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亞漢堡創立於2002年,比起其他台灣連鎖早餐業者可說是「後生晚輩」,然而這個後生晚輩至今加盟店總數居然多達600家,一點也不輸老品牌。是甚麼原因讓拉亞漢堡異軍突起,九年來加盟店數量高速成長,營業額登上早餐業數一數二的寶座?
這一切,得從拉亞漢堡的創立者──徐和森大起大落的前半生說起。
從大起到大落 負債四千萬
來自南投草屯的徐和森,家裡先是販賣豆腐維生,後來轉行米苔目工廠,二者都是必須早起的行業。從小就得幫忙家裡生意的徐和森,不只是學會做生意,還培養出刻苦耐勞的毅力,時常整夜都在工作,睡眠時間很少。
成年後的徐和森在因緣際會下當起了髮飾品貿易商,幹勁十足的他,就這樣拎著一只公事包全球到處跑,時常忙到半夜醒來想不起自己在世界那個角落。
生意做大後,徐和森擴張廠房,分別在台灣、泰國、中國設廠。只用了十年的時間,他就登上了全球最大的髮飾品貿易商寶座。進入中國市場後由於投資成本低廉,徐和森開始大肆轉投資,做餐飲業、服飾業,搞房屋建設、賣木材等。最風光時,旗下有14家公司,在兩岸三地、美國都購有房產。不料因轉投資過多,無力顧及本業,木材生意失敗後,徐和森的老本徹底賠了下去,終至宣告破產。
徐和森賣掉房子、店面、工廠、車子和祖產,還欠下四千萬的債務!宛如煙火般,台灣最大髮飾貿易商的光彩,轉瞬間消逝無蹤。一無所有的徐和森回到台灣,像遊魂般四處遊蕩。當時幾乎身無分文的他,常常連幾十元的便當都吃不起。
尋思良久後,徐和森認為從事餐飲業,還債的機會比較大。於是他到朋友開的自助餐飲店義務幫忙,學習開餐廳的知識,並等待機會。一次因緣巧合,台中一位開連鎖早餐店的朋友得知徐和森的情況,請他去幫忙。這是徐和森和連鎖早餐業的初次邂逅。
重新學習 東山再起
為了瞭解這一行,徐和森一年吃了一千頓早餐,平均每天吃三、四頓,並積極瞭解連鎖加盟業,哪裡有連鎖加盟說明會就去聽。漸漸地,他對加盟業的生態瞭若指掌,並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然而,朋友的店畢竟不是自己的,負債累累的徐和森選擇另起爐灶,自行創業。他選中了位在楊梅的一家店面,當時付了押金加租金以及購買食材、僱用員工後,身上只剩三百元,「連找錢給客人都沒辦法!」徐和森道出當時的窘境。
就這樣,「身懷鉅款」的徐和森開始了拉亞漢堡的創業之路。
如今,九年過去了,拉亞漢堡已經開到六百家店。而徐和森在第六年開到四百家店時,終於把四千萬的債務還清。當時他把每個債權人都找到,把錢全數還給他們。「有一個債權人,我還透過三、四個人才找到,他人在大陸。錢拿給他時,他嚇了一跳說你怎麼找得到我?我說有心就找得到啊!我不希望下輩子還得還你。」
到了債務還清的那天,徐和森欣喜若狂:「我現在是全世界最富有的人了!因為我沒欠錢!」此時,汲汲營營追求財富,早已不是他的人生目標。如今把「拉亞」這個品牌經營好,幫助別人賺錢,才是他心中的大志。
痛苦能讓人保持清醒
歷經事業失敗考驗的徐和森,經常提醒自己常保危機意識,避免溫水煮青蛙。而他有一套讓自己頭腦清醒的方法,那就是讓自己時常處於不舒服的狀態。他常告訴自己:「痛苦能讓人清醒!」
徐和森從小就養成「洗冷水澡」的習慣,四十幾年來未變。不管嚴寒酷暑,一大早起床徐和森就沖冷水澡,冬天還常去冬泳,在忍受寒冷的痛苦中保持頭腦清醒的狀態。「零下10度把冷水沖在身上,血管會變青、冒起來,過一會才會慢慢消下去,變正常。」
不止如此,徐和森在2009年還用「苦行」的方式,花了三天時間從桃園步行到台中。在長約200公里的路程中,他一邊親自探訪加盟主,一邊觀察沿路連鎖加盟店的生態,同時挑戰自己的耐力。三天的長程步行雖然讓他全身酸痛,但卻收穫良多。他在自己的記事簿中描述:「三天走了將近二十萬步,每天走十二到十四個小時,不是『閒閒皮癢』找自己麻煩,而是為了有更多的時間『想東想西』。我向來都認為磨練會讓思緒更清晰,觀察會讓眼光更敏銳……」
在徐和森身上,我們看到了古訓「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的最佳注解。
(本文整理自《看》2011年第80期「封面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