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大陸

「中國製造」貴於國外 全民瘋囤

「中國製造」貴於國外 全民瘋囤
今年以來中國的蔬菜價格飛漲,居民紛紛抱怨「蘋甚麼」。圖為11月18日中國居民在北京一處戶外市場買蘋果。
Getty Images
第77期
金曉剛

當前,中國的物價飛高,伴隨著「囤囤族」應運而生。各界分析發現,中國的食品物價不僅超於美國,甚至「中國製造」的產品也是國內貴於國外。

「囤囤族」的「囤」心態

據官方新華社11月15日報導,11月上旬,18種主要蔬菜的平均價格較去年同期上漲了62.4%。包括圓白菜、黃瓜和土豆在內的18種主要蔬菜平均價格上漲至每千克3.9元人民幣(約合18元台幣)。報導援引商務部的數據稱,分析師認為存在人為炒作現象的大蒜和生薑價格和去年同期相比,分別上漲了95.8%和89.5%。

另據《中國經濟周刊》11月30日消息,被稱為「穩定物價國16條」的〈國務院關於穩定消費價格總水平保障群眾基本生活的通知〉公布後,農產品價格依然如脫韁野馬,其他各類商品也有「全面開花」的漲價態勢。繼前段時間的「豆你玩」、「蒜你狠」、「薑你軍」和最近的「糖高宗」、「油不得」、「蘋甚麼」之後,土豆、雞蛋、白酒、方便麵、大米、棉花、羽絨服也紛紛加入漲價大軍。於是,「囤囤族」應運而生。

「越來越貴」的東西似乎越來越多,「囤」也就成了中國的全民運動:囤一切值得囤、可以囤的東西。無論是誠實勞動、合法經營的大小企業,還是唯利是圖、狡詐黑心的投機者;無論是富豪、中產,還是普通老百姓,紛紛加入了「囤x大軍」。

一位自稱早已加入「囤囤族」的中國百姓稱:「現在是否通脹,程度如何,不用看統計數據、不必聽教授分析,自己已經可以明顯感受得到了。」但是,「囤囤族」們到底「囤」出多少收益?答案顯而易見。套用流行的網路用語:他們囤的不是油,而是心態——一種普遍存在的不安全感。

美國物價不如中國物價高?

根據中國人民銀行發布的《第三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截至今年9月末,中國廣義貨幣(M2)餘額高達69.64萬億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9%,是同期GDP規模的2倍以上,「創世界紀錄」。而且橫向來看,中國目前廣義貨幣存量已經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

有學者在網上做了一個對比,獨立學者劉植榮為文,為了客觀、公正地審視中國物價是高是低,是不是進入了通脹期,2010年11月18日,他通過美國的朋友調查了美國物價和家庭食品開支情況。從朋友在美國拍的這些商品照片看,他發現美國很多蔬菜、食用油、肉類商品的價格低於中國大陸。而且美國的食品質量可靠,也就是一般說的「綠色無污染」食品。

據劉植榮計算,美國四口之家人均食品開支占平均工資的5%。美國物價相對穩定。

「中國製造」國內貴於國外

據《南方日報》消息,當紅蘋果電腦iPad在中國上市後,由於價格高於國外,導致許多人到香港或其他國家搜購,因而演變成過中國海關需徵收千元關稅事件,喧鬧後帶出一個全新的話題:為甚麼中國國內的iPad要比不少國家和地區貴?是甚麼造就了在「世界工廠」買不到便宜的東西?是甚麼驅使國內消費者捨近求遠去國外採購?這種「擴大外需」的行為是怎麼造成的,是否合理?又有著怎樣的經濟學動力?報導稱,要知道不少iPad原本就是在國內生產的,深圳富士康就是全球重要生產基地之一。

一邊在努力擴大中國內需,一邊是國人去國外大幅採購,這兩個看似矛盾的現象在iPad過關徵收千元關稅的爭論中暴露出來。如果去國外採購是中國購買力的「溢出」,自然就不存在內需不足的問題,那為甚麼內需不足的同時還會去國外採購?這顯然是中國國內消費市場的容納度出了問題。

以iPad為例,中國人要比美國人多付兩成,而收入卻只有美國人的十三分之一。中國製造的產品在中國往往比西方貴,成為咄咄怪事。

一雙Nike或者adidas的中國製運動鞋,在中國國內各大商場,即使遇到商場大減價,也需要五百元人民幣左右。正價產品動輒七、八百甚至上千。而同樣款式的鞋子,在美國的一些大賣場上,只需要三、四十美元,折合人民幣也就二、三百元人民幣。服裝也是如此,一套在中國國內售價三萬元人民幣左右的Armani西服,在美國一千多美元(約合人民幣七千元)就能買到。電子產品亦是如此。

代工一台在美國售價為499美元的iPhone,代工企業獲得大約4美元。貧困中國為發達國家提供補助,維持著他們的高消費。這一現象背後也能看到中國長期以來出口導向政策的推手作用,即生產是為了出口,而不是為消費服務。

在中國,進口產品進入流通環節要收取17%的增值稅,出口產品還享受退稅等各種優惠,從出口到進口同一產品,「繞個圈」價格猛增。而「羊毛出在羊身上」,這些費用最終都體現在產品的標價上,並由消費者來「買單」。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永遠創新的老店舖 花蓮「豐興餅舖」打造三代傳奇
提起花蓮名產,絕對沒有人會漏掉「麻糬」,但近年來一個名叫「雷古多」的「唱片餅」卻意外爆紅,讓它的發明者「豐興餅舖」…
油價的經濟學不是只有反映成本
國際油價上漲一段時間之後,7月中出現了下跌的趨勢。為了8月1日是否要再依反映成本的公式而調漲油價,政府似乎傷透腦筯。…
中國貪官數量 官民認知差距大
從官方口中的「極少數」到民眾的「無官不貪」,在中國,貪官數量似乎超過人均收入、住房面積等成為最具爭議的數字。 中共政法委機關報《法制日報》…
中國牛鬼蛇神與東南亞茉莉花
《雪梨晨鋒報》日前刊登了一篇專欄文章,文中分析中國知名的經濟學家茅于軾今年4月份所發表的一篇短文,以及這篇文章激起的迴響。…
應提供自由選擇的環境而非強制週休三日
近期有五千多名民眾提案建議全國改制「週休三日」,這項提案政府必須在今年6月26日前提出回應,本文撰寫時仍未到時限,不知政府會如何回應,…
台灣人在中國「找包青天」
上訪不是中國人的專利,台灣人也有維權上訪的紀錄。中共公安動輒抓捕上訪者的作法,也一樣用在台商及其眷屬的身上。中國人維權成功率低,…
禁片名單 看見真實中國
虛實之間見證香港崩壞──《十年》(Ten Years)(新片) 導演:郭臻、黃飛鵬、歐文傑、周冠威、伍嘉良演員:廖啟智、梁健平、…
16年時尚穿搭選物店 plain-me為你搭配美好一天
▲plain-me創辦人劉威志Akko熱愛創意穿搭。   知名「選物店」(Select Shop)plain-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