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古知新

元宵节趣闻

元宵节趣闻
王嘉益
第81期
倪健哲
点灯笼 吃元宵 猜灯谜-----元宵节又称为小过年,过完这一天年节才正式结束。当天有许多民俗活动如逛花灯、猜灯谜、提灯笼、吃元宵等热闹开展……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游妓皆浓李,行歌尽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这首唐代苏味道的诗〈正月十五夜〉,将元宵节的热闹气氛形容得相当生动。

元宵节又称为小过年,过完这一天年节才正式结束。当天有许多民俗活动热闹开展,如逛花灯、猜灯谜、提灯笼、吃元宵等等,每个地方又有各种不同的庆祝活动,颇有欢庆年节的气氛。民间也有不少关于元宵节习俗的趣闻。

元宵节源于西汉

元宵节的由来没有确实的考据,从史料来看,较可信的说法是元宵节起自西汉,当时「吕氏之乱」祸乱华夏,汉文帝手下大将周勃平定乱事,而那一天正好是元月十五,之后汉文帝即位称帝。为庆祝这天大的日子,每年的这个时候,汉文帝都会出宫游玩、与民同乐。而元月十五日正好是一年中的第一个满月,于是汉文帝将其定为元宵节(第一个夜晚),又称「元夜」、「元夕」。到汉武帝时,元宵节成为祭拜太一神(道家的主宰宇宙之神)最盛大的日子,从此成为一个固定的节庆,直到隋炀帝时期才变得盛大华丽,沿至今日。

点灯笼:瞒天火、救人间

元宵节点灯笼,可说是节日主题。据说这习惯来自东汉明帝时期,相传明帝提倡佛教,而当时僧人在正月十五日有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仪式,于是皇帝命令这一夜在皇宫和寺庙都必须点灯敬佛,无论士族庶民皆挂灯。而这本属于佛教的节日也逐渐变成民间的庆典。

这是在史料上较可靠的说法。不过民间却流传着一个有趣的故事:在很遥远的古代,有一只神鸟因迷路而来到人间,却不小心被猎人射死了,天帝知道此事后大为震怒,下令天兵要在正月十五日放天火,将人类全烧死。

天帝之女相当善良,不忍看人类就此毁灭,便偷偷将这个消息传给人间。人们知道这消息后大为惶恐,不知如何是好,这时,一名老翁有了主意:「不妨在正月十五日的夜晚,家家户户都挂上红灯笼、点爆竹、放烟火,如此一来,上天就会以为人间失火,人类都被烧死了。」

大家觉得此法可行,便照着老翁的话去做了。结果在当天晚上,天兵从云端往下看去,人间一片红光,就真以为人间失火了,便禀告天帝不需放火,人们因此得救。从此以后,人们为了纪念这死里逃生的一日,每逢元宵必点灯、放烟火来庆祝。

以上当然只是趣闻,上天没那么好骗,不过元宵节确实是中国人难得的夜晚节庆,对宵禁严格的古代中国来说,这个故事说不定是比较能说服人的理由。

吃汤圆:巧计助宫女团圆

元宵节要吃一种包馅的汤圆,也称作元宵,其背后也有个传说,而且和点灯笼的传说还颇为相似。

相传,西汉武帝时代有一位极有智慧的人名叫东方朔。他是汉武帝的宠臣,一生中有不少奇事妙闻。

某年初春,天降大雪,汉武帝感觉无聊,命令东方朔到御花园折几枝梅花给他欣赏。东方朔刚踏入御花园,发现一位宫女想投井自杀,连忙拦下,并问她投井原因。这位宫女名叫元宵,进宫数年无法侍奉父母,心中十分挂念,每到这冬去春来的时候,思念更深,想到自己一生都无法孝敬父母,还不如一死了之。

东方朔同情元宵的心情,便答应替她完成心愿。他乔装成一位算命仙,在大街上摆了占卜摊,许多人前来求签算卦,结果几乎所有人都抽到同一支签,上头写着「正月十六火焚身」,意指天上将派火神下凡,放火烧京城。城中百姓对此深信不疑,担心京城将有大火,一时间人心惶惶。

这事传到汉武帝耳里,也感觉不安,于是召见东方朔问计。东方朔说:「听说火神爱吃汤圆,而宫中有名叫元宵的宫女擅长做汤圆,依臣之见,在十五晚上让元宵做汤圆。皇上沐浴焚香,将汤圆上供火神,并传令京城家家户户都做汤圆,一齐敬奉火神;再下旨城中十六晚上挂彩灯、放烟花,上天便会以为人间大火,如此可消灾解难。」

于是,汉武帝依照东方朔的办法传旨下令。到了正月十六夜晚时,长安城里张灯结彩,人们纷纷出来赏灯,元宵的父母也进城观灯。这时,汉武帝带着大臣、宫女出宫赏灯,与民同乐。元宵的父母看见写着「元宵」二字的灯笼,惊喜地高喊:「元宵!元宵!」元宵听见父母的喊声,终于与父母团聚。

长安城这样热闹一夜之后果然平安无事,人心也安定了。汉武帝龙心大悦,下令以后每年正月十五都做汤圆供奉火神,正月十六全城挂彩灯庆祝。因元宵做汤圆有功,人们就把汤圆叫「元宵」。汤圆又音似团圆,与宫女心愿相合,可见东方朔妙计另有深意。

猜灯谜:计讽势利眼

猜灯谜是元宵节另一个有趣的活动。灯谜大多利用汉字一字多义、异读、谐音的特点,以转义、联想和拆合等技巧,做成隐晦曲折的文字谜。由于灯谜难以猜中,如同老虎难以射中,因此又有「灯虎」之别名;而猜灯谜时的提示皆以「射」字表示,例如「射一字」、「射一成语」、「射一物」等。

南宋时,临安的居民每逢元宵节便会将谜语写成纸条,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谜。这种脑力游戏既有趣又能启迪智慧,因此相当受欢迎。时至今日,猜灯谜依然是相当有魅力的活动。

关于猜灯谜,也有一个有趣的起源故事:据说古代有一个姓胡的大地主,皮笑肉不笑,人称「笑面虎」。他为人势利,看人衣着光鲜就毕恭毕敬;看人衣衫褴褛就瞧不起人。

有一天,名叫张木及孙武的两人要向地主借钱。张木穿着亮丽、打扮整齐,地主一看到他,立刻鞠躬作揖,一听说要借钱,二话不说马上答应。孙五穿着邋遢破烂,地主一见便大声喝斥,命令仆人将他赶走。孙五受了屈辱,非常生气,便想了办法要整整这个笑面虎。

于是在元宵节那天,孙五做了一个灯笼,上面提了一首诗:「头尖身细白如银,论秤没有半毫分。眼睛长到屁股上,光认衣裳不认人。」孙五将这个灯笼带上街,让乡亲来猜猜这诗中说的是甚么,乡亲们都猜不出答案。地主也在人群中,他一看这诗便对号入座,很生气地对孙五说:「你写这首诗分明是在骂我!」

孙五笑了笑说:「您多心了。我这诗只是一个谜题而已,您瞧瞧,诗的谜底不就是个『针』字吗?」地主一看确实如此,羞红了脸,气愤离开。此时围观乡亲则会意地哈哈大笑。

这件事一传十、十传百,此后每到元宵节时,人们就会仿效孙五将谜语写在灯笼上,供观赏花灯的人猜谜取乐。

虽然民间传说不足为史料,但是在元宵节的欢乐气氛下,除了庆祝活动外,听听这些有趣的故事,也不失为一项过节乐趣。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政府名人背書 ABCD公司行大騙
近日,一群被騙得血本無歸的大陸投資人再次在網上呼籲關注,而騙子公司「ABCD國際企業集團」曾經得到中國政府部門和名人的精心包裝的背景,…
吃不起榨菜? 中國人的菜籃子有多沉
中國近來外有中美貿易戰壓力,內有豬瘟天災,內外交迫下,經濟情勢反轉直下,人民荷包失血,菜籃子十分沉重。   中國經濟出現「…
百變酪梨 超人氣的祕密
外型像梨子,口感滑順似乳酪的酪梨,又稱牛油果、鱷梨,是熱帶的樟科樹果實,原產於中美洲與墨西哥,後來被移植到世界各地的熱帶與地中海型氣候區。…
小攤販的夜市人生
走進興仁花園夜市,看著琳瑯滿目的招牌、令人垂涎三尺的美食,一時之間,真是不知如何下手。當忙著獵取目標時,您可能不知道,美食的背後,…
哈德遜河畔的白屋莊園
上一期,阿丹精心取景了美國哈德遜河(Hudson River)的壯麗景色,且預告了本期將介紹沿河而建的豪宅風光。 畫面中被樹林環繞的…
有感於說話
  仔細想來,人在一生中說的話很多,但真正有價值的話卻很少。多數的話都是在重複,重複著過去的經歷、重複著自己認為正確的道理、…
拒絕國際救援隊入川 另有蹊蹺?
5月12日14時28分四川地震引全球關注,傷亡人數不斷攀升,眾多災民仍在瓦礫深處,命懸一線。已經進入汶川震央的空降兵和武警部隊,…
重獲外資青睞 東南亞經濟翻紅
東南亞國家在歷經金融海嘯後,再度成為投資人青睞的對象。其中印尼受惠於改革派當選,國際市場對當局政改重拾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