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踪动物感知 预测地震新方法

全球每年发生12,000至14,000次地震,科学家们一直在寻找可靠的地震预测方法。Fotolia
第194期
青莲

地震,是造成人类大规模死亡的一个重大自然灾害。科学家们一直在寻找可靠的地震预测方法,从分析地球磁场的脉冲到探测地面压力波,如今更使用高科技欲从动物身上获得突破。

全球每年发生12,000至14,000次地震,美国地质调查局估计,地震将在未来百年造成310万人死亡。

 

动物可以感知地震

1978年,美国地质调查局出版的《地震情报通报》中,登载了一张闭眼张口、惊恐惨叫的黑猩猩照片,上方写着:「为甚么我能预报地震,而地震学家们不能?」

民间很多年来就有「动物可以感知地震」的说法。1975年2月4日,中国辽宁省海城、营口发生了7.3级地震。地震前的一个半月,许多动物都有了异常表现:冬眠的蛇出洞,到了晚上鹅乱叫着不肯进窝,有的还飞起来。地震前20分钟,母鸡突然飞到了树上,雌马甲鱼突然翻腾,跃出水面,并发出尖叫声。鹿场的一群梅花鹿突然乱跑乱窜,有的前腿被挤到骨折。

1976年唐山大地震,数十万人失去生命。事后人们回忆起来,实际上老天爷早就给了人们警示。那些惊恐不已的鱼,失去「理智」的飞虫、鸟类和蝙蝠,屋檐下衔着小燕飞走的老燕,棉花田里大老鼠带着小老鼠,小老鼠则互相咬着尾巴,连成一串仓皇奔窜。上百只黄鼠狼,大的背着小的或是叼着小的,挤挤挨挨地钻出一个古墙洞,不停地哀嚎,呈现出面临死期时的恐慌。

但人在灾难面前永远是后知后觉,对上天的警示也视而不见。而一些动物在预知灾难的能力上,却明显优越于人。动物能够预知地震的现象终于引起了科学家的重视。

 

动物地震预警系统

来自全球150所大学的一组研究人员正在制定一项精心设计的全球倡议计划,以确定野生动物的行为能否成为有效的地震预警系统的基础。

「关于地震的初步科学数据表明,有些动物可以提前几小时感知这些事件,」德国马克斯普朗克鸟类研究所主任、国际动物研究利用空间合作倡议组织的负责人马丁‧维可尔斯基(Martin Wikelski)说道,「如果我们能够毫无疑问地证明这一点,它有可能在未来挽救数十万人的生命。目前的地震感测技术存在的问题是它们只给你几秒钟的警告时间。」

几年来,科学家们选取世界各地的地震多发地区,在超过上万个包括鸟类、蝙蝠、奶牛和飞狐等动物的身上,安装了无线电发射器。这些动物身上的无线电标签配备了GPS接收器和传感器,能够提供有关动物位置和移动速度甚至心率的信息。在白天,标签由内置太阳能电池板供电,晚上会由电池持续供电。标签通常附着在动物的腿或耳朵上。

 

▲一些动物预知灾难的能力明显优越于人。Fotolia

 

这些发射器会实时收集有关动物的信息,并发送到国际太空站,之后传送到研究所的实验室供科学家们分析研究。

待标记动物的大小决定了标签的重量,小的仅重几克。目前,制造更小的卷标的工作正在展开,它们可以被更小型动物佩戴,包括鸣禽甚至蜜蜂。

标记各种不同的动物很重要,因为有些动物可能比其他动物能够更有效地揭示地震即将来临。「这就像选举的初期,民意测验专家不知道该向谁提问,」马丁说,「最初,我们真的只是找出谁最了解发生的事情。」

这些资料将在2018年10月份开始被科学家用以地震预测,如果有地震发生,安装了无线发射器的动物是否在震前表现明显不同,如果确定这些异常行为足够可靠,科学家们的预警系统就是确实可行的。

身为生物学家和鸟类学家的马丁希望这些数据能够给人类提供可靠的地震预报,人们可以在手机上开发一个应用程序,这个应用程序可以在地震发生前几小时提醒人们,这样他们就有时间转移至安全地区。他说,这种系统在贫困的地震多发地区尤其有价值,包括尼泊尔和巴基斯坦的农村,目前那里没有预警系统。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玉見豐田 台灣玉的前世今生
「一石一世界,一玉一乾坤。」玉石天地奧妙無窮。自古以來,中華民族是一個非常喜愛玉石的族群,晶瑩剔透的珍貴美玉貫穿數千年華夏文明,形成獨特的…
妙在留餘
如果有機會參觀企業或工廠內部,單從印象來看,你會比較喜歡哪一種企業:(A)井然有序,毫無閒雜物品;(B)不算亂,但顯然也不是勤於整理整頓。…
台灣人赴大陸該注意甚麼?
既然中國許多醫院的血庫已遭污染,民眾因輸血而感染愛滋病,而政府又不願意公布血傳染的真相,台灣人是否有可能也因為在大陸的醫院輸血而遭感染呢…
2-7. 步步為營(上)
 「登楞──」中午十二點,資訊部辦公室的寂靜突然被一陣刺耳的音樂打破,所有的工程師都停下手邊的工作,將眼光落到專案經理陳億同(…
飯的美味變化式
我愛吃飯。如果同時有麵食跟米飯可以選擇,我一定毫不猶豫選擇後者。這個反應不知道是不是會暴露我或許有著南方血液的祕密。 白淨剔透的米飯,…
健康 美麗 新人生
被譽為西方「醫學之父」的希波克拉底曾說過,「你的食物就是你的藥方,你的藥方就是你的食物。」在食品風暴一波接一波的大環境中,怎樣才能吃出健康…
矽谷創業家的思考實驗
矽谷青年導師保羅‧格雷厄姆(Paul Graham),人稱PG,創立知名創業加速器Y Combinator沒幾年後,洗手收山回家教養小孩,…
楓樹社區 保留農村古早風情
由喧囂的黎明路轉進楓樹巷,一下子安靜許多,心情也跟著悠閒起來。來到福德廟旁的「義興商號」,這是台中市楓樹社區居民平日聚集聊天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