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愛寶島

吃好当令食材最平安

食物的气味只有在当令,也就是符合节气生长成熟,才能得天地之精华,提供给人们营养。
食物的气味只有在当令,也就是符合节气生长成熟,才能得天地之精华,提供给人们营养。
晓均
第38期
鲁鱼

前一阵子看到一个新闻,谈到我们现在吃的食物,营养成分不管是维生素或矿物质,已经比以前少了三分之一到一半,所以现代人吃得再多也没办法摄取足够的营养。这个消息让人很纳闷,基于好奇,于是上网去找数据了解。原来,有部分原因是我们违反了蔬菜的季节规律。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们的农业不是已经很进步吗?我们不是突破了季节限制吗?我们一年四季都可以吃到各式各样的蔬菜,这不是应该营养很均衡充足吗?为甚么明明长得很好的温室蔬果却是营养不足的?

原来,我们以为的均衡,是建立在违反大自然秩序的基础上。老天决定甚么时候给人吃甚么食物,是有其道理的。中国传统的养生之道本来就讲究饮食应遵循自然规律。食物的气味只有在当令,也就是符合节气生长成熟,才能得天地之精华,提供给人们营养。

《黄帝内经》中有一句名言叫「司岁备物」,也就是要大家遵循大自然的阴阳气化采撷食物或药草,方能得到正确的效果。植物都有一定的生长周期,违背了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消长规律,会导致寒热不调,气味混乱,成为所谓的「形似菜」,也就是食物的属性、气味就会变得混乱,徒具形式而不好吃或没营养。

大家都知道夏天的白菜、萝卜与高丽菜就是不会有冬天的好吃;冬天的西红柿没有西红柿味。老一辈的人会叫你春天可以多吃韭菜,夏天就不要吃,因为只有春韭最补元气,夏天吃了反而伤身;夏天可以吃瓜,因为可以解毒降暑;秋天可以吃梨,因为可以润燥清肺;冬天则可以多吃根茎类,如萝卜、生姜、山药、马铃薯,可以增加御寒能力。

当季的蔬果除了营养以外,产量也一定大,这有一个最大好处,就是几乎没有农药跟肥料,吃了也比较安心。因为当季的菜容易种,长得好,抵抗力强,农民不用多费心。反之,非当季蔬果,因成长不易,为了要卖相好,农民就得多费心,用温室栽培或加点料,甚至为了让味道好,有些还会加催熟剂或其他化学剂,卖相虽好,但就是「不自然」,人吃了也会有问题。市场上有时会看到小贩菜卖不掉,宁可丢掉也不敢吃,就知道药下得多重了。前一阵子中部某地方一群鸭子暴毙,据说就是吃到放过多农药的菜叶所致。

我们吃的菜中毒已经不幸,饲养的家禽、家畜中毒更可怜,而人是食物链的其中一部分,又吃菜又吃肉的,难保我们不会成为受害者。而这一切的不幸,都只能从人来检讨,毕竟违反这些自然节气的还是人类自己。

吃当季蔬果其实还有一个环保的理由。因为当季蔬果很多地方都能种,供给量大,可以节省大量运费。很多环保人士都在呼吁尽量少吃从遥远地方运来的蔬果,一则减少长途运输消耗的能源,二则可减少食物的营养流失。吃当地、当季的食物,就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这应该是最简单的环保吧。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百年變局 香港「石屎林」何處去?
今年8月9日香港網路上流傳,有逾50年歷史的當地大型建築師事務所向員工發信,要求所有員工9月起每月放3日無薪假。「香港建築師學會」…
變老
朝蟬朝生而暮死,牠不知道甚麼叫春夏秋冬;人生只百年,人也很難懂甚麼叫地老天荒。然而,人總還知道寒暑的變化,也知道這種變化將催人老去,…
陳彥誠接手世界版圖 合隆集團走向下個百年
年輕高大的陳彥誠談笑風生走了進來,民國70年次的他剛剛接手「合隆集團」一年多,是第五代經營者。坐在寫著巨大書法字「誠」的辦公桌前,…
台灣慢城 風光躍上國際
五年一次的世界博覽會,2015年5月1日到10月31日在義大利米蘭為期半年盛大舉辦。籌辦之際,在中共壓力下,策展單位要求台灣改以「企業」、…
2-2. 真相大白(下)
本期登場人物:吳金虎(集團副總裁):        …
郵政博物館 縱橫兩千年郵驛古今世界
中國的郵驛制度始於何時?岳飛一天收到的十二道緊急金牌如何運送?哪個朝代出現最早的郵筒?世界第一枚郵票長怎樣?最貴的郵票又是哪一枚………
你所不知道的土地改革效果
「土地改革的影響」聽起來是老掉牙的議題了,學校教科書裡都有介紹台灣戰後「三七五減租」、「公地放領」與「耕者有其田」這三個政策,…
中國新《婚姻法》防誰利誰?
中國最高人民法院8月12日發布了「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三)」,翌日正式實施。此一婚姻法的司法解釋,等於是中國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