兴建约200公里的脚踏车道,以施行出租脚踏车计划。

星期日是最能见识巴格达市脚踏车行旅盛况的日子。共约700公里的街道完全禁止车辆进入,只供脚踏车及行人悠然穿梭其间。

 

2011年9月22日「国际无车日」,巴西首都巴西利亚市单车和路边汽车「和平相处」的景况。

 

欧洲城市无车日各具创意

相较起来,欧洲城市的作法显得更具大刀阔斧改革的野心。

1970年代的石油危机后,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将环保列为当务之急,开始立法重新定义都市的空间,提倡骑脚踏车而非开车。其中最主要的方法是将新车的税率订为180%,此外更将停车场变更为公共空间及行人徒步区。到了2011年,拥有车辆的人数只约占全国人口的18%。

目前哥本哈根有超过半数的当地人骑脚踏车上班或上学,估计有65万辆脚踏车。旅客可以租用脚踏车在城市自由探索,脚踏车道宽度达3公尺。

德国的汉堡市的做法就更激进了。汉堡市府宣布预计在20年内成为一个无车城市。其中一个做法是创造覆盖全市40%面积的连接绿带,让整个城市能以步行或脚踏车的方式旅行。这个大胆的计划已经引起全球瞩目。

芬兰首府赫尔辛基则宣布正在进行一项革命性的交通运输整合计划,预计2025年将赫尔辛基打造成为一座无车城市。民众只需透过智能型手机的APP,可以共乘小客车,也可以透过单一网络付费平台搭乘所有的公共交通工具,让城市交通全面无缝连接。

窥诸以上无车城市的做法与规划,可以发现欧洲城市最具规划与策略性,甚至加入新科技的运用。看起来,开发程度越高的城市,较有新的创意与视野;相对的,开发程度落后的地区,思考也停留在粗浅的层次,甚至将同一种做法从欧洲搬过来使用,也会产生完全不同的结果。也许,开发程度的高低,也代表人心风气的差距。

反观今日的台北市,自从捷运开通后,路上行人减少了,绿树显得格外耀眼。城市的休闲空间增加,古迹文化的保留更见用心。U-bike、环河车道等,透露出台北努力蜕变的氛围。台北正奋力跻身世界大城市之列,也许,下一步可借镜欧洲城市的作法,好好规划台北城的无车乐活蓝图。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百年變局 香港「石屎林」何處去?
今年8月9日香港網路上流傳,有逾50年歷史的當地大型建築師事務所向員工發信,要求所有員工9月起每月放3日無薪假。「香港建築師學會」…
變老
朝蟬朝生而暮死,牠不知道甚麼叫春夏秋冬;人生只百年,人也很難懂甚麼叫地老天荒。然而,人總還知道寒暑的變化,也知道這種變化將催人老去,…
陳彥誠接手世界版圖 合隆集團走向下個百年
年輕高大的陳彥誠談笑風生走了進來,民國70年次的他剛剛接手「合隆集團」一年多,是第五代經營者。坐在寫著巨大書法字「誠」的辦公桌前,…
台灣慢城 風光躍上國際
五年一次的世界博覽會,2015年5月1日到10月31日在義大利米蘭為期半年盛大舉辦。籌辦之際,在中共壓力下,策展單位要求台灣改以「企業」、…
2-2. 真相大白(下)
本期登場人物:吳金虎(集團副總裁):        …
郵政博物館 縱橫兩千年郵驛古今世界
中國的郵驛制度始於何時?岳飛一天收到的十二道緊急金牌如何運送?哪個朝代出現最早的郵筒?世界第一枚郵票長怎樣?最貴的郵票又是哪一枚………
你所不知道的土地改革效果
「土地改革的影響」聽起來是老掉牙的議題了,學校教科書裡都有介紹台灣戰後「三七五減租」、「公地放領」與「耕者有其田」這三個政策,…
中國新《婚姻法》防誰利誰?
中國最高人民法院8月12日發布了「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三)」,翌日正式實施。此一婚姻法的司法解釋,等於是中國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