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視窗

美大学留学生暴增 中国一枝独秀

美大学留学生暴增 中国一枝独秀
外国学生增加,美国的大学面临诸多挑战。Getty Images
第108期
方清月

据国际教育研究所(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统计,在美国的外国留学生每年为全国经济贡献了210亿美元,其中华盛顿州占据了4亿6,300万元。但学生的涌入不仅仅只影响了财政,校园文化也在改变。

据美国华盛顿大学统计,该校18%的新生来自国外,多数来自中国。他们每人支付28,059美元的学费,这是华盛顿州内学费的三倍。

华盛顿大学的学生人口组成已经改变。回顾2006年,当时国际学生仅占大一新生总人数的2%。在全国旗舰公立大学也有类似情况,如:伊利诺、印第安纳、爱荷华、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及洛杉矶分校,本学年至少10%的外国大一新生,这是五年前的两倍以上。在顶级私立大学中,如:哥伦比亚大学、波士顿大学和宾州大学,今年至少有15%的大一新生来自国外。

《纽约时报》报导,由于州政府在过去三年内削减超过一半的大学经费,大学官员决定减少向本州岛居民提供入学名额,转为增加招募海外学生。而全美来自中国的大学生人数已从五年前的10,000人上升至57,000人。

向留学生额外收费

一些大学已经开始向外国留学生收取学费以外的费用,普度大学今年的额外费用为1,000美元,明年还将翻倍;伊利诺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的工程专业大学生今年将支付2,500美元的额外费用。

美国大学招生咨询会(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College Admission Counseling)公共政策部主任霍金斯(David Hawkins)说:「目前招生办公室忙着招收外国学生,学校的每个部门、每位与留学生接触的教授都必须适应学校内更为国际化的状况。我看到了一系列的挑战。」

华盛顿州的旗舰大学已开始出现这类情况,去年秋天带领新生训练的辅导员不得不反复解释校园规定,例如:严格的校园资源回收做法以及强制禁烟条例。

英文能力不足

另外,还有更深层的语言文化问题,例如:教授应规定多少书面作业。「我们认识到留学生的英语通常有口音。」华盛顿大学文理学院写作部主任韦伯斯特(John Webster)说:「我们必须认识到,他们写作时也会有口音。」

例如,由于中文的「她」、「他」和「它」只是一个发音,很多中国学生搞不清楚代词。英文的动词形式,如过去式和不定式都很难掌握,因为中文的动词是不变的。

对华盛顿大学来说,同时令人惊讶的是国际学生入学申请案件的快速成长,从2007年的1,541人成长至今年的6,000多人,其中中国学生是最大来源。去年春天,接受入学通知函的百分比也令人惊讶,42%的人决定就读,高于前一年的35%。

来自国外的申请也代表了某些特殊的挑战。由于中国大学没有SAT考试,因此华盛顿大学只好不要求国外学生参加SAT考试。尽管大学没有向招生中介付费,但很多申请人雇用了中介机构,因此大学官员通常不重视中国申请人的个人短文或推荐信。

《迪金森校报》报导,近期北达科塔州的迪金森州立大学(Dickinson State Unviersity)有五名中国留学生被要求退学,因为考试成绩显示,他们的英语沟通能力不足。「这不是学生的错。」校长科斯顿(D.C. Coston)说。「这可能是一大批成年人的错。」他说,当这些学生1月初来到学校时,教职员工就开始担心他们的英语技能。

中国学生太多不像在国外

一些州内学生则认为学校的作法不公,原本属于州内学生的名额却被外国学生占用。「从道义上讲,我认为大学应该首先接受州内学生,然后是美国学生,然后才是国际学生。」来自华盛顿州兰顿市(Renton)的新生斯蒂奎(Farheen Siddiqui)说。

来自中国重庆的艾利森.罗(Alison Luo)对她所处的环境也有复杂的感觉。她说:「我付钱来国外学习,但还是感觉像在中国一样。」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不可不泡 台灣好湯大匯集
泡湯是秋冬時候最讓人期待的行程,闔家出遊、朋友結伴,或獨自放鬆,都能享受泡湯的樂趣。古籍《水經注》曾提到溫泉可治病:「魯山皇女湯,可以熟米…
香港政改戰如此結束:烏龍?陰謀?
2015年6月18日,擾攘兩年有餘,並且闖入世界政治螢幕的這場從諮詢到方案制定的香港政改戰以奇妙與詭譎的結果落幕。泛民振奮,建制喪氣,…
大陸新時尚風潮「民國範兒」
「有一個時代叫中華民國,有一種精神叫民國範兒。」近年,「民國風潮」在大陸成為一種風尚。…
男女分工角色是如何形塑的?
筆者曾在《看》雜誌176期討論過人類社會的演變過程中,農業技術的變革如何改變女性的社會角色分工,例如「男主外、女主內」這樣的性別分工。…
鵝少年
「孩子經常性地遲到,是變壞的一種徵兆!」這是專家提出的警告。 何故姍姍來遲 學習成績中平,平時安安靜靜在老師心目中是乖學生的春興,…
小確幸時代來臨!
不知道從甚麼時候開始,許多人都在追求生活的小確幸,將「小確幸」當作日常的口頭語言。「小確幸」源自日本知名小說家村上春樹的插畫散文集《…
青史流芳的古代賢德婦女
母親節剛過,許多人都在這一天感謝母親的養育之恩。而提到中國古代的母愛事蹟,最耳熟能詳的就是孟母三遷、歐母畫荻、岳母刺字等故事。事實上,…
就業力:該教嗎?如何學?(之二)
我們在上一篇文章中談到,可能有不少人會擔心在高等教育中強調就業力,會不會扭曲教育的目的?但是這種擔憂主要是出自於一種迷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