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五日是月神的生日,记载中嫦娥为月神,象征着美丽、善良等女性性格。民间故事中,月亮上不止住着嫦娥,还有吴刚与玉兔,伐桂、捣药,日复一日……
古代诗人对月情有独钟,无论困顿时只身想念他方的友人,或与亲人团聚时赋诗共饮,都能将月亮入诗入文,寄托思念与怀想。多了情感的投射,遥望星空中的月亮,看到的就不只是一颗卫星而已,更盼愿着圆满与明亮的未来,和与地球遥相对望的温暖守候。
中秋节──属于月亮的日子,每回都能为家家户户带来月圆人圆的愿景。虽然不知从何时起,烤肉成为不可或缺的过节方式,但是细数中秋节的传说故事,仍为人津津乐道。
嫦娥奔月
八月十五日是月神的生日,记载中嫦娥为月神,象征着美丽、善良等女性性格。传说远古时,国王后羿勇武善射,但性情暴烈,使得民不聊生。后羿一心想要长生不老,遍寻永生之药,终于在昆仑山获得仙丹。仙丹却被嫦娥一口吞下,其中的原因传说纷纭:有说嫦娥为了体恤人民免受后羿统治之苦而服下此药;或言后羿的门客蓬蒙得知此事,待后羿外出便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在危急之时,取出此药一口吞下。
嫦娥吞下药后,身体马上飞离地面腾空而去,进入广寒宫成为月神,称为「月阴之神」或「太阴娘娘」。
吴刚伐桂
民间故事中,月亮上不止住着嫦娥,还有吴刚与玉兔。相传吴刚在凡间本为樵夫,醉心于仙术,一心想要成仙,却始终性情懒惰,不愿吃苦也无心学道。有一位神仙将吴刚的态度看在眼底,某日,将他带到月亮上,对他说:「这是一棵桂树,有五百多丈高,在人间看不到这么大的树;你用这把大斧头把桂树砍倒,就可以成仙。」吴刚心想,原来成仙不过如此,举起斧头「锵!锵!锵!」桂树看似即将倾倒,却又瞬间愈合,毫发无伤。就这样日复一日,吴刚只能永远在月亮上伐桂。这故事恐也是为了提醒听故事者,做任何事都需要耐心毅力,可别再蹈吴刚的覆辙了。
玉兔捣药
玉兔捣药则是道教典故,典出汉乐府《董逃行》。相传月亮中有一只兔子,全身毛色洁白如玉,被称作「玉兔」。这玉兔拿着玉杵跪地捣药,可制成蛤蟆丸,服用此药丸就能长生成仙。
此些传说在中秋时节不断被传诵,代代相传。月到中秋分外明,除了又圆又亮地照耀,更是望月者内心的情感投射,承载着对未来的美好期许和对大自然充满人性且富有情感的想象。
八月十五日朗天的夜晚,充满夏末气息。整个家族的父执与儿孙难得团聚,爷爷摇晃在藤椅上欢笑诉说中秋故事,小孙子兴奋地指着月亮追问爷爷:月亮那边的阴影是不是就是嫦娥住的地方?
爷爷笑听童言童语,小孙子戴上柚子皮剥成的柚帽,更让大家笑开怀。爸爸细数中秋节的由来,全家轻松摇扇听故事,在月下被染得金黄。
唐朝时中秋节成为固定节日
中秋节来源已久,早在远古时期就有文献记载。《周礼》中中秋节令为定期的祈年日,节日前会举行丰收祭,祭祀月神,祈愿丰隆;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载明「八月十五中秋节」;明代因吃月饼杀鞑子的传说,中秋节被赋予民族意识。明清以来遂成为三大节日之一,与元旦、端午一样受到重视。
中秋节又名团圆节,最早见于明代。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八月十五谓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送,取团圆之意。」刘侗、于奕正于《帝京景物略》亦言:「八月十五祭月,其饼必圆,分瓜必牙错,瓣刻如莲花。……其有妇归宁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团圆节也。」严肃的祭祀变成轻松的欢娱,除了赏月感物伤怀,更要在这个节日通宵达旦地游乐。
月饼源于唐朝军队的祝捷食品
祭月时吃的月饼,有团圆、圆满的象征,最初起源于唐朝军队的祝捷食品。唐高祖年间,大将军李靖征讨匈奴得胜,八月十五凯旋而归。当时有吐鲁番人向唐朝皇帝献饼。高祖李渊拿出圆饼,笑指空中明月:「应将胡饼邀蟾蜍。」并把饼分给群臣一起吃。
流传最广的月饼故事,就属元末的起义运动。相传当时统治者的暴治引起人民反抗,朱元璋的部属将中秋起义的时间写在纸条上,夹在月饼里送给各家各户。月饼内的纸条写着「八月十五夜杀鞑子」,大家纷纷聚集起义,推翻元朝。中秋吃月饼就更增添了民族意义。
中国与台湾各地各民族的中秋庆典多所不同,却都有欢祭天神、祈福团圆的意义。中秋时节亲友团聚,吃着月饼同欢同庆,一同遥望明亮如镜的圆月。许多生活里的难解与困顿,在此时似乎又多了些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