砸10兆謀半導體自主 中國5年內當領頭羊?

▲台積電是全球晶圓代工第一大廠,占全球過半營收,且掌握最先進晶圓製程技術。Adobe Stock
第225期
金雨森

中共投注人民幣10兆元發展第三代半導體產業,計畫在2025年,也就是「十四五」規劃期間(即中國從2021年至2025年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第十四個五年規劃),達到70%自給自足的能力,並任命國務院副總理劉鶴負責領導第三代半導體研發製造,推動一系列金融等政策扶植。中共這樣大刀闊斧,真能在5年內實現達成目標,還是這只是又一次的「大煉鋼」?

研究報告:2025年中國自給率只能達到19.4%

美國半導體市場研究公司「IC Insights」近期兩度發表報告指出,中共想要在5年內達到半導體70%自主根本紙上談兵。據IC Insights今年1月的調查報告指出,中國自產半導體數量占中國半導體市場的比重,從2010年的10.2%,增加至2020年的15.9%,並預測2025年將增加至19.4%,遠不及中共設定的70%目標。而且2020年15.9%的自給率中,總公司設在中國生產的半導體數量其實只有5.9%,剩餘10%是由在中國設廠的國際大廠,包括台積電、SK海力士(SK Hynix)、三星、英特爾等生產。

中國雖然是全球最大晶片消費國,但不代表中國有能力自行生產IC晶片。縱使中共大力扶植半導體產業,但中國廠產能規模小、技術不足,且缺乏相關設備,難以在短期有所突破。因此,IC Insights預測,即使放長至10年內,中共也難發展出自給率高的半導體產業。

 

中國半導體產業龍頭「中芯國際」(SMIC)半導體製造仍落後台積電5年以上。Adobe Stock

▲中國半導體產業龍頭「中芯國際」(SMIC)半導體製造仍落後台積電5年以上。Adobe Stock

 

欠缺技術:中芯國際還不是台積電對手

中國半導體技術到底如何?拿中國半導體產業龍頭「中芯國際」與台灣龍頭「台積電」比較,台積電是全球晶圓代工第一大廠,占全球過半營收,且掌握最先進晶圓製程技術,目前已可量產5奈米及7奈米晶片,明年下半年更將量產3奈米。中芯國際則是中國最大晶圓代工廠,最先進製程為14奈米,可小規模生產N+1奈米(有說相當於介於10奈米至7奈米之間,但中芯發表聲明澄清只相當於11奈米)的晶片,目前正在研發N+2奈米(相當於10奈米)製程技術。相較之下,中芯國際實在無法與台積電、三星等大廠相比。因此,張忠謀才說,中國大陸現在還不是對手,半導體製造仍落後台積電5年以上。

另一個瓶頸是,中芯國際因與中共解放軍掛勾,去年12月遭美國政府列入中共解放軍擁有或控制的名單,禁止美國公司向中芯國際提供10奈米以下的技術和設備,直接影響中芯國際的先進製程研發。中芯國際今年3月僅從荷蘭公司ASML買到製造傳統晶圓的DUV(深紫外光)光刻機,並非製造7奈米晶圓的高端EUV(極紫外光)光刻機。因此中國不僅缺乏技術,國際制裁下也導致中國廠商無法取得高端製程設備。

人才短缺:晶片專業人才缺口20萬

中國人才多,但有經驗的工程師卻不多,人才匱乏就成了產業擴張的一大挑戰。當中共極力布局半導體產業,建立產業園區,越來越多企業開出優渥條件吸引人才、增加相關就業機會時,卻面臨人才短缺問題。

根據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等編製的《中國積體電路產業人才白皮書(2019~2020年版)》顯示,到2022年,晶片專業人才缺口預計超過20萬人。其中,中國最缺乏有經驗的工程師。中國過去一直到台灣、韓國等地挖角工程師和高管跳槽,而非自己投入資金及教育培養相關人才,現在想要急起直追,但培養專業的工程師需要耗費長年時間,而中國大學電機系教科書的電晶體內容,卻還停在1微米(1,000奈米),與最新製程技術嚴重脫節。

即使中國有相關人才,薪資低及工作環境差等因素,導致人才也不見得都會往半導體產業發展。《中芯國際2019年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指出,中芯國際人才流失率高達17.5%,凸顯在中芯國際上班沒有想像中那麼吸引人。中國半導體產業薪資也不優渥,2019年積體電路從業人員平均薪資每月人民幣12,326元,研發人員每月人民幣20,601元,跟其他IT產業薪資相比沒有很高。

「芯病」蔓延:弘芯、泉芯大騙局 紫光爆財務危機

技術落後又缺乏人才的情況下,中國又面臨一場巨大的「芯病」。針對這場「芯病」,中國發改委新聞發言人孟瑋在去年10月表示,中國國內投資積體電路產業的企業,很多是沒經驗、沒技術、沒人才的「三無企業」,多半對半導體認識不清,盲目投資,造成投資風險上升。再加上地方政府過度補貼、企業投資過熱,「芯」廠林立的情況下,整個產業過度膨脹,並在今年相繼爆出武漢弘芯、濟南泉芯騙局,以及清華紫光財務危機等問題。

2017年起家、號稱投資千億人民幣的武漢弘芯,曾找來台積電前營運長蔣尚義擔任執行長,還幫忙帶了一台光刻機,造成一時轟動。但蔣尚義上任後卻慢慢發現被武漢弘芯「詐騙」,該公司連基本的廠房都沒有蓋好,根本無法生產高端晶片,蔣尚義隨後辭退。武漢弘芯最終紙包不住火,在今年2月宣布停產停工並遣散員工。

接著在今年4月,投資超過5百億人民幣的濟南泉芯也宣布停發員工薪資,包含從台灣挖角的180名工程師也遭欠薪,工程陸續停擺。濟南泉芯與武漢弘芯被傳出同是幕後人「曹山」布局,手法皆是獲取政府投資與補貼,吸引知名工程師進駐,並大肆預購高端晶圓設備,以吸引政府及投資人更多資金挹注。當餅無法再畫大、謊言圓不下去,濟南泉芯就突然停發薪資、拖欠工程款,丟下一屁股爛帳。

中共為阻止這場芯病蔓延,三令五申限制半導體產業過度投資。但今年7月9日,「清華紫光」遭債權人徽商銀行向法院申請破產重整,震驚各界,再度重挫中國半導體士氣。紫光曾一度誇下海口說要買下台積電、合併聯發科,也是習近平推動半導體供應鏈的國家隊。這麼優秀的領頭羊,居然爆發嚴重債務危機,去年11月債券違約人民幣13億,也沒有償還12月到期的4.5億美元債券本金,且有走向破產的風險。

半導體產業已成各國必爭之地,中國若想躋身於前列,就必須反思此種「大灑幣」、「大煉鋼」模式是否真的能給中國社會帶來效益。在技術落後、人才匱乏及國際不信任的困境下,或許務實地投注研發、培育人才並回歸國際貿易,才是長遠之計。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個人即品牌 與顧客走上美好旅程
開店、創業的你,是否思考著如何「與顧客一起成長」? 與顧客一起成長,在本次封面故事個案「喜舖」身上有兩重意義。…
抨擊教育弊端 高中生寫小說熱賣
去年,正在華中師大附中讀高二的學生李紅豪,因在一篇〈草見人命〉的作文中抨擊中國的教育制度,被老師要求「回家反思」而停課14個月。休學期間,…
來去觀光工廠
亞典蛋糕密碼館宜蘭縣宜蘭市梅洲二路122號若您正在尋找記憶裡香甜的味道,亞典「以幸福為圓心,甜蜜為半徑」,用心所製作出的蛋糕,…
紅色滲透與台灣媒體「靠岸」
近年來,就在美國等外國資本靜悄悄撤出中國之際,台灣對中國市場前景卻分外看好,幾乎完全無視中國本土對自身經濟的負面分析。原因何在?…
中俄表態 聯合國通過對北韓新制裁
北韓近期的一舉一動,似乎都是國際關注的焦點。因在今年7月兩次違反聯合國禁令試射洲際導彈,…
台日簽約 北京有意見?
台灣與日本近日簽定了雙方研議多年的《台日投資協議》,這項定位於國際事務的協議,帶給台北當局許多經貿外交上的想像空間,但也引發了不少輿論譏評…
溫家寶淚灑汶川 無奈的天人交戰
僅僅兩天時間,中共開動一切媒體資源,正在把一場慘絕人寰的大災難變成一場中共領導全國人民戰天鬥地並將取得勝利的「地震秀」。…
《看》雜誌FB 讚文分享
哈佛圖書館的20條訓言1. 此刻打盹,你將做夢;而此刻學習,你將圓夢。2. 我荒廢的今日,正是昨日殞身之人祈求的明日。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