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规律在香港失灵?

2014年全香港物业总市值约为20.6兆港元,纽约市及新加坡则分别为6.7兆与7.8兆。换言之,卖出香港所有物业,足以买起3个纽约市或2.6个新加坡。
Thinkstock
第155期
林保华
作者为资深评论家、专栏作家、中共党史学者。曾担任香港大学经济金融学院院长张五常教授助理研究员,研究中国政经改革。

清明复活节假期前后,香港股市出现异动,节后更是狂飙。没有别的理由,就是中国的「政策市」作怪。江泽民时代有「猪市」(朱镕基),胡锦涛时代有「瘟市」(温家宝),如今习近平时代,还没有取名,因为总理李克强地位弱势。

中国的经济叫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是政治,「市场经济」是经济,因此研究中国经济,就不能离开「政治经济学」。香港沦为中国殖民地以后,中英联合声明与香港《基本法》已经抛诸脑后,所谓外交、国防以外的「高度自治」也自然逐渐消失,所以经济层面上也就减弱真正的市场经济,而是要跟随中国的「政治经济学」。别忘了「一国两制」,字句的先后就等于「一国」为先,「两制」其次,因此政治经济学当中,也是政治第一,经济第二。在这个情况下,因为政治的需要,就可以视经济规律为无物。

最先有这个感觉的是香港楼市(房地产市场)已经失去经济规律。以往楼市有个升跌周期的规律,由供需来决定。于是大升之后必跌,大跌后必升,有人「摸顶」(最高价入市),也有人「捞底」(最低价入市),这看各人的眼光,也凭运气。但是自从中资大举入市以后,情况就有不少变化了。

 

中资入港后楼市扭曲 1个香港可买3个纽约

九七前,中资已经在香港大展拳脚,但主要是国有企业,那时中国也还没有财大气粗,固然对香港楼市有影响,还没有那么大。但是自从2003年「SARS」(非典型急性呼吸道症候群)从中国传入香港,导致香港楼市暴跌;也在此时,香港特首董建华引入中国游客得以来香港「自由行」以后,香港的楼价基本上就是有升无跌。所谓基本上,就是也有调整,但是幅度很小,时间不长。于是几乎看不到以往升跌的周期规律。不但期待楼价调整才入市的人一再失望,最后只能「抢市」,年轻人更因为楼价狂升薪资却跟不上而陷入绝望状态。这就成为雨伞革命爆发的经济民生原因之一。

梁振英起初以压抑楼价,与地产商作对来欺骗民望,上台以后完全不是如此。他是与李嘉诚的香港地产商作对,但是对中资入市推高楼价却是没有采取任何有效措施。可以说,他代表中资的利益而已。这实际上是中资财团与香港本土财团利益之争,梁振英站在中资一方,自然表示了他的「爱国精神」,李嘉诚迁册海外(将公司注册地由香港改到国外),也是必然的结果。

今年3月,运输及房屋局局长张炳良透露,今年楼市继续炽热,1月整体楼价较去年3月的近年低位升幅达16.6%,甚至比1997年大幅增加61%。

香港楼价的暴升也是居全球榜首。就以2013年发布的该年3月以前一年的数字,全球楼价升6.6%,香港是28%,中国则是升23.8%;可见香港的劲道,那是梁振英刚刚上任的政绩。

根据《明报》的估算,2014年全香港物业总市值约为20.6兆港元,纽约市及新加坡则分别为6.7兆与7.8兆。换言之,卖出香港所有物业,足以买起3个纽约市或2.6个新加坡。

梁振英上任后的突出表现,就是细价楼(价格低的小套房)价格猛涨,这是首期置业者买不起四、五百呎(12、13坪套房)的用户退而求其次,买更小的楼房。嗅觉灵敏的李嘉诚就在2014年推出只有177呎(不到5坪)的小套房,反应非常热烈,因为投资客也得以以更少成本来炒房。这个位于新界大埔(相当于新北市地区)岚山1期的细价楼,每呎也要1万到1万1千元港币之间,合台币4万多元,等于每坪140多万台币。由于细价楼热卖,带动炒风,连二手的细价楼也跟上,再带动租金上涨。

虽然不少学者专家多次呼吁市民冷静,不必抢购,先租房子,等机会再买房子,但是眼看房价有升无跌,这些专家的话可信吗?但是在几次「狼来了」之后,难保有一次真的狼来了?

国共内战期间,面对敌强我弱的处境,毛泽东提出「战略上藐视,战术上重视」敌人的方针。在每个战役集中优势兵力,也就是四倍、五倍、六倍于敌人的兵力歼灭敌人。香港虽然是国际金融中心,也有大批外来资金,但是面对中国这个庞然大物,只要它集中资金入侵香港,香港的资金结构变样,周期性的经济规律也就变样,楼价越炒越高,楼房越炒越小。细价楼的呎价可以超过豪宅。香港的楼价完全被扭曲了。

 

政治强力操弄经济 令人晕头转向

既然中资有能力扭曲香港楼价的资本主义经济规律,那么玩弄香港股市又有甚么不可能?尤其自从2009年以后,在香港上市的中资企业已经超过市值的一半。所以今年3月底中国宣布公募基金可以投资香港股市以后,炒起中资在香港上市的H股,让价格追上早已炒起的中国A股,再带动香港的股市,因此到4月10日7个交易日恒生指数总计上涨2,417点,涨幅9.7%。被称为香港股市「大时代」(描绘商战的著名香港长篇剧)的重临。除了中国官方资金大量进入香港,地下钱庄也有数不清的资金从中国涌入香港,包括入境旅客随身携带超过规定的人民币。

但是就在中国官方媒体一片唱好之时,4月8日星期五收市后,中证监突然反高潮出招规管两融(融资融券,即香港的孖展及沽空),并鼓励沽空。导致恒指夜期插穿27,000关,大跌705点,急挫2.55%。然而19日傍晚,人行官网宣布自20日起,下调各类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这是放水与再度减息的先声,而且幅度之大也超过预料。显然这又是利多消息。这个「政策市」把人搞的晕头转向,这样子的操弄,不会吓跑投资者吗?

为何出现这样「打架」的政策,是中证监没有领会中央的「政治」精神吗?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百年變局 香港「石屎林」何處去?
今年8月9日香港網路上流傳,有逾50年歷史的當地大型建築師事務所向員工發信,要求所有員工9月起每月放3日無薪假。「香港建築師學會」…
變老
朝蟬朝生而暮死,牠不知道甚麼叫春夏秋冬;人生只百年,人也很難懂甚麼叫地老天荒。然而,人總還知道寒暑的變化,也知道這種變化將催人老去,…
陳彥誠接手世界版圖 合隆集團走向下個百年
年輕高大的陳彥誠談笑風生走了進來,民國70年次的他剛剛接手「合隆集團」一年多,是第五代經營者。坐在寫著巨大書法字「誠」的辦公桌前,…
台灣慢城 風光躍上國際
五年一次的世界博覽會,2015年5月1日到10月31日在義大利米蘭為期半年盛大舉辦。籌辦之際,在中共壓力下,策展單位要求台灣改以「企業」、…
2-2. 真相大白(下)
本期登場人物:吳金虎(集團副總裁):        …
郵政博物館 縱橫兩千年郵驛古今世界
中國的郵驛制度始於何時?岳飛一天收到的十二道緊急金牌如何運送?哪個朝代出現最早的郵筒?世界第一枚郵票長怎樣?最貴的郵票又是哪一枚………
你所不知道的土地改革效果
「土地改革的影響」聽起來是老掉牙的議題了,學校教科書裡都有介紹台灣戰後「三七五減租」、「公地放領」與「耕者有其田」這三個政策,…
中國新《婚姻法》防誰利誰?
中國最高人民法院8月12日發布了「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三)」,翌日正式實施。此一婚姻法的司法解釋,等於是中國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