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老二」中國掌權的中共政府,雖然還未失去其政權,但已經失去它的人民。越來越多的人正以行動表示自己不再做中國人或者不想做中國人。
香港人不想做中國人,北京官員指是陰謀
最近,香港人的身分認同成為了「政治事件」。
2011年12月28日,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畫」公布一項調查,結果顯示香港人對自己作為中國人的身分認同感降到12年的最低水平。
這項調查將「香港人」和「中國人」的身分二元對立比較,發現香港市民中自稱為「香港人」的比率,不論是從狹義還是廣義上講,都比自稱為「中國人」的比率要高,而且差距高達20%到30%。
在1,016名回答問卷的香港居民中,僅有17%的人自稱為「中國人」,這個比率跌至2000年以來的最低點。而港人當前對於「香港人」身分的認同感卻升至10年新高,有38%的受調查者稱自己為「香港人」。
這項研究以0至100分計算港人對自身身分的認同程度;指數越高,其身分正面認同感就越強。結果顯示,香港市民對自身身分的認同感從強到弱依次為「香港人」、「中華民族一分子」、「亞洲人」、「中國人」、「世界公民」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其中作為「香港人」的認同指數為79.1,而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的認同指數只有61.1。
調查結果甫一發布,即遭到北京政府駐港官員的批評。12月29日,中聯辦宣傳文體部部長郝鐵川在與香港主要電視媒體記者茶敘時表示,該調查將香港人和中國人並列的議題設置方法不科學。郝鐵川對港大民調的批評立即得到中資媒體的呼應。香港《文匯報》在30日的政情與輿論版面刊載了一篇署名「黎子珍」的文章,直指這項民調「不是學術而是政治」。該文提及前港英布政司霍德在該民調發布前曾與鐘庭耀(港大新聞及傳聞研究中心「民意研究計畫」主任)會面,因而質疑該調查有不可告人的政治目的。該文還將鐘庭耀負責的調查與美國駐港領事楊甦棣、近期發生的香港區議會選舉種票事件所作的評論聯繫在一起,稱「鐘庭耀的調查配合楊甦棣和反對派高調炒作『種票論』,矛頭指向中央,企圖挑撥離間香港市民與國家的感情和關係。」鐘庭耀做這個調查,「不僅要向幕後主子交待,更有赤裸裸的政治立場預設。」
中國大陸微博反應
繼港大調查之後,香港《蘋果日報》於1月初做了一個香港人對身分認同的民調。問題有「如果有得選擇,你最想做以下幾個國家或者地區的人?」結果顯示,只有44%受訪者選擇做中國人。過半香港人決定來生不做中國人。蘋果評論稱回歸快15年,不夠一半人肯「認祖歸宗」,「真系大逆不道呀!」
我將上述兩條消息分別貼在大陸的微博上,結果網友認為,港大調查中有17%的香港人認同「中國人」身分,「算是給夠中國政府面子了」。對於《蘋果日報》那44%的人表示願意來生做中國人的結果,網友認為含有水分,不應該有那麼多。還有人則認為香港人不太關心政治,可能都是在香港的大陸人去填問卷,否則想做中國人的比例不會這麼高。總之,對於超過半數的香港人決定來生不做中國人的選擇表示非常理解。
記得2006年9月,中國網易文化曾進行一項調查:「如果有來生,你願不願意再做中國人?」這項調查從9月4日開始,至9月10日結束,共有10,234人參與了調查,其中有64%的選票表示「來生不願再做中國人」,居於第一位的原因是因為「做一個中國人缺乏人的尊嚴」。這一結果令中國政府惱羞成怒,導致網易主編、評論主編雙雙下崗,該調查圖表也被徹底刪去。我從自己備存的文件裡將這項調查的擷圖找出來,貼到微博上,請網友舊圖重溫,看看答案是否依舊?
這條微博一天之內有1,000多條回應轉發。最有代表性的意見是:今天如果再來一次投票,選擇第一項的會更多(即做一個中國人缺乏人的尊嚴);還有人認為,那64%當中的6可能會倒寫,成為「9」;一位網友說:「中國社會有我們不想看到的現象,是因為腐敗、無能和貪污,對待群眾意見和訴求置若罔聞,推卸責任,是一個以官官相護、官商勾結為權勢階層的利益集團,哪裡還把普通百姓的利益放在首位?在中國生活感覺不到做人應有的尊嚴,那來生還能再做中國人嗎?」
許多網友說:不僅來生不想做中國人,今生也不想做,只是沒有辦法離開這塊國土而已。
中國成了一條被本國精英拋棄的破船
到底誰在離開中國?搜狐財經做了一個專題《2011移民大潮的中國人》,開頭就指出:「一群處於商界金字塔頂端的國內企業家,悄無聲息換了身分,拿了綠卡。但是,人沒走……龐大的裸官(指家屬子女移居海外,隻身留在國內的官員)家屬群體,是第三代移民大軍中的一支。裸官家庭,放棄的不僅是中國公民身分,也放棄了對公權力的敬畏之心。移民國外的演藝明星是移民潮中的一個小支流,可是因為他們的超高知名度,顯得尤其矚目……當然,想移民的人還有很多、很多。體制內的人要走,是搶一張轉移財富的船票。體制外的富人也要走,因為他們不在官僚裙帶的庇護下,沒有人敢保證自己笑到最後。」
一個失去民心的政權,無論以何種形式結束其統治,都不會在人們意料之外,只是人們無法預知其準確時間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