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元建立時曾被寄予厚望,美國次貸危機發生後有不少人看衰美元,甚至有台灣藝人要以歐元而非美元收取其報酬。然而歐元現在不只讓部分使用歐元的國家陷入困境,也造成全球的不安。這到底是誰的過錯?可能是人民,可能是政客,也可能是經濟學家的錯,但卻不是經濟學的錯,依經濟學理,這樣的歐元制度基本上是不正確的,而且幾乎必然要造成目前的各種困境。
在歐元風光時期,孟岱爾(Robert Mundell)教授常被稱為歐元之父,他也欣然接受。然而歐元實際上並不符合他的理論,歐元目前的一些問題也是因為不符合他的理論而造成。歐元區各國本來各有自己的貨幣,因此也有各自的貨幣和匯率政策,歐元制度是讓各國統一改用歐元這個共同貨幣,因此各國只有共同的貨幣和匯率政策,不再有個別國家的政策。
歐元不符「最適通貨區」條件
到底這一群國家是分別使用各自的貨幣比較好,或者是使用共同貨幣比較好,經濟學上就是所謂「最適通貨區」(Optimal Currency Area)的問題,而孟岱爾教授正是這方面領導的學者。如果歐元區的劃定及設計符合最適通貨區理論,那麼孟岱爾教授做歐元之父應當之無愧。然而歐元區卻不符合孟岱爾教授指出之最適通貨區應有的條件,所以歐元其實並不是「歐元之父」正常該有的小孩。
孟岱爾最適通貨區的理論指出,兩個或更多地區若要組成一個貨幣區,也就是要使用共同貨幣,應該要滿足兩個條件:一是各地區的經濟情況要近似,一是資源在各地區間要自由流通。各地區既然採用共同的貨幣,那就只有共同的貨幣和匯率政策,貨幣政策要寬大家一起寬,要升息大家一起升息,要升值大家一起升,要貶值大家一起貶。
這種共同的貨幣及匯率政策很難經常同時符合各地區的需要,除非各地區的經濟情況很類似,例如一個地區失業增加時必然其他地區失業也一起增加,所以各地區都同時要求寬鬆的貨幣政策,或想讓貨幣貶值。這樣兩地區用共同貨幣及共同貨幣與匯率政策就沒問題。如果其中某兩個地區的經濟情況不一致,一個地區產業失去國際競爭力而希望貨幣貶值,另一個地區產業競爭力恰好遽升而出現膨脹的壓力,因而希望貨幣升值,那麼兩地區共同的貨幣和匯率政策就不知要如何是好。
不幸地,歐元地區並不符合其中各地區的經濟情況類似的條件。特別是在歐元區逐漸擴大之後,其中各地區或各國的差異變得相當大。這裡很值得注意的是所謂差異之重點還不只是靜態現況的差異,而是動態變化方向的差異。即使各地區目前的所得水準一致,只要未來各國國際競爭力及國內需求變化的方向甚至速度不同,各國就須有不同的貨幣和匯率政策,而不宜使用共同貨幣。
而目前歐元區各國不僅所得和經濟發展水準相差不少,各國產業國際競爭力的發展一直也不相同,因此使用共同貨幣的結果必然有些國家會像希臘那樣出現嚴重問題而卻沒有政策工具可以調整。希臘危機發生時,我即曾在本專欄指出,希臘國際競爭力較低,但希臘卻不只未能藉貶值來提升競爭力,歐元匯率反被德國等高競爭力國家拉升,使希臘無法藉貶值改善競爭力提高所得來還債,也無法藉物價上漲來降低實質債務負擔,所以形成難解之危機。
至於資源在各地區間自由流通的條件,歐元區因為歐盟各國間商品和生產要素都可自由往來,許多法規也都一致,因此似乎是符合的。表面上符合這項條件也許是當初各國勇敢採用共同貨幣的原因之一。共同貨幣的採用也有助於資源在各地區間更自由的流動。而在純粹理論的情況,資源完全自由的流動甚至可使各區的經濟情況趨於一致。所以有些人或許會期待歐元使歐元區各國經濟情況更一致,而使歐元符合前述最適通貨區的另一個條件。
然而即使在長期使用共同貨幣而且資源可自由流動的一國之內,例如美國國內,各地區的經濟情況和變化其實仍難一致。歐元區各國語言文化和公共資源並不相同,稅制和財政負擔也不相同,因此即使廢除各種限制資源移動的法令制度,各地間的資源其實仍不會很順利快速地移動,因此也不能完全滿足最適通貨區的第二個條件。
在不符合最適通貨區之條件下,各國還是成立歐元區的原因,是他們想到一些其他的好處,而誤以為這些好處可以蓋過違背最適通貨區原則的代價。他們想到的好處之一是可以免除貨幣兌換及匯率變化的成本及風險。這確實是個利益,但這項利益似乎不大,所以像我國或新加坡這類小型而高度國際化的國家,都並未因為使用自己的貨幣而造成國際往來明顯的不便。
歐元想要取代美元?
成立歐元另一個重要的目的是要和美元對抗,這很可能是歐洲政治人物成立歐元最主要的動機。這個目的確有可能達成,因為歐盟整體比美國經濟還大。因此取代美元之政治和經濟利益,可能使決策者忽視了前述歐元區並不符合最適通貨區之條件的事實。然而歐元運行時的實際政策目標卻使歐元很難取代美元,並使歐元區的一些國家遭遇更大的困難。
歐元制度把低物價上漲率當成首要的政策目標,因此限制了歐元及各國政府負債的增加。這樣的政策卻等於也限制了歐元金融資產供給的成長,因此使歐元不可能大幅取代美元來供應全球對國際流動性的需求,美元獨大的地位也就不會快速下降。簡單地說,若歐元不敢像美元那樣大量增加發行,全球美元的總量及增加量就仍具支配角色,除非對美元的信心崩潰,否則歐元最初想取代美元的期望就很難實現。
歐元要求低物價上漲率的策略從歐元區的經濟來看也有甚大的副作用。物價穩定本身雖然是好事,但太穩定甚至下降的物價,都會妨礙經濟的調整。由於經濟不斷的在演變,有些產品及有些資源的生產力提升較快或需求增加較慢,其相對於其他產品的價格便應該下跌,供需才可以平衡。然而現實經濟卻常有一些讓價格不易下降的因素,如買賣契約或人們普遍不願讓工資下降的心理和制度,因此相對價格的調整常須靠有些產品漲價較多,有些產品漲價較少的方式來達成。這樣一來平均或一般物價上漲率就不可能太低。
整體物價上漲率若要很低,那麼相對價格的調整就要靠甚多產品價格下降才能達成,一旦有些產品具有價格不易下降的問題,相對價格的調整就難以達成,經濟的運作就會受到障礙。基於這個道理,經濟學界普遍認為平均或整體物價水準不宜固定不變更不宜下跌,溫和的通貨膨脹率才是合理的目標。
歐元整體追求的確也是溫和的物價上漲率。但由於歐元區甚大,各國差異不小,再加上全球化的競爭,使其中一些生產力和外國相比成長較慢或國際競爭力流失較快的國家,須面對眾多物品和資源之相對價格必須下降的壓力。而歐元整體的低物價上漲率及歐元的升值,即表示這些物品和資源的價格必須下降甚多,甚至超出它們可接受的程度。而當這些國家無法接受這種價格下降時,調整的壓力就會轉到數量上,也就是它們會遭遇生產和就業減少的問題。這也就是目前一些歐元國家問題,或者是其政府赤字與負債增加太多的原因。
由此看來歐元制度及其目標乃是目前問題根源。目前各國討論的對策仍只有解決當前的困難,很多人在談的都只是要「拯救歐元」,而未從根本檢討歐元制度及其政策目標是否恰當。這樣的思考頂多只能解決一時的問題,搞不好甚至會讓長期的問題更為複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