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振国」这个名字最近在中国引发讨论,一下子成为中国教育的话题人物。据报导,42岁的他曾以农民工的身分、高中毕业的学历、自学数载的坚忍、38岁考上硕士研究生的荣光,轰动河南乃至全国。鲜为人知的是,硕士毕业之后,他的生活、工作又「回到了原点」。
本来「毕业即失业」早就不是甚么新闻,在中国当前所谓「博士一礼堂、硕士一走廊、学士一操场」的就业环境下,这位42岁的农民工硕士的就业之殇只不过反应了当前研究生就业的一种普遍现象。
滕振国,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工,生性老实腼腆、没有野心,改变命运的双手苍白无力,青春在为生存的奔波中一晃而过。
媲美「范进中举」
1988年到1990年间,滕振国曾3度参加高考(大学入学考试),3次失利。2002年,滕振国托熟人关系成为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后勤服务公司的主教学楼管理员。2005年,专科文凭的他报考海南大学研究生失利。2006年,滕振国报考了重庆师范大学,终于收到了重师大公费硕士研究生录取通知书。
38岁的年龄从一个农民工摇身成为硕士研究生,消息一出,滕振国很快成为「名人」。众星捧月之中,他觉得这是自己人生的一个大转折,命运将从此改变。他说:「这是我好到顶点的一年。」这年他入选了「感动鹰城(平顶山)十大新闻人物」和「汝州市十大杰出青年」;随后他接连受邀给河南省汝州市职业中专、一高、二高和技校的学生做报告。
滕振国当时觉得自己确实值得汝州人骄傲,「打工的出个研究生,是不简单,就是让人另眼相看。」数年没有联系的朋友都主动跟他联系起来,一些已经忘掉的同事也发来手机短讯。「说起这些,感觉自己像范进中举了。」滕振国说。
面对35岁门坎一次次失望
2009年春节前,距硕士研究生毕业还有半年,41岁的滕振国就开始忙着找工作了。他想回河南进一所高校教书或者考公务员,退一步,就是到中学教学也行。
曾经是汝州市十大杰出青年,滕振国厚着脸皮找到汝州市委书记李全胜。李书记告诉他,现在汝州市的行政事业单位还有招录计划,一招录就可以报。不过,后来,李书记又说,他的年龄偏大,如果到时候有招录计划,经领导班子研究不让报名,还是没有办法。
这使滕振国意识到此路不通,便开始自行找单位。平顶山学院、许昌学院、郑州和洛阳的几所学校,回复基本上都一致:「年龄偏大……」
滕振国说:「我报考公务员,人家不让报名。我在网上查了各省公务员考试的参加条件,基本上都是35岁或者30岁以下。」
2009年8月,滕振国重新回到了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后勤服务公司,工作是图书馆管理员。「这与当年高考落榜后在农田干活的情景何其相似。」滕振国说:「我当初离开时曾说,会永远把常州做我的第二故乡,压根没想到会再回来。」
对于滕振国来说,知识没有改变生活艰难的命运:重新回到了曾经打工的高校做起管理员;微薄的工资承受不起他大胆地买一件新衣服;在那里扫地数年的妻子依旧数落他的无用……
这是经营人生的失败、学历的尴尬,还是「35岁退休」的职场就业歧视?
研究生的就业之殇
法学硕士王勤说:「其实,这位42岁的老兄混得已经算不错了,如果没有当初的人际关系,我想恐怕他连现在的工作都找不到。因为他本来就是农民、高中生,无有编制的工作,相比之下,我身边两位曾经放弃编制工作的研究生兄弟,可就亏大了。」
「我有个30岁毕业的研究生朋友,他就读研究所之前是一个有6年公办本科院校教学经验的骨干老师,现今毕业了,由于年龄歧视,连个公办小学老师的考试资格都被剥夺了,他现在是一无所有,炎热的7月还在到处奔波求职,确实挺悲惨的。」
「我的另一位朋友是一所部属211大学硕士毕业生,由于在苏北支教了4年,研究生毕业时年龄超了几个月,现在连报名考试资格都没有,所以想继续做教师的梦想都破灭了。他读研究所前是一所省公办重点高中的骨干教师,知识水平提高了,经验更加丰富了,却连和原来一样的职位都没有资格去报名竞争!」
这些事件都有一个相同的问题,那就是中国目前各行各业对年龄都有严重的歧视。30岁本是人生中最富激情、最富创造力的年龄,但是很多实例显示,30岁已成为中国众多求职英才就业时,一道不可逾越的门坎,无论是进公司企业,还是进事业单位、考公务员以及其他,都有年龄限制;如果超过了这个期限,就等于被判了死刑──无法就业。以安徽省芜湖公务员考试为例,基本上都要求年龄在28岁以下。
这些「无业大龄」青年的就业路在何方?他们靠甚么来维持最基本的生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