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視中國

中国是继续崛起?还是走向崩溃?

中国经济改革最早的参与者,当年和赵紫阳一起搞改革的经济智囊朱嘉明
中国经济改革最早的参与者,当年和赵紫阳一起搞改革的经济智囊朱嘉明。图为2011年5月28日朱嘉明在台湾大学演讲的画面。
李唐峰
第91期
演讲⊙朱嘉明 整理⊙李唐峰
古迹茶馆紫藤庐作为台湾自由主义运动的据点,成立至今走过三十个春秋寒暑。今年5月底紫藤庐举办了庆祝30周年的一系列讲座,特地邀请了当代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现任教奥地利维也纳大学的经济博士朱嘉明来台。

曾在80年代作为中国改革的先锋,并担任赵紫阳经济智囊的朱嘉明,为现场听众从自由经济思想角度解析廿一世纪以来市场经济和民主制度的危机,剖析「中国模式」到底是甚么,更为大家解答一个长期以来的疑问:「到底中国是走向崩溃?还是崛起?」以下是现场演讲内容的整理。

朱嘉明小档案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博士,现任教于奥地利维也纳大学。1980年代参与中国经济改革,曾经是赵紫阳的智囊,是闻名京城的「改革四君子」之一;另三位是黄江南、翁永曦、王岐山(现任中国国务院副总理)。1989年6月他出走美国,离开前担任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国际所副所长,1985~1989年间同时主编中国在80年代唯一的非政府经济学术刊物《中青年经济论坛》,自1970年代后期,大约发表了300篇关于中国经济的文章。

中国的崛起是从1997年开始的,根源于1994年的人民币汇率改革。因为1994年中国强势地让人民币大幅贬值──贬到差不多1美元等于8元人民币左右(按:1993年还不到6元),甚至黑市比这个还要再高一点。当时中国完成了所谓政府控制的汇率和黑市的汇率的并轨,全面刺激中国成为一个出口大国。

这件事我认为大得不得了!人民币空前贬值导致甚么后果呢?在布列敦森林会议的固定汇率制垮台之后,西方国家难以抑制的通货膨胀,因为中国大举输出便宜的东西,迅速得到全面缓和,从北美一直到欧洲都是。而中国几乎彻底击败了所有和中国竞争的新兴国家,主要是发展中国家,又主要是亚太国家,从菲律宾、马来西亚、泰国,一路下来,包括印度尼西亚。

到了2001年,发生了两件大事,我认为这两件大事都不能低估。一个是911事件,这全世界人人知道;但另外一个未必全世界人人知道,就是中国参加WTO(世界贸易组织)。这两件事足以影响廿一世纪前25年的历史,怎么估计都不会过高。

中国加入WTO,实际上是整个西方社会承认中国发展模式的一个「回报」,是对中国1997年以来凭国家力量来稳定所谓人民币币值,和稳定国民经济的一个充分肯定。也就是说,人民币大幅贬值是致使中国崛起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拐点,而这个拐点是和西方社会合作完成的。严格地说,从我的观点来看,更是和华尔街合作完成的。

中国是如何崛起的?

整个中国在当时的概念中,明显就是一支最有潜力的股票,因为这股票成本是最低的,从它上面可取得的获利是最大的,太清楚了。如果把它整体化来理解,这时的外资全面涌入中国,等于就是来购买中国这支股票。这就完成了我个人认为的中国和西方社会在某种程度上的一种真正的结盟。这是超越意识型态的,和意识型态没有关系,这是廿一世纪以来最大的一个变化。就在此时,中国的国营企业重新崛起,然后中国的国企和西方的跨国公司(corporation)就开始全面合作,那么就出现了像图1这样的态势。

我不是说华尔街不好,我这里是把华尔街简单化,这本身并不代表资本主义制度,也不代表资本主义的银行体系,我指的华尔街就是2008年倾覆的这些以犹太人为主的投资银行们。它在朱镕基时代(按:朱于1998~2003任国务院总理)和中国完成最大的一个转折就是说,它和中国的党国体制(party state)彻底结合!

这和台湾一些学者曾经研究台湾的党国体制不同。我认为最大不同之处在于这几个角色间完成了一个非常显著的结合,他们形成了一个非常大的力量,来挤压、改造本来就不是完全竞争的中国市场。于是使中国市场异化,或者说变异。如果说这就是「中国模式」,那就是你们从来不可能想象的!

如果你稍微了解中国,知道中国第一家投资银行是怎么建立的?谁来管中国的投资银行?它们是怎样一起来重建上海、深圳股市,影响香港股票市场的?我们就会发现非常有意思,就是说,一个本来完全有可能自主、发育的市场突然被强势的因素进入,改变了它整个结构和所有机制,走向都变了!

这样演变的最大后果,就是使人民币和美元成为不可分割的双货币(twin currencies)。这个过程等于是从中国向世界输出通货紧缩开始的,中国使世界的通货膨胀受到抑制,压低世界所有的劳动成本,这样的结果就使世界经济在2008前出现相当大的一种稳定。而中国在这过程中完成了一个难以想象的、令人惊奇的起飞。

但中国的高速经济成长「完全不是」靠自生力量完成的成长。我愿意就这一点跟你们辩论到底!中国政府和它的党国体制没有这种能力,而是西方让出市场!当然,并没有一个人来设计那个过程,但是这个过程就像被设计一样。这本身的过程就是一个很自由的过程、很奇怪的过程,但是到今天为止这图像是清楚的,我想在世界上画这图表的人我可能是第一个人,大家可以在学术上讨论。

除了1994年的拐点外,我刚刚讲的2001年911事件,则给了中国更大的发展空间、外交空间,甚至是发展军事能力的空间。

时间来到2008年。我把这件事情看得非常巨大,2008年之后,就是世界各国政府终于达成一个共识,就是联合起来通过干预货币政策、协调财政政策,全面扩张对世界经济的整体干预。但这种干预在民主社会必然面对一系列的民主制度的阻力,不能随心所欲,不过在中国,2008年全球金融海啸却使中国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更加强大。

中国政府在很大程度上利用国家贷款、过量的货币全面地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强化国有企业。那么就出现了所谓的「国进民退」(国营企业进,民营企业退),就是在这个时候发生的。所以我刚刚说1994年是第一个拐点,而2008年则是第二个拐点。

中国能否走向利伯维尔场经济?

那么接下来,我要把这问题推进,进入今天的主题。我也很高兴今天这么多人来听,台湾越来越多朋友意识到中国本身对台湾的影响,换了一个「模式」变得越来越强大。其实这个影响真的不是「导弹」,也不是传统观念的威胁,而是处在一种新的状态下。

我首先想说的就是,按照我前段话讲,中国其实是离「市场经济」越来越远,不是越来越近,甚至也不是若即若离。我做的一些分析指出,中国到今天为止,没有被西方主要国家认定为市场经济国家。

2004年罗伯特‧卢卡斯(Robert E. Lucas Jr.)教授在中国的访问,在回答记者关于中国经济是否是市场经济时,他就明确指出「中国政府在经济中发挥的作用比起美、日、韩等国家要大得多,中国离市场经济很远」。照美国人观点看,它只是在政府主导的计划经济里有一些市场特性而已。

而我自己的分析是,中国走向市场经济曾经历史上有这样的可能,但是这样的可能已经彻底不存在了。国家垄断各类资源,特别是金融资源。国家是金融所有者和经营者,法院和市场监管机构就无法独立,从根本上削弱了法律的功能;与权力有关系的个人和企业可以得到特权。

进入廿一世纪后,中国政府税收成长幅度持续高于GDP成长幅度,加上国企未分配盈余及各级土地出让收入,政府可支配财力近达GDP的30%,现在的中国政府是全世界最有财力的政府,我说这是古今中外极为罕见。

此外,还有一个全球唯一在中国发生的现象非常值得关注,那就是中国各级政府的公司化,从省、市、县一直到乡、镇,政府以追求经济成长及财政收入为最高动力,也就是中国是一个以运动、以全民动员,投入整个政府资源,变成一个企业(corporation)来推动的经济发展。所以公司化的政府,对招商引资、土地征用等经济活动,有强烈的介入冲动;但对于提供公共服务、公共物品则缺乏动力。政府通过提供商人(而非选民)方便而换得利益。

还有呢,中国还有一个隐形的政府公司化,就是大家都知道的基金。中国有无数私募基金,但是中国还有很多基金本身的背后全是政府资源。除了国家主权基金外,中国现在是世界基金最多、基金总额最大、基金总额膨胀速度最快的国家。中国已经从一个依赖外资,乞求外资,到排斥外资的国家,因为中国的资本、货币资本大到中国本土已经消化不了的程度,因此外资是多余的。

因为政府权力持续扩大,政治和行政权力无所不在,政府投入大量资源设立管制社会事务的新机构,压缩社会组织空间。因此中国的民间组织,少有真正的自主和自治。中国所谓的私有经济,普遍需要依附政府和国有企业。而中国中产阶级的形成,就是党国体制的一部分,很难成为推动利伯维尔场经济和民主化的力量。

2008年以来中国自己提出了「中国模式」,其实中国模式概括地讲就是三个基本特征──强权力、弱市场、无社会结合。中国几亿低廉劳动力,几乎是只生产不消费的社会群体。

有人知道中国是全世界储蓄率最高的国家。但正常情况下,储蓄率最高第一名应该是个人,但在中国第一名是国企、第二名是政府、第三名才是个人。于是,这个国家变成一个自己给自己存款、自己给自己贷款、自己给自己定利率的经济制度。这难以置信!我特别希望大家多关注,因为你们有机会关注这样一个经济制度的演变,比看日蚀的机率还小。(众笑)

中国是继续崛起?还是崩溃?

好了,不想再多说了,我现在就想来回答一个问题:「中国到底是在崩溃呢?还是崛起?是崛起再继续崛起?还是不能再崛起?如果是崩溃,那是怎么理解的崩溃?」

我先向大家推荐一本1990年出版的书,书名叫《The Collapse of Complex Societies》(大陆中译本:复杂社会的崩溃),作者Joseph Tainter试图来解释甚么叫崩溃(collapse)。他提出一个观点就是:凡是不能持续发展的(sustainable)东西就一定崩溃。他进一步说:崩溃是一种「政治进程」,一个社会在社会与政治复杂化的既定层次出现的、快速的、实质性的衰败,这就是崩溃。我基本赞同这个看法。

也就是说,一个社会、一个经济制度、一个政治制度,它产生明显的衰败过程,而且你可以发现这个衰败过程最后终结在一代到两代人完成,那就是崩溃。中国是不是崛起?我承认!中国的崛起实际上讲是经济的起飞(take off),在这过程中它质量变大、变大、变大。但崩溃和崛起讲的其实是两个不同的东西。我的看法如图2。

那么如果崛起的因素强烈地越过崩溃,那么这时候崩溃是被掩盖的,如果经济崛起本身最后跌落,于是崛起和崩溃之间的落差就会形成。那么这时候就是真正的崩溃,因为崩溃最后体现为「一个社会不能按照已有的政治模式进行下去」。

那么,经济学上的解释其实很简单,就是一个经济盈余的概念。这是我今天谈的核心问题啊!按照主流经济学家的经典说法,中国经济发展所仰赖的最大引擎就是投资(investment),好,我同意,但只要触及到投资就必然涉及报酬(return)与成本(cost)。

而现在的趋势是甚么?成本不可抑制地在成长!不论是像铁矿石在内的资源成本、讯息处理成本,或是劳动力成本等等,而农业成本更是达到不可想象的程度了,其中土壤问题更是严重。成本上去,报酬下降,这是问题所在。我现在基本看法就是,中国成本曲线在不断上升,但中国投资的整体收益在下降,两者相交的拐点就是在2008年。

但就如同我讲的,中国政府在这过程中不是选择减少成本,而是更加强化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增加税收。每天发改委跟厂商约谈,管制物价,这大家都听说了。中国就是在一条「反市场经济」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本来千疮百孔的市场经济,就变成一个更加脆弱的经济。当市场被脆弱到这种程度,那么中国的社会早就已经被挤压得又扁又小了。

朱嘉明个人的内心期盼

我自己是中国经济改革最早的参与者,当年和赵紫阳一起搞改革,希望建立小政府大市场,我们有四大期望,包括市场经济、清楚产权、发挥私有经济、低度集权,如今看来,一个都没有达到。

今天最后,我想做这样的结尾:做为一个学者,刚刚是我的分析,但是离开学者的角度,我内心是非常忧虑和悲哀的,你不愿意看到这个真正的崩溃,因为崩溃的时候,13亿中国人民都是这个经济体上的乘客。我觉得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有责任,想尽一切办法做出最大限度的努力,来觉悟起来,来使这个可能发生的、从来没有想象到的灾难后果,能够在最后一分钟擦肩而过。

就我个人而言,现在他们不让我回国,但是如果他们让我回国,我愿意回国,我可以吃地沟油没问题,三鹿奶粉我可以不吃(众笑)。总是要有人在历史关头愿意和非精英的民众去受苦,不然的话历史怎么记录呢?谢谢大家。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奧巴馬「黑白牌」撕裂美國
美國的總統大選,總是引起全球媒體的重視,尤其冷戰結束、美國成為世界唯一超強之後,更是如此;因為白宮主人來自哪個黨、持甚麼理念,…
關心香港 注意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聽過「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簡稱PTSD)嗎?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又被簡稱為「…
溫情滿人間
1. 以擁抱化解仇恨 青年穆斯林感動巴黎市民 11月13日巴黎發生恐怖攻擊後,引發歐洲部分人士對於穆斯林(回教徒)的抵制。…
迷霧2:中國究竟有多少失業人口?
在探討中國「民工荒」問題時,會碰觸到一個一體兩面且同樣難以理解的中國經濟現象,那就是中國的「失業」問題。按理說,中國最近失業問題嚴重,…
3D列印 啟動第三波工業革命
小辭典──3D列印3D列印(3D printing),又稱積層製造(Additive Manufacturing,AM),…
蘇東坡的輪迴故事
您相信生命是輪迴的嗎?很多人或多或少能夠知道自己的前世,著名的美國流行歌后瑪丹娜在一次對記者發表談話時透露,第一次在北京參觀故宮時,…
高肇昫培育蜜香紅茶 躍上世界舞台
聊起烏龍茶,大家可能會馬上豎起大拇指說:「讚!」因為烏龍茶是台灣人引以為傲、也是農委會強力推薦的台灣四大外銷旗艦作物之一。可是,提起紅茶,…
戰後移民對台灣人婚姻的衝擊
二次大戰後,國民黨在中國內戰失敗,最終在1949年將國民政府遷到台灣。遷移的過程中伴隨著政府人員、軍人與家眷,數量相當龐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