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社會系列

中国经济衰退「狼真的来了」

第115期
何清涟

最近几个月,中国经济的坏消息接踵而来,即使一些平常对中国经济非常乐观的人现在也开始担忧。中国国家发改委悄悄审批项目刺激经济之举,到5月下旬由于湛江市长在发改委门前亲吻批文成为媒体焦点。至此时,中国公众方知「2.0版4万亿刺激政策」(4万亿即4兆)早已低调出台。

中国经济恶化显山露水

「2.0版4万亿」是针对2009年的5万亿政府投资而产生的戏称。现在需要检讨中国经济到底病在何处,才能弄明白2.0版4万亿砸进去能否产生效果。

中国经济目前最大的问题在于找不到新的成长点。以往拉动中国经济成长二十余年的三驾马车(出口、投资、消费等)早在前年就开始失灵,只是各地政府极不甘心,一直期望还能再启动其中一至两驾。直到今年5月公布各种数据,人们才愿意相信「狼真的来了」。

国家统计局6月9日公布的CPI数字同比成长3.0%(与去年同期相比较的成长率),而工业生产者价格(PPI)更跌至30个月的低点,显示实体经济总需求疲软程度超出预期,中国物价变化主要趋势是:一、农产品价格持续上涨是长期趋势;二、服务价格持续上升、制造品价格下降或持平。

此前不久官方公布,今年4月中国出口和进口数据远比预期疲弱,进口同比仅成长0.3%;房地产投资增速同比下降逾50%,仅为9%。官媒《人民日报》在5月24日海外版援引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徐洪才观点,算是正式承认「出口、投资、消费」这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全失灵。徐洪才称,出口方面,因欧债危机愈演愈烈,外需不足,中国出口形势严峻,出口明显萎缩。同时,工资上涨,人民币升值,进口原材料上涨,这亦削减中国出口产品的竞争力。

目前,中国出口主要依赖巴西和俄罗斯这两个市场,比较脆弱。

制造业萎缩,财政收入增速放缓

更令人担忧的是另外两个数据,用电量和银行放款量。中国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曾公开表示,在评估经济成长时,他主要看三个数字:用电量、铁路货运量和银行放贷总额。而眼下,发电量成长几乎停滞,今年4月发电量仅实现了3.7%的成长,而3月份发电量同比成长7.2%,2011年4月同比成长11.7%。很明显,电力消费增速放缓表明经济活跃程度放缓。

国外经济分析师更看重国家统计局与其下辖的物流联合会发布的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经理人采购指数和4月份相比大幅下降,访问了820家公司的调查得出的读数为50.4,与4月的53.3相比又有降低——该指数高于50显示了经济成长,低于50,则表示制造业萎缩。

由于消费、投资、工业增加值和进口等各项经济数据增速均现下滑,不可避免地影响到财政收入。5月11日中国财政部发布的数据显示,由于经济成长放缓以及企业利润下降等因素,导致中国4月全国财政收入同比增幅急剧降至6.9%,远低于3月的增幅18.7%。财政支出同比成长8%。税收与财政收入牵涉到政府及官员群体切身利益,不少人认为,如果政府此时再不出手救经济,无异于自杀。

仅依靠货币政策救不了中国经济

国内人士希望政府再度出手挽救经济,是基于这一估计:目前中国公共债务水平较低,政府还有通过增加支出或减税来支持经济成长的空间。

在政府支出(尤其是维稳经费与军费)有增无减之际,希望政府减税无疑很不现实。但他们是对公共债务水平的估计,远远低于相关研究者的估计。

支持继续发债救经济的人引证说,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数据,2011年中国政府债务占GDP的比例为25%,而美国的这一比例为102%。即便包括地方政府债务,中国政府的公共债务状况也相对较为健康;中国政府最近透露,截至2011年年底,地方政府债务规模为人民币10.7万亿元,占GDP的比例为22%。

但国内外有几位研究者指出,IMF严重低估了中国的公共债务水平。5月21日,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重点实验室刘煜辉在《中国证券报》上发文说,今天中国的公共债务水平远比通常所承认的高,虽然其中大部分是内债。但据该实验室专项研究的结果,截至2010年年底,中国可以统计的政府债务总额约为4.1万亿美元,占GDP的68%。这其中尚未计入未来养老金缺口、各级政府对其他机构的担保等或有隐形债务。以今天低迷的信贷需求推断,当下中国企业财务表的基础可能远差于2008年,中国企业部门的债务水平为105.4%,在该实验室所研究的二十多个国家中是最高的,已经远超80%的合适水平。

5月26日,在纽约的美中经济论坛上,著名华尔街做空专家Jim Chanos再次谈到中国政府的债务问题。他认为中国中央政府的主权债务虽然不高,但如果包括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国有企业和银行、铁路和其它政府部门,以及国有资产管理公司所持有债务,他和他的同事们估计,中国的公共债务为GDP的180%,其债务风险远远高于人们的预料。

其实,中国政府2009年投入5万亿(加上地方债务20万亿)拯救经济,并未将中国经济带出低谷,反而造成一系列问题。因为由政府扩大货币供给造成人为的经济扩张,短期内会降低失业率,增加产出,但这个过程是不可持续的,从而这种繁荣也是不可持续的。我在〈公共投资的悲剧〉一文中已经指出,政府投资即公共投资过度扩张,将会导致产业结构更加扭曲,2009年5万亿政府投资的后遗症将会重现,最后还会由全民买单,中国民众不得不承担更重的税负,持续的高通膨与世界上最昂贵的房价。

何清涟

作者为旅美中国经济专家与评论家,美国《商业周刊》1999年评为「亚洲之星」。其著作《现代化的陷阱》一书被推选为「30年中国最具影响力的300本书」。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百年變局 香港「石屎林」何處去?
今年8月9日香港網路上流傳,有逾50年歷史的當地大型建築師事務所向員工發信,要求所有員工9月起每月放3日無薪假。「香港建築師學會」…
變老
朝蟬朝生而暮死,牠不知道甚麼叫春夏秋冬;人生只百年,人也很難懂甚麼叫地老天荒。然而,人總還知道寒暑的變化,也知道這種變化將催人老去,…
陳彥誠接手世界版圖 合隆集團走向下個百年
年輕高大的陳彥誠談笑風生走了進來,民國70年次的他剛剛接手「合隆集團」一年多,是第五代經營者。坐在寫著巨大書法字「誠」的辦公桌前,…
台灣慢城 風光躍上國際
五年一次的世界博覽會,2015年5月1日到10月31日在義大利米蘭為期半年盛大舉辦。籌辦之際,在中共壓力下,策展單位要求台灣改以「企業」、…
2-2. 真相大白(下)
本期登場人物:吳金虎(集團副總裁):        …
郵政博物館 縱橫兩千年郵驛古今世界
中國的郵驛制度始於何時?岳飛一天收到的十二道緊急金牌如何運送?哪個朝代出現最早的郵筒?世界第一枚郵票長怎樣?最貴的郵票又是哪一枚………
你所不知道的土地改革效果
「土地改革的影響」聽起來是老掉牙的議題了,學校教科書裡都有介紹台灣戰後「三七五減租」、「公地放領」與「耕者有其田」這三個政策,…
中國新《婚姻法》防誰利誰?
中國最高人民法院8月12日發布了「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三)」,翌日正式實施。此一婚姻法的司法解釋,等於是中國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