釉彩,陶家寂寞的颜色

Thinkstock
第153期
楚南雁

到了现在,被命名为「破晓、孤月、冬雪、愁云」的四个陶碗,端庄地摆在眼前,才看清楚了陶艺家用植物灰与泥浆釉烧制的陶器,釉彩的奇妙肌理、纹路与色泽。

「破晓」的陶碗,碗上呈现一片微显凹凸层次的黯黑色肌理,只在褐色碗缘露出一线白光,让我感觉只要将那陶碗轻轻转动半圈,就能听到鸡鸣声了,也体会陶艺家把陶碗命名为破晓的心思了。

那只「孤月」陶碗,碗外是淡褐色的天空,天空里随意画着清晰的黑色纹路。往碗里探看,细细的黑线条将淡褐釉色衬托得更加明亮,显出了孤月的清高。再看「冬雪」陶碗时,心情不免一沉,簇簇黑釉凝结碗里,虽不见雪却让我赞叹釉理的天工巧妙,不经心触目陶碗周缘,晶亮的白雪已绕了一圈,不免再看一眼碗里凝结的黑釉,才惊觉陶艺家早已知晓我此刻郁结的心情。

旁边那个称为「愁云」的陶碗,正大方地显露着高雅的气质,碗里碗外飘浮着灰褐色云朵,感觉是朵朵的愁云,此刻似乎已飘至心湖上了,不觉让人跟着高雅了起来。

几个陶碗的釉彩将我引进了无尽的世界,回过神来,才惊叹中国陶釉的深不可测。

或许是在上古的中国,哪个眼尖的人在窑壁上瞧见了发着光的落灰,这新鲜事儿传到了多事的人耳朵里,也试着捏了泥土,涂上草木灰丢进火红的窑里,幸运地烧出了光亮的色泽,算是中国第一片灰釉陶吧。

以后的朝朝代代,也有好事的匠师,也有讲究品味的,把制釉的功夫或精研或改良。后来,又加进来泥浆釉料,陶瓷器皿变得更为多彩,陶釉就这样传了下来。据说东汉时期,浙江地区已烧出了青釉瓷器,到了近代,由于制陶地区各具不同的地理特性,幻化出特殊的釉彩效果,产出了福建建窑的油滴和兔毫,定窑的鹧鸪斑和铁红,磁州窑的白地黑花,还有吉州窑的木叶天目,叫人目眩神迷。

古代陶工调制灰釉,酝酿出典雅的传统釉色,现代的陶艺家用火焰燃烧天然的釉料,釉质浑厚高雅,釉色温润柔和,大自然物质的巧妙运用,能变化出神奇的效果。釉料的植物灰及泥浆来自土地,消蚀后变成灰烬仍然回归大地,又成为其它生命的养分,万物循环轮回,生生不息。

火焰的淬炼是制陶的最后一道关卡,也是成败的关键。陶艺家萃取天然釉料,燃烧一生的寂寞,窑洞前的火光映红了脸庞,仍然孤独地守着夜色,等待的就是这一刻,开窑时或许是惊喜,或许是叹息。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百年變局 香港「石屎林」何處去?
今年8月9日香港網路上流傳,有逾50年歷史的當地大型建築師事務所向員工發信,要求所有員工9月起每月放3日無薪假。「香港建築師學會」…
變老
朝蟬朝生而暮死,牠不知道甚麼叫春夏秋冬;人生只百年,人也很難懂甚麼叫地老天荒。然而,人總還知道寒暑的變化,也知道這種變化將催人老去,…
陳彥誠接手世界版圖 合隆集團走向下個百年
年輕高大的陳彥誠談笑風生走了進來,民國70年次的他剛剛接手「合隆集團」一年多,是第五代經營者。坐在寫著巨大書法字「誠」的辦公桌前,…
台灣慢城 風光躍上國際
五年一次的世界博覽會,2015年5月1日到10月31日在義大利米蘭為期半年盛大舉辦。籌辦之際,在中共壓力下,策展單位要求台灣改以「企業」、…
2-2. 真相大白(下)
本期登場人物:吳金虎(集團副總裁):        …
郵政博物館 縱橫兩千年郵驛古今世界
中國的郵驛制度始於何時?岳飛一天收到的十二道緊急金牌如何運送?哪個朝代出現最早的郵筒?世界第一枚郵票長怎樣?最貴的郵票又是哪一枚………
你所不知道的土地改革效果
「土地改革的影響」聽起來是老掉牙的議題了,學校教科書裡都有介紹台灣戰後「三七五減租」、「公地放領」與「耕者有其田」這三個政策,…
中國新《婚姻法》防誰利誰?
中國最高人民法院8月12日發布了「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三)」,翌日正式實施。此一婚姻法的司法解釋,等於是中國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