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移民综援与法治人权

「我系香港人!50万人强烈反对批综援比新移民!」的facebook群组,截至22日下午2时有超过8.8万个「like(赞好)」。
网络撷图
第140期
林保华
作者为资深评论家、专栏作家、中共党史学者。曾担任香港大学经济金融学院院长张五常教授助理研究员,研究中国政经改革。

12月17日,香港终审法院推翻两个下级法院的判决,裁定申领综合援助须符合居港7年的规定违反《基本法》第36条,下令政府恢复2004年以前、成年人居港满1年便可申领综援的规定。

《基本法》第36条是这样规定的,「香港居民有依法享受社会福利的权利。」综合援助是香港政府制定对贫困户的福利政策,而「香港居民」指的就是居住在香港的居民,不管住了多少年,住满7年后,才叫「香港永久居民」。

本来,生活困难的香港居民享受福利是天经地义的社会保障制度,但1997年后大量新移民根据《基本法》的规定可以移居香港,许多人来香港后,就以家庭贫困为名,申请综合援助,增加政府财务负担,也引发纳税人不满,因此政府在2004年修例,要在香港住满7年才可以享受综援。而申请租金便宜的公屋,本来就规定须住满7年后才可以申请。

有贡献才享社会福利 合理!

我在1976年从中国到香港定居,当时香港房租已经很高,负担很重,有意申请公屋,但是规定要住满7年以上才可以申请,理由是新移民刚来,没有对香港做出贡献,就不应该享受社会的福利成果。我觉得这个规定很合理,当年学习马克思的《资本论》,不也批判「不劳而获」的剥削阶级思想吗?

初到贵境,只能在工厂谋职,薪资很低,常常看着银行存折严控家庭开支,但是从来没有动申请福利的脑筋。只有在家人因为心脏开刀,实在负担不起需要我几年薪资的庞大费用,才在医院的社工那里登记,由香港「英皇御准香港赛马会」拨出补助款,让我切身体会到资产阶级人道主义与资本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因此也心甘情愿毕生为这个普世价值而奋斗。

但是后来也看到一些中国人,不论移民美国、香港,还是其他国家,往往抛出假数据,贪尽小便宜,为「不劳而获」而奋斗,实在很不以为然,但是这似乎是个趋势。不止中国人,可以说华人在这方面的计算是非常的精明,令人叹服。

综援纷争的起因

这次香港终审院的判决,就是一位广州来的孔姓妇人,丈夫在她来港后一天病逝,公屋单位遭收回,她流落街头。她不满2006年向社会福利署求助时,署方对新移民有偏见,说受尽屈辱才决心向法庭上诉。但是2013年5月高等法院驳回孔姓妇人上诉时,法官就指出孔妇在广州拥有物业,两名儿子有谋生能力,她并非是完全无依无靠的寡妇。况且社署有酌情权,可豁免居港规定而发放综援金予有关人士。也就是如果真有困难,社福并不会死扣7年居住期限而见死不救。

但是终审院只管对《基本法》的法律条文作出解释,也是从广义上的人权来解释,不管在香港住1年还是7年,都是平等的,才做出这样的判决。

虽然这个判决符合法治与人权的要求,但是在香港还是引发反弹。担心此例一开,会涌来大批新移民申请综援。根据学者的计算,现时40万综援受助人中,仅3.3%(即1.3万人)是新移民,随着裁决,领取综援的新移民占所有申请人的百分比,将弹升至2004年修例前(即要求住满7年)的13%水平。还有人担心,如此一来,新移民一来到香港,也可以申请公屋,对老香港不公平。

为此,建制派的自由党青年团促请政府尽快修改法例堵塞漏洞。新民党主席、前保安局长叶刘淑仪表示,1997年回归至今,香港社会福利开支升幅高达179%,内地人在港产子人数已多达20万,认为裁决涉及的综援开支难以估计,担心会促使更多新移民申请综援,长远增加财政负担。

不是经济与福利问题

是中港关系的政治问题

泛民主派的看法就比较微妙。工党和民协欢迎裁决,认为对政府财政影响不大;这两个政党代表底层利益,所以观点也鲜明。民主党主席刘慧卿表示庆幸,民主党前主席、立法会议员何俊仁认为,裁决约束整个政府,有深远意义。由大律师与专业人士组成的公民党,则要求政府交代裁决的影响及提出解决办法。

但是属于泛民的年轻网民看法很不一样,判决出笼后,网上随即出现左翼和本土派人士纷争,有人指每个人都有权享用社会福利,有本土派就担心中国人会涌港申请其他福利。一个称为「我系香港人!50万人强烈反对批综援比新移民!」的facebook群组,截至22日下午2时有超过8.8万个「like(赞好)」。

这些网友把协助孔妇办理上诉的何喜华(香港小区组织协会主任)、蔡耀昌(民主党、支联会副主席)等人骂到狗血淋头,斥他们是「社棍」、「大中华胶」,出卖香港;支持裁决的言论的人也被称为「左胶」。有更激烈的言论说:「反对批综援比新移民,支持暴动,打倒帮新移民抢香港人资源既垃圾会议员或卖港狗贼,支持立即解散垃圾会(立法会),由97前已经系香港永久居民及97后在香港出世而父母都系香港人既真正香港人,一人一票重选立法会,真正为香港人服务。大陆人变香港选民,香港普选有何用?」

泛民就本土认同的分裂情况已有多年,2013年9月3日,两位泛民议员范国威、毛孟静与几百位泛民与社运人士联署在台湾报章刊登拒绝「中国化」的广告,也引起泛民内部一些人的不满。10月底,范国威在立法会提出「港人优先」的议案被否决,其实主要就是要求中国以家庭团聚为名每天放出150人到香港定居的名单审批权应在香港,甚至要求减少移民香港的人数,但是泛民中也有人认为这是歧视中国人。

11月1日范、毛与一批本土派人士联署「港人优先」的声明。但是泛民的另一位议员梁国雄(长毛)牵头,由22位泛民议员与一批社会人士联署另一个声明,以示与本土派的区隔。长毛从来不隐讳他是马克思主义者,虽然是中共眼中的「托派」,却也是不折不扣的「左胶」。他曾经拿着中国的五星红旗来台湾「保钓」而令人侧目。但是他的反共也很坚决,对共产党的认识比一般香港政治人物深刻得多。

实际上这个「利益」问题不能单从经济与福利角度来看,而是关系到中港关系的政治问题,那些不顾形象、爱贪小便宜的中国人,便成为「中国」的替罪羊。不解决这个问题,作为「中国人」的身分,不但香港人投以异样的目光,全世界亦然。这是「领导一切」的中共要负责的。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李克強經濟學」可以紅多久?
最近國際媒體將「李克強指數」炒成了「李克強經濟學」,在7月中旬的20國集團財長會及央行行長會議上,中國財長樓繼偉在會議上表示,…
紅包和現金 催生希臘信貸危機
去年12月,全球三大評等公司下調希臘主權評級,拉響了希臘信貸危機的警報,歐元兌美元隨之下跌。至4月23日,希臘正式向歐盟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走近暗紅色山脈 馬駝鹿山環線Day1(上)
馬駝鹿山環線(Vuelta al Huemul)位在查爾騰(El Chaltén,阿根廷聖克魯斯省山村)南方,和菲茨洛伊步道(Fitz…
溫家寶謝幕 告別胡溫時代
  在中共3月5日召開的第十二屆人大第一次會議上,中共總理溫家寶做完政府工作報告後,面向全體代表,三鞠躬,象徵性告別了自己十年的總理生涯。…
郊遊
總覺得在很多事情裡,「人」最重要,即使是旅遊場所、名勝古蹟,那裡的人態度、心態對了,這個地方才可愛得起來。 友人想念多年不見的九份,…
距離最近 科學家發現太陽系外第二個「地球」
英國《每日郵報》近日報導,日前科學家又搜索到一顆人類適合定居的「地球」,這個新的行星是「沃爾夫1061c」(Wolf-1061c)。…
中國官僚資本在香港的大醜聞
金融海嘯侵襲香港,使一些民眾受害。例如,購買雷曼兄弟公司迷你債券,不知道能拿回多少殘渣;至於股市,相比去年的最高點,跌幅最多達到三分之二。…
楊榮文的一中主張 忽視事實且自相矛盾
新加坡前外長楊榮文到台灣來演講,提出一些他對兩岸問題的主張。這些主張台灣也有某些人提過,邀請他來的人士可能也想用楊的言論來支持他們的主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