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当一瓶瓶冷饮、矿泉水咕噜咕噜畅快喝下肚后,手上空的宝特瓶随即被丢弃。您可能不知道也不曾关注,台湾一年喝掉近45亿瓶饮料,而这些完成任务后瓶瓶罐罐,最终又回归何处?
据环保署统计数据显示,台湾每年回收约9.9万公吨的废宝特瓶,以每支35公克计,约30亿支宝特瓶。一般人可能会将废弃的宝特瓶拿来做成简单劳作材料,但更多的宝特瓶回收后哪儿去了?
谈起「宝特瓶回收纱」,目前技术与市场接受度已臻于成熟。但很难想象,这项技术在台湾的开发,已经是23年前的事了。当年默默开发者之一,就是富胜纺织公司董事长柯汉哲。
挤压后的宝特瓶回收砖堆积如山,等待进一步处理。
发愿做「环保园丁」》投入宝特瓶回收纱开发
走访位于彰化县伸港乡的富胜纺织,经过当地特有的弯弯曲曲巷弄小路,方才来到外观颇有乡村纯朴风貌的富胜公司,迎接访客的则是笑脸盈盈的柯汉哲董事长。工厂看似低调不起眼,但整洁明亮的办公室与会客室,让人感觉到富胜在细微处的用心。各式各样的专利、商标、绿色环保标章认证以及创新的样品一一摆放,似乎预告了「高手在民间」。
温和斯文的柯汉哲,缓缓谈起当时的缘由。由于伸港乡濒临大肚溪出海口,当地经常看到堆积如山的废弃物与宝特瓶。想要回收废弃物再利用的念头,早早便埋藏在柯汉哲心底。后来在一场慈济的幸福人生讲座上,正当大家为精彩演讲鼓掌时,证严法师却轻轻回应一句:「请大家用鼓掌的手做环保。」
简单一句话,唤醒了柯汉哲心中为环保尽一份心力的渴望。「因缘具足了,就是要行动了。」因此,原本就经营纺纱与织布的柯汉哲,决定致力宝特瓶再生纤维的技术研发。
由于宝特瓶属不可分解的废弃物,如果能成功回收利用,自然能减少对地球的二度伤害;加上宝特瓶的原料与传统聚酯纤维相同,抽成纱后,便能减少石化产业制程所带来污染。「地球只有一个」,柯汉哲发愿这辈子要成为地球的「环保园丁」。
各式各样的宝特瓶回收整理后再制,减少污染。
宝特瓶回收纱主要三个过程:碎片、纱、布。
可爱的小熊玩偶及围巾都是用宝特瓶回收纱制作。
赚钱赶不上烧钱》苦撑研发台湾第一批再生纤维
彰化县和美镇周边地区昔称「和美织仔」,早年和桃园、台南同为台湾三大纺织重镇之一,主要生产泛指成衣用布以外的「工业用布」。伸港紧邻和美,连带的也发展了上下游相关产业。
在此机缘下,柯汉哲的父亲柯金锡于1968年成立富胜纺织公司的前身──三芳纺纱厂,从事缧萦(Rayon)人造棉纱的生产,藉由辛勤打拚与客户至上的理念,打下稳固基础。
1978年柯汉哲接手父亲的事业,除创立富胜纺织公司外,陆续增购无梭织布机提高产能,并开始生产较高质量的麻布。1990年代,传统产业面临台币升值、人工短缺、中国廉价劳工磁吸等问题纷纷出走。面对困境,柯汉哲却选择根留台湾,以产品创新的方式力拚中国竞争。
1993年,富胜投入宝特瓶回收纱研发。这不仅是公司转折点,也是考验的开始。虽然当时国外已有回收宝特瓶的技术,但尚未成熟,台湾的相关知识更是付之阙如。柯汉哲除了借鉴日本经验外,也不断向国内学术与纺织业界请益,更积极投资更新设备。
不过,赚钱的速度比不上投资、缴学费的烧钱速度。当时柯汉哲经常跑银行、跑三点半。老董事长也说:「我们不缺钱,干嘛花时间、花钱做开发?」但柯汉哲毅然咬牙苦撑,他深信:「这是应该做、也是可以做的。」
柯汉哲解释,宝特瓶的原料与衣着用聚酯纤维都是由石油裂解而来,回收制成纤维的过程,类似「再生纸」原理,就是将宝特瓶清洗熔融还原,经由挤压、抽条、切粒、冷却等步骤制成聚酯粒,最后抽制成纱。如此繁复无比的技术流程,都是由富胜独自研发完成。在现代化的工厂里,聆听柯汉哲一派轻松地解释宝特瓶回收纱的生产原理,看似顺理成章,却是在不断的尝试与错误(Try and error)中摸索而来。
皇天不负苦心人,1996年柯汉哲终于成功开发出台湾第一批宝特瓶回收(Recycle PET)再生纤维,并自创「保特纱PETSPUN®」品牌,期许营销全世界,落实为地球环保尽一份心力的心愿。
宝特瓶回收纱与竹碳纱制作的帽子、提袋。
富胜以PETSPUN的品牌营销国际。
宝特瓶回收纱开发艰难,第一年完成后,无人闻问,幸获NIKE下单,慢慢打开市场。
第一年没订单》终获NIKE青睐打下一片天
实际走访富胜上游的宝特瓶回收整理厂,远远就望见堆积如山的废保特瓶与压整过的宝特瓶砖块,还飘来阵阵扑鼻的异味。很难想象这「五花十色」、臭气四溢的垃圾进到富胜公司后,竟能抽出无味的纱线。
富胜研发制成的保特纱,是继美国、日本、德国厂商后,全世界后第四家研发成功的厂商。成功后原本「可喜可贺」,但初期的保特纱质量不够细致,只能作为织带、购物袋、鞋材等用途;加上成本比传统纱线还高,以致市场接受度不高,产品推出一年后仍无订单。当时环保署为了推广禁用塑料袋政策,曾考虑大量制作保特纱环保袋赠送给民众使用,却因为成本考虑最终选用了中国进口的产品,让柯汉哲颇为泄气。
「单靠宝特瓶回收纱,无法为生。」柯汉哲虽然无奈,但仍坚持继续研发,在保特纱越做越细、越柔软的情况下,逐渐获得肯定并成为国际知名运动品牌NIKE的鞋材供应厂的青睐,从此打下一片天。
回想起这段过程,柯汉哲既感慨又欣慰地表示,曾经有日本客户第一次来访,看看工厂不怎么起眼,带着样品就走了,让他很伤心。没想到,来年客户竟然自己来下单。可见要求高质量的日本对台湾的技术与服务还是十分肯定。
竹碳纤维的供不应求,意外给921后南投灾区带来商机。
竹碳纤维以及竹碳纤维与一般纤维混织而成的沐浴巾。
竹碳纱供不应求》意外为921灾民开启商机
除专注于宝特瓶再生纤维外,有鉴于日本「备长碳」具备多种健康与消臭功能,带动了市场商机,台湾厂商也对竹碳衍生产品关注起来。2003年,富胜与台湾百和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工研院合作开发竹碳纱,同步投入健康养生行列。
竹碳纤维的生产是采用南投四年生孟宗竹为材料,经过高温碳化再混合聚酯粒抽纱而成,也是台湾纺织业界的创举与突破。竹碳纱具有消臭、透气、干爽、蓄热保暖与自然释放远红外线带动血液循环等功能,十分有益健康,因而大幅带动「竹碳雕塑衣、裤、袜」的热潮,让竹碳纱供不应求。
原本不具经济价值的竹子变成「绿金」作物,为921大地震后南投农民意外开启商机与经济挹注,帮助许多农民解决灾后困境,这也是柯汉哲开发竹碳纱始料未及的。
2006年,富胜成立「玄竹‧竹炭健康力」品牌与网络商城,推出竹碳衣裤、袜子、毛毯等产品,让国人可以轻松享受科技纤维带来的健康。
柯汉哲表示宝特瓶回收纱,可以抽到很细及柔软,制成、丝巾各式时尚女装。
宝特瓶回收纱制成时尚女装。
台湾纺织跃上国际舞台》世足赛穿着回收纤维球衣
此后,富胜乘胜追击继续朝「机能性纤维」方向研发,并接受委托生产成各类产品,如吸湿排汗、抗菌、抗UV运动衫、保暖毛毯等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绿色纺织制品,赋予机能性纤维更多功能性与价值。
经常关心环境生态与积极研发的柯汉哲,经由保特纱与竹碳纱打响绿色纺织的知名度后,持续秉持着「从摇篮到摇篮」的理念生产设计多样产品,使得台湾纺织业界有人想到开发环保纤维或技术,自然而然就会推荐「环保园丁」──富胜柯董就对了。
拥有环保标章认证与政府的支持,富胜市场逐步拓展全球,除欧美、日本先进国家外,东南亚、泰国等都有客户慕名而来。
做为宝特瓶回收纱先驱,柯汉哲谦虚地表示,台湾整体回收纱技术与机能性织物的开发,得以获得国际认同,绝非单一厂商的成就,而是台湾上下游产业共同努力的成果。
2014年世界杯足球赛时,德国、荷兰等九支球队穿着台湾利用宝特瓶回收再生制造的吸湿排汗球衣,让几乎被遗忘的台湾纺织业跃上国际舞台、大放光彩。硬梆梆的宝特瓶也能变身柔软舒适衣服,也让世界看到台湾纺织业者的能耐。
为唤起大家对海洋垃圾的关注,富胜特别推出回收纱T恤设计赛与走秀。
富胜为推广海洋垃圾回收纱,特举办回收纱T恤设计赛与走秀。柯汉哲董事长与三位得奖合影。
网住绿色商机》绿色小巨人回收海洋垃圾
本着「坚持自然环保,强调质量创新」的永续经营理念,柯汉哲同时怀抱着良善、公道的企业精神,肩负起社会责任,积极参与「非洲传爱」赠送环保再生毯子、围巾到非洲,并与苗栗县政府合作,参与赠送毛毯到幼儿园等公益活动。
近几年,为数近30万的鲸鱼、海豚、海狗与海龟意外死亡,有的是被渔网缠绕、有的解剖后发现腹中塞满无法消化分解的塑料产品与废渔网。湛蓝的海,本应蕴含丰富的生态与生机,如今却漂浮着人类丢弃的宝特瓶、保丽龙、塑料等,部分海洋宛若「塑料浓汤」,残害其它物种,海洋废弃物回收议题引起国际注目。
2013年,中小企业「绿色小巨人」单位邀请富胜公司参与「导入绿色设计,让海洋垃圾再生」计划,希望将海洋垃圾、废弃渔网回收再制成环保纤维。柯汉哲表示,废渔网回收制成纤维目前已经开发成功,并制成各种计算机包、帽子、提袋、服饰等产品上市。
为了唤起大家对海洋垃圾与生态的关注,富胜特别推出「守护海洋」回收纱T恤设计赛与走秀,吸引了设计界、环保人士与纺织业界人士重视。柯汉哲表示:「我们只是过客,要懂得珍惜地球、爱惜资源,让美丽家园一代传一代,代代相传。」
能对地球环保有益又可掌握当红的绿色商机,柯汉哲觉得这是富胜的荣幸与偏得。「没有不景气,只有不争气」,富胜持续站在创新纤维的浪头上前进,「不管西进、南进,自己要上进。」
一路走来,柯汉哲始终秉持着环保护地球的理念,在无人闻问的垃圾堆中开创绿色商机。身为台湾第一批投入环保纱生产的厂商,即使未来还有很艰辛的路要走,柯汉哲始终信心满满:「不要小看不起眼的垃圾,这是黄金!台湾下一波绿色商机、绿色经济就藏在这里……」
柯汉哲小档案
现职:
富胜纺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公司大事纪:
1993年:投入宝特瓶回收纱研发。
1996年:成功开发出台湾第一批宝特瓶回收(Recycle PET)再生纤维,并自创「保特纱PETSPUN®」品牌。
2003年:与台湾百和公司、工研院合作开发竹碳纱。
2006年:成立「玄竹‧竹炭健康力」品牌与网络商城。
2013年:受邀参与中小企业绿色小巨人「导入绿色设计,让海洋垃圾再生」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