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在的娱乐圈,经常今天出了哪个明星的绯闻,明天哪个明星又有了甚么话题。有些艺人对消息嗤之以鼻,说是「无中生有」的事。也有的人欲语还休,深怕一个应对不当,新闻越炒越热,干脆来个无声对有声,冷处理。其中,当然也不乏刻意放消息策略性地炒作话题,毕竟明星需要名气,名气需要新闻来造势。
其实对于演艺界利用花边新闻来炒作的情况,也不必太过惊讶。古代三十六计中,即有一计「无中生有」,艺人的经纪公司不过是运用古人所流传下来的智慧而已。
张巡夜吊草人 获箭数万,大败令狐潮
诸葛亮草船借箭就是「无中生有」妙计的典范,而唐代的张巡把「无中生有」之计发挥得最是淋漓尽致。
安史之乱时,安禄山派令狐潮率领四万人马围攻雍丘城,守城的张巡只有二、三千人的军队固守这座孤城,敌众我寡,更糟的是城中箭枝越来越少。于是,张巡仿效三国时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下令搜集秸草,扎成千余个草人,将草人披上黑衣,在夜晚用绳子顺着城墙放下去。夜幕之中,令狐潮以为张巡要趁夜出兵偷袭,急命部队万箭齐发。一时间,箭如雨下,于是,张巡轻易获箭数万。第二天夜晚,张巡又从城上往下吊草人。此回,令狐潮的军队却大笑,不发一箭。张巡见状,就换上五百名勇士,迅速潜入敌营,打得令狐潮败退十余里。这就是兵法中的「无中生有」之计。
金庸武侠小说人物杨过 「黯然消魂掌」也有「无中生有」
武侠小说大师金庸可能从这里得到灵感,笔下的杨过自创的「黯然消魂掌」中也有一招「无中生有」──「从绝无半点防御姿式,突然间手足齐动,左掌右袖、双足头锤、连得胸背腰腹尽皆有招式发出,无一不足伤敌。」这自然是小说家的幻想之言,但也算是一种「无中生有」的想象。可惜现实中,并未真有此等武术招式。
在传统文化中,简易的语言背后可能都有深刻的内涵。关于「有」、「无」,老子可能是讲得最早,也是讲得最玄的。
他说:「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也就是在天地发生之前,就是「无」;而从「有」中,则生出了万物。意思是:天地从「无」中来,万物从「有」中生。「无中生有」可说是老子「宇宙万物的发生学说」。
盘古开天辟地 天地「无」中来,万物「有」中生
我们都知道传说中盘古开天辟地的故事。
在天地开辟之前,宇宙混沌像一个大鸡蛋,里面没有光,没有声音,甚么都没有。盘古出生其中,后来,用大斧把这一团混沌劈了开来,于是轻的清气往上浮,就成了天;重的浊气往下沉,就成了地。天和地分开了。而盘古死后,身体又变成日、月、星星、山川、风雷。天上有了日月星辰,地上有了山川树木,万物欣欣向荣起来,才有了现在这个鸟语花香的美丽世界。
宇宙的混沌就是「无」,天地从混沌中区分;那么,盘古就该是老子说的「有」了。问题是这种观点是如小说家的幻想之言呢,还是某种真理探索的结果?
老子又说:「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他说,如果人能常「无」,就能不断地往微观、更微观中去发现;而如果能常「有」,就能往更大、更宏观的范围去观测,说不定就能看清楚整个盘古呢!这就是老子的研究方法。
佛家讲「空」,道家讲「无」。老子提出了他的理论,也提出了他的研究方法,显然不是随意发表一些哲思而已。
问题是人怎么才能「无」?又是怎么「有」的?这也许就是道家修炼不轻易传出的精华所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