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胖不是胖,才怪!

减重难!对成人很难,对儿童也是。Adobe Stock
第207期
樊家忠
作者为台湾大学经济系副教授,专长为应用个体经济学、家庭经济学、劳动经济学、公共政策效果评估。

笔者一直不太愿意写跟肥胖有关的题目,一来笔者本人觉得颇有压力,二来不少读者也会觉得若有所指。所以我们今天谈肥胖问题将焦点放在美国吧,因为美国肥胖的问题跟它的军事力量一样称霸全球,谈到美国人也许会让我们觉得自己的体重还算不错。

美国人的肥胖问题有多严重呢?根据维基百科的数据显示,依据BMI指数来看,超过20岁的成年美国人当中,有40%属于肥胖(obese,BMI大于30),另外大约32%属于体重过重(overweight,BMI介于25与30之间)。数字高也就算了,这两个数字还呈现每年上升的趋势。所谓BMI(Body Mass Index)即为身高体重指数,又称身体质量指数。BMI=体重(公斤)/身高(公尺)的平方。

所以,台湾的胖客们如果走在美国城市的大街上,往往会得到很大的安慰,觉得自己顶多就是皮下脂肪多了一点好御寒而已。

小时候胖不是胖吗?

成人之外,儿童肥胖是高所得国家普遍面临的问题,美国尤其严重。每三名美国儿童就有一名超重,而且趋势还愈来愈严重。这形成一个让家长跟政府都非常头痛的问题。

很多人说小时候胖不是胖,长大之后就会变瘦了,这种想法恐怕背离事实很远。根据美国的数据显示,在幼儿园阶段就肥胖的小孩跟同年龄不肥胖的小孩比起来,有四倍高的机率会在14岁的时候也肥胖。

所以,小时候胖就是胖,长大后肥胖的机率也高。这样的关连让美国政府认为要解决成年人肥胖的问题,应该要从儿童时期就开始着手。

要解决肥胖问题,首先得认为肥胖是个问题,而且还要有「肥胖认知」。然而很不幸的,在认知上只有61%的美国父母可以正确判断自己的小孩是否肥胖。许多胖小孩的父母要嘛觉得自己的小孩不胖,要嘛认为小孩胖胖的「很正常」。

为了提高父母对于儿童肥胖的认知,纽约市政府每年5月都会给父母发一份孩童的体适能报告,其中包括各项体能检测的结果,以及身高、体重等。重点是,如果孩童的BMI超过同龄儿童所设定的肥胖临界值,这个报告就会出现以下警语:「您的BMI超出健康体重的范围,请与医疗保健照护者一起检查您的BMI。」 ("Your BMI falls outside of a healthy weight; please review your BMI with a health care provider.")

警告有用吗?

这个警语的目的是希望让小孩及其父母增加对肥胖现象的警惕,尤其是那些「自我感觉良好」的族群。但这样的策略有用吗?

针对这个问题,三位美国经济学家 Douglas Almond、Ajin Lee、Amy Ellen Schwartz设计了一个方法来估计这个政策效果。这个估计方法就是笔者曾经介绍过的回归不连续设计(Regression Discontinuity Design)。

简单说,他们将那些BMI刚好超过临界值的小孩(收到了警告),拿来跟那些BMI刚好低于临界值的小孩(没收到警告)比较,并追踪观察两组小孩来年体重的变化。他们用了一个很大的样本来进行估计,结果发现该警告对于降低肥胖小孩体重的效果非常小。

警告为何无效?

为何警告会没有效果呢?这当然有两种解释。第一,父母或者小孩根本没有认真看报告,所以没有注意到体重警告;第二,他们看到了警告但是不采取任何行动,或者采取了行动但减重失败。

作者讨论了这两种可能性,但没有进一步的证据可以认定哪一种才是问题所在。不过一份针对墨西哥的类似研究发现,体重报告确实提高了父母对儿童体重过重的认知。如果美国的情况类似墨西哥,那比较可能是认知不足并非导致儿童肥胖的主因。

减重难!对成人很难,对儿童也是。成功而且持续的减重往往需要整体生活方式的改变,而不是采取一个特定的技术或手段。单纯的「提醒」或许可以增加认知,但难以收效。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不能只有膚淺的政策討論
政策目的若非依有效的民意程序決定,可能會違背人民的意願;政策方法若未經深入的討論則可能錯誤,也可能被主事者誤導到不同的目的,…
比美國國債更安全的他國債券
美國聯邦政府非核心部門10月的關門危機導致經濟損失幾10億美元,雖然危機已結束,對於美國消費者和企業信心的打擊將持續很長一段時間。…
效用主義者的真面目
效用主義(Utilitarianism,或稱功利主義),是西方倫理學的一支重要理論,主要是由邊沁(Jeremy Bentham)和米爾(…
香港七一大遊行的升級
1997年後的7月1日,是香港的假期,並非只因為這一天是中共黨慶,而是香港主權從英國回到中國手裡。對中共來講,這本來是「慶祝」的日子,…
西蒙波娃《第二性》興趣索然
西蒙波娃(Simone de Beauvoir)的《第二性》曾被視為女權運動的「百科全書」,該書(法文版)1949年一出版就造成轟動,…
「孔子學院」在美國走向瓦解
一年一度的教師節又將來臨。在紀念孔子至聖先師的同時,多數華人可能很難想像或接受,「孔子」這塊招牌已經淪為中共的統戰工具。…
為甚麼老闆肯定你,升遷卻輪不到你?
溝通,通常是一個企業在成長過程中必須面對的核心問題。不管是上、下層級間,或是橫向跨部門間,通常都會面對各種有形、無形的溝通障礙。…
毛澤東之孫毛新宇信「上帝」?
近日,中共官媒大量報導了毛澤東之孫毛新宇的部分語錄。毛新宇非常關注毛澤東的形象和人們對毛的評價。談到這一問題,他就滔滔不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