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小黑蚊
小黑蚊并非蚊子,其正式名称为「台湾铗蠓」(Forcipomyia taiwana),俗称「黑微仔」,是台湾原生种昆虫。1913年,由日本昆虫学家素木得一在台中发现并命名。成虫体长约1.4公厘,雌虫好吸人血。
小黑蚊的幼虫以藻类为主食,藻类长在潮湿的土壤或砖墙表面上,也就是常见的青苔。而容易滋长青苔的地方,就会有小黑蚊孳生。竹林是小黑蚊的发源地,因林内有大量的青苔,加上光影交错,正是孕育小黑蚊的绝佳温床。此外,小黑蚊习惯在明暗交界处活动,除了竹林外,树下、灌木丛、棚架下等处也是其好发的环境。
影响小黑蚊发生的重要因素,在于「温度」与「湿度」。最适合的温度范围,约在摄氏18~32度之间,密度以春夏两季最高;而通常在春雨或梅雨季节后,就是小黑蚊开始年度大发生的时间。
小黑蚊从早上7、8点就开始吸血活动,随着时间增加而逐渐上升,中午11点到下午3、4点为吸血高峰,之后慢慢下降,至黄昏停止,天黑后完全不吸血。另外,小黑蚊的飞行高度通常在一公尺以下,因此人们最常被叮咬的部位是脚、小腿、手背与手肘,小黑蚊的危害也多半只在一楼,二楼以上无须担心。
与主动出击的蚊子不同,较被动的小黑蚊没有「寄主搜寻行为」,平时隐匿于栖地,当感应到人的气味时才会起飞前往吸血,因此人们在走动时不容易被小黑蚊叮咬,而是停下休息或聊天时才会成为牠们的目标。
如何防范?
由于台湾气候高温多湿,终年利于小黑蚊生长,所以我们只能从住家与周遭的生活环境做起──时常保持庭院、花圃的整洁与干燥,并特别注意是否有青苔滋长,以杜绝小黑蚊孳生。
小黑蚊与大多数吸血蚊虫一样,都有「刺吸式」口器,但只有0.2公厘,一般衣物就可阻绝其攻击,因此建议在户外活动时,尽量穿着长袖、长裤与包鞋。由于小黑蚊只在白天活动,如果要避免被叮咬,这段时间最好减少户外活动;若是必须外出,也尽量避免长时间静止不动。
市面上许多防蚊液,成分中都含有「DEET」:待乙妥(diethyltoluamide),又称「敌避」,原本是为了美军于二战期间参与丛林战时使用,不过待其研发成功时二战已结束。DEET最初被当作农药使用,后来用于驱虫,具有驱蚊功用。
然而,使用含有DEET的防蚊液时,须注意「浓度」是否在安全范围内;另外,长期接触DEET可能会造成神经系统的损害,尤其婴儿、孩童和孕妇更要特别小心,因此选购防蚊液时可多方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