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股市是台湾投资人的必修课

国际股市是台湾投资人的必修课。Fotolia
第180期
林茂昌
作者为台湾知名的翻译家,翻译过多本重量级财经著作,如葛林斯潘的回忆录《我们的新世界》、畅销书《黑天鹅效应》、《师父》、《马丁沃夫教你看懂全球金融》、《大债时代》等。曾任台证期货总经理、期货商公会理事。自2004年即财务独立从事价值投资。2011年出版第一本着作《我的职业是股东》,广受好评。

前些天,财经信息传来亚马逊(AMZN)宣布将以137亿美元购并生鲜超市Whole Foods Market(WFM)的消息,一时间,我手机上有几个群组就热烈讨论起来。在线通路购并实体通路,不论是福是祸,美国资本市场的活力和精采程度,都令人激赏。投资性质的社群讨论此事,没甚么好意外的,但很多和投资无关的群组也反应热烈,这是怎么一回事?我认为,除了亚马逊名气大之外,应该是有很多人关心国际股市,进一步说,就是大家多多少少都有投资美股或海外基金。

从统计数字,也不难看出老百姓很努力地把钱拿到海外去投资。

投资海外很健康

今年5月央行发布的国际收支数字,台湾已经连续27季呈现金融帐净流出,为史上最长纪录。尽管许多股市闻人大声疾呼,资金外流是当前资本市场最大问题之一,要求政府能有效改善,根据《巨亨网》的报导,我国「今年第一季居民对外证券投资净增加了341.7亿美元,同样续创高点」。这里所谓的证券投资,包括「股权和投资基金」及「债务证券」二项,而这次的增加,主要来自债务证券的投资。

至于「股权和投资基金」,量体虽然没有债务证券庞大,但根据央行统计,其金额从2000年底的12,478百万美元,一路增加到2016年底的199,881百万美元,16年间刚好成长为16倍,除2008金融海啸那年减少之外,每年都在成长。这就是说,16年来,我国人民到海外买股票买基金的金额扩大成16倍。

我认为这是一个健康的趋势,政府不需忧虑,更不该阻挡。因为我们是外销导向国家,每年都有巨额的经常帐盈余,如果不透过金融帐让资金适度流出,而任其在国内各要素市场或金融市场窜流,恐怕会重演1980年代的金钱游戏泡沫,造成经济严重失序,一发不可收拾。

当年投资管道有限,加上诸多法规限制,资金无路可去,只能困在国内。现在投资管道多元化,流动障碍极低,在自由机制下,人民当然会自行选择最有效率的配置。国外如果有好的投资机会,就到国外去。简单说,这就等于台湾人每年输出商品到国外,赚了外国人的钱,然后再把这笔钱拿到世界各国去投资。这总比胡乱花掉,或是放在国内当游资炒作好。现在台湾投资环境不好,投资意愿低落是事实,但解决之道应该是改善投资环境,而不是阻止资金到国外去做更有效的投资。

此外,由人民以蚂蚁雄兵的方式,自行执行对外投资,也比外汇受到管制,统一由央行或主权基金操作来得更符合市场经济的精神。

说起来,投资国外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早期甚至只有少数金字塔顶端的人物才有能力。因为整个过程充满了障碍和未知数,需要许多的专业和资金。如今随着海外基金、指数基金、复委托交易、国际网络券商以及汇兑电子化等等,交易面的障碍已经降到很低,实务上和国内交易相差无几。只剩下各国法规、开户身分限制和税制差异等这类的问题。而且网络上有很多热心人士撰写部落格,讲解如何投资海外、如何一步一步完成开户交易和解决各种可能的问题,只要你愿意,跨出第一步没有想象中的困难。

总之,对一个普通的台湾投资人来说,投资眼界已经没有必要再局限于台湾股市了,透过国际网络券商加上ETF,可以经济而有效地投资于美国、日本、欧洲、澳洲、香港、新加坡等,当然也可以投资中国大陆,就看你怎么搭配。

需突破「近乡偏误」

然而最大的阻力还是投资人自己的心理障碍,业界有一个专门的术语,叫做「近乡偏误」(home bias),指投资人在一般情况下,会偏向于投资本国股市,甚至于偏重在自己家乡的公司,而较少或完全不投资外国股市。基本上这是「只投资自己所了解的股票」的自然延伸,出发点并没有错。但过分保守,只把眼光放在国内,放弃庞大的国际股市投资机会,最后会造成投资效益的减损——不是承担较大的风险,就是获得较低的报酬。这是一个全世界都存在的偏误,有研究甚至指出,由于普遍的近乡偏误,造成国际股市的价格体系存在一定程度的异常,而有套利空间。不过这是题外话了,重点是近乡偏误是个普遍现象。

以笔者个人投资海外十多年的经验,只要能跨出第一步,近乡偏误其实很容易破除。困难在于如何踏出第一步。很奇特的,台湾投资人似乎已经不约而同地跨出第一步,并完全破除心理上的近乡偏误,特别是这几年。

这几年虽然国内不景气,投资环境似乎也每况愈下,但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幸好我们有一个相对自由的金融环境,让这一大群投资的蚂蚁雄兵,可以带着有限的资金和无比勇气,透过国际投资平台,突破近乡偏误,寻找全世界每一个角落的投资机会。

好比当年台湾的中小企业主带着一只皮箱到世界各地开发市场,精神完全相同。过程也许辛苦,甚至要缴一些学费,但我相信,假以时日,这群蚂蚁雄兵将会闯出一片天,并带回丰硕的果实,开创另一个经济奇迹。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江澤民老家報紙因何宣傳「阿扁案」?
在中國大多數的民眾眼中,台灣現在也和世界接軌,是民主社會。無論選總統還是選地方官,一律由選民決定,…
踢假球 歐洲足壇爆特大醜聞
台灣職棒球員打假球的消息重創台灣「國球」界。無獨有偶,歐洲足壇也爆發史上最嚴重的跨國踢假球醜聞,超過200場比賽遭到簽賭集團控制,…
南韓放衛星 「成功一半」
經過一連串的延遲後,南韓首枚人造衛星運載火箭「羅老號」(KSLV-1),於8月25日下午5點,在距離首爾350公里、…
波特教授到底有沒有支持ECFA?
競爭力大師波特(Michael Porter)到台灣來,有些報導稱:「波特說ECFA是台灣唯一的選項。」馬總統因此拿著這句話宣傳說:「…
錢多、房多、情婦多 許邁永案惹關注
號稱「三多」──「錢多、房多、情婦多」的杭州市原副市長許邁永案4月28日開庭,引起包括官方喉舌《人民日報》的高調報導,內情引發關注。…
【Podcast現場】手工蛋捲「海邊走走」 創辦人游盛凱的超強度創業路
近年爆紅的手工蛋捲品牌「海邊走走」,讓蛋捲成為繼鳳梨酥之後的另一項揚名國際的「台灣之光」。 「海邊走走」創辦人游盛凱原本是科技新貴,…
號外!中國二省二市獨立了!
10月20日中國國務院通過一個決議,允許上海、深圳、浙江、廣東,二個省、二個市可以發行公債。這意味著甚麼?這又和台商有甚麼關係? 公債,…
自由需要甚麼條件?
有很多人每一天都離不開網路,這群人在人口年齡比例中屬於年輕的區塊。網路連接了商務活動、通訊、新聞、交友以及遊戲。因為網路世界無遠弗屆,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