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願人長久》 吳慷仁演繹說不出口的父愛

▲吳慷仁在《但願人長久》升格為父親,為了詮釋新移民角色苦練湖南話、廣東話。甲上娛樂提供
第256期
楊秉芳

有一種愛,尋尋覓覓,魂牽夢繫,如影隨形卻說不出口。由香港新銳導演祝紫嫣執導,關錦鵬和李駿碩聯合監製的《但願人長久》,以「親情」為主軸,正是亙古以來最能打動人心的曲調。

《但願人長久》未上映就入圍多項國際影展獎項,並連連獲獎,包括:第60屆金馬獎「國際影評人費比西獎」、「亞洲電影奈派克獎」、「最佳新演員」;第30屆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最佳編劇」、「推薦電影」、「最佳男演員」等。其中,香港演員謝咏欣初試啼聲,一鳴驚人,獨得三項「最佳新演員」獎項。身兼導演、編劇、演員三職,才華洋溢的祝紫嫣,以個人短篇小說《夏日的告別》改編劇本,一舉榮獲「最佳編劇」獎。

金馬獎影帝吳慷仁,挑戰跨越20年歲月,細膩詮釋說不出口的父愛。從滿頭青絲演到白髮蒼蒼,絲絲入扣,連背影都有戲,動人心弦。也讓他繼《富都青年》榮獲4座國際影帝大獎之後,在第30屆「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競爭激烈的男主角獎項,打敗香港天王梁朝偉等佼佼者,榮獲影帝頭銜,實至名歸,再創演藝事業高峰。

 

吳慷仁(右起)、袁澧林、祝紫嫣在《但願人長久》飾演父女。甲上娛樂提供

▲吳慷仁(右起)、袁澧林、祝紫嫣在《但願人長久》飾演父女。甲上娛樂提供

 

細膩呈現家庭中的愛與衝突

《但願人長久》以1997年回歸後的香港為背景。一對來自湖南,隨父母偷渡到香港的姊妹,彷彿失根的蘭花重新落腳於異鄉。在語言不通、備受歧視的環境中,面對貧窮和頻繁進出監獄、吸毒又家暴的父親,必須察言觀色、學習獨立,一路艱難長大。對於幾乎缺席的父親,記憶中僅存片段的童年溫馨回憶,現實中卻泅泳於渴望、追尋、掙扎、逃離之中,移民的身分印記和父親的負面陰影始終如影隨形。

影片的主要故事內容橫跨三段時空。以10年為一個跨度,記錄1997到2007年,再到2017年,一對姊妹互相依偎的成長悲歡,也融入導演祝紫嫣自傳的影子。祝紫嫣透露,光是徵選飾演雙主角不同時期的6名演員,就花了一整年時間。最後,祝紫嫣決定親自飾演成年時期的姊姊子圓,她略帶憂鬱氣質的身影瀟灑自如,表現突出。

電影著重在姊姊子圓的視角,從中勾勒出其他家庭成員的輪廓。劇中兩姊妹的母親,任勞任怨扛起家庭重擔,一心盼望丈夫改過卻一再失望,終於絕望離去;學業優異的妹妹子缺,在姊姊的庇護下成長,努力融入香港的教育制度,盡力修補姊姊和父親的關係,也參與「反新界東北發展計畫」的抗議運動,走上街頭爭取公義,卻付出即將入獄的代價。而戒不掉毒癮的父親,身處底層社會,卑微懦弱,與成長中的女兒漸行漸遠,最終無力回天。

1997年7月,祝紫嫣身在中國,看著香港回歸的交接典禮。兩個月以後就舉家搬遷到了香港,這是她以1997作為故事起始的原因。她說和父親的關係不若劇本中拉扯,只是大學畢業後曾經疏離,「小時候看爸爸,就像是在仰望似的看著他,我會覺得他就是我生命裡最高的山。可是逐漸長大,覺得自己變聰明了,再看爸爸就會覺得他有點頹,甚至發現他在人群裡是會被無視的。那時候看爸爸的眼光就會變。」

鏡頭下呈現真實的香港日常、家庭場景、生命故事,平凡中的喜怒哀樂、愛與衝突、誤會和體諒、對立和和解,引人細細思量。

電影最初的版本給了觀眾完整的結局,但祝紫嫣認為,現實的人生根本不會有結尾,那麼,電影怎麼會有呢?於是,影片接近尾聲時,在蜿蜒的山路上,父女難得對話,老態龍鍾的父親步伐蹣跚,一個回眸寫滿滄桑……湖南家鄉野百合盛開的邀約,染上淡淡的哀愁,也留下更多想像的空間。

 

吳慷仁飾演老態龍鍾、步伐蹣跚的父親,一個回眸寫滿滄桑。甲上娛樂提供

▲吳慷仁飾演老態龍鍾、步伐蹣跚的父親,一個回眸寫滿滄桑。甲上娛樂提供

 

吳慷仁感謝苦難淬鍊了人生

故事從一片碧波浩渺開始。一望無垠的海洋圍繞著香港,也包圍著甫從喜靈洲戒毒所出獄、滿面風霜的吳慷仁。「海」隱喻了偷渡、新生,也對照出生命的陷溺與掙扎。

吳慷仁在馬來西亞拍攝《富都青年》後,立即到香港拍攝《但願人長久》。除了維持原本又黑又瘦的體態外,他積極投入更貼近角色的準備:苦練湖南話、廣東話;走訪一些香港戒毒中心,了解吸毒者無法輕易戒斷的狀態;經常到香港深水埗、通州街公園等舊區觀察當地的癮君子、老人們的神情樣貌和一舉一動。對他而言,「扮老」是最大的挑戰,「因為我沒有老過,那時候接演這部電影的時候,50、60歲階段對我來說是一個問號。」

演藝圈是個繽紛多彩的花花世界,光鮮亮麗的背後真假莫辨,誘惑甚多。長江後浪推前浪,總有更多俊男美女投身演藝王國,「吳慷仁」三個字憑什麼一再鍍金?

祝紫嫣大讚吳慷仁非常敬業,他每天來到工作現場,早就把對白背得滾瓜爛熟,從不和人聊天或滑手機,帶動其他小演員們也很自律;他不以大明星自居,不擺架子,不願意坐在特別為他準備的車子裡吹冷氣,總是席地而坐,和工作人員一起吃便當、閒聊;有時他臉上化好老妝,穿著戲服,掛個腰包,直接走上街頭揣摩角色狀態,閒適自若,百分之百投身於角色之中。事實證明,金馬獎影帝並非浪得虛名,吳慷仁再一次突破自我,成功用眼神和細膩的肢體語言,演繹孤獨內斂的父愛。

20歲以前換了50個工作,出身高雄眷村單親家庭的吳慷仁,從國中開始打工賺錢,做過水電箱焊接工、工地臨時粗工、服務生、調酒師……掃過廁所、端過盤子、擺過地攤,也扛過重物、爬過鷹架。

吳慷仁很能吃苦。學習調酒時,冰塊切不好就苦練兩個月;英文不好,看不懂酒類原文書,凌晨下班後就一頭栽進24小時營業的書店念書,用注音背酒單。因緣際會接拍廣告,人生兜兜轉轉,終於找到自己的舞台。

由於出身社會底層,他謙遜樸實,能同理各階層小人物的辛苦。每一個過往的生命經驗,點點滴滴都化作滋養演藝生涯的養分,也成了演藝圈裡「沒有經紀人」的奇葩,凡事自己打理。他說:「這樣才有機會可以跨出舒適圈,學習怎麼與人相處。」他慶幸自己閱歷無數才進入演藝圈,如果入行早或很順遂,「我可能會歪掉。」

演藝生涯一開始非常坎坷。吳慷仁沒有靠山,對演戲也毫無天分,不斷NG,經常挨罵,一直吃虧,還曾被說「永遠無法演男主角」。不服輸的他不認命,為戲做足功課,忽胖忽瘦,學習不同語言,身歷其境揣摩劇中人物樣貌。不斷接受挑戰,靠「努力再努力」,將自己打磨成玉,終於闖出一片天。

吳慷仁說他很喜歡《但願人長久》的劇本。收到劇本時,父親剛離世一週。早年父母離異,自己的父親也和劇中父親有許多相似處,演出這個角色,其實也是和自己、和父親和解的一段心路歷程。

「如果我沒有做過建築工,就不知道肩膀能扛多重。」「我從來沒有放棄過任何一場戲,我相信有努力就會有最好的安排。」吳慷仁用心、堅持,感謝苦難淬鍊了人生。了解他的過往,也讓我們對他飾演的父親角色有更立體的感動。

全球都要支持電影 因為它是為你發聲

在影片裡,1997年姊姊子圓和父母剛到香港時,曾透過逸東酒店升降機的玻璃,望向璀璨的霓虹燈影。二十多年過去,如今的香港早已不是昔日繁華的「東方明珠」,《香港國安法》實施後,更湧現移民潮。片尾時,擔任領隊的子圓帶領著旅遊團又來到逸東酒店,獨自一人搭乘幼時歡樂記憶中的升降機,玻璃外的城市已然黯淡無光。

北宋大文豪蘇軾千古名作〈水調歌頭〉中的「月有陰晴圓缺」,對應「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恰可對照劇中子圓、子缺兩姊妹成長過程中的失依,與吸毒的失格父親短暫相處,只能有「但願」人長久的遺憾。

不料,真實世界也發生了憾事。《但願人長久》入圍北京國際電影節的「注目未來」單元,原計畫在4月20日和23日放映,卻於前一天遭官方以「拷貝損壞無法修復」為由取消放映。連同4月27日預定於北京電影節放映的《富都青年》也被取消,無緣在中國上映。許多人猜測被禁的原因和「吸毒」或「土地抗爭」的情節有關。

2023年第73屆柏林影展於香港揭幕前,曾有記者提問電影的意義和為何電影不死?單元評審之一的香港導演杜琪峯用廣東話回答:「當如果有極權的時候,人民失去自由的時候,電影通常係首當其衝。……獨裁者通常對付的,一定係電影。」「我覺得全球爭取自由的國家和人民,他們都要支持電影,因為它是為你發聲。」

「第八藝術」電影是一種層次豐富的視覺藝術,在不同的時空背景下,通過故事情節、敘事方式、場景建構、運鏡和剪接、人物和對白……展現不同人群的生活縮影、生命經歷,傳遞家庭、愛情、道德等價值觀,也反映種種社會現象、時代問題等。而最能引起觀眾情感共鳴的故事,往往都是跨越國界、種族和語言藩籬,最普遍的議題。

藝術是人類共同的語言和嚮往,親情是生命漂泊的依歸。《但願人長久》觸動人心。希望藝術歸藝術,不被政治左右,優秀的電影和演員能受到更多關注,我們也得以在其中獲得生命的療癒力量。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十八大將至 「維穩」的過去與未來
根據維基百科的解釋,「維穩」是改革開放後中國共產黨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的工作重心之一,在胡溫體制時期成為優先任務。…
阿丹,一個浪漫派寫實攝影家
阿丹說,他從小就喜歡拍照,但是沒錢買相機,底片又昂貴。而今,已是專業攝影師的他,讓我看到他對待攝影的一切,就像當年那個12歲喜歡攝影的孩童…
江宛芸創辦耕耘者 研發古老祕方養生飲
烈陽下,一位穿著蓑衣的老農夫正荷鋤務農,汗流浹背是每天勞動的過程。老農自己種植野菜和米糧,跟著四時節氣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李志德:民主是台灣最佳防護罩
台北市長選舉開票結果出爐,柯文哲以無黨籍身分拿下85萬,高票當選市長,寫下歷史新頁。當晚有不少媒體前去訪問另一位市長候選人馮光遠落選感想,…
天搖地動中 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
2004年12月26日早上,印度洋海域發生了一場強度約為芮氏9.0的南亞大地震,這是全球40年來最強烈的地震。…
別再迷信明星高中
台灣有兩種人不能得罪,第一種是屋主,第二種是家長。許多台灣人把所有的積蓄都拿去買房,對房價極其敏感,…
蘋果三星專利大戰背後的市場爭奪
蘋果和三星在智慧手機和平板電腦市場互別苗頭,戰火綿延全球四大洲。最近鬧得沸沸揚揚的專利權「世紀之爭」陸續重裝上陣:…
2010十大華人事件: 3. 悲》富士康跳樓門 跳出誰的問題?
3.  悲》富士康跳樓門 跳出誰的問題?   2010年,最震撼兩岸乃至全球媒體熱烈關注的新聞,非「富士康連環跳」莫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