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翻着记事本,陈达成说从担任立全小区环保志工队总干事以来,他每天都会作纪录,把小区发生了什么事,大家合力做的活动,一点一滴都写了下来,他说几乎每天都有不同的动人的故事。也因此,当他描述小区的转变过程时活灵活现,那些人物恍若就在眼前。
譬如居民是如何你剪铁片、我弄马达地通力合作把风车架起来;还有搞到半夜一两点才把环保凉亭的混凝土地板做好,没人叫苦喊累,大伙一个人一个便当就吃得不亦乐乎;七、八十岁的阿婆和不到十岁的小朋友各自发挥想象力,在小区外的大石头上、混凝土墙上、陶砖上,彩绘、拼贴、捏塑出自己的故事和独一无二的风格,即使每天傍晚一、两个小时的搞了个把月才完成......
陈达成在小区的角色犹如不断产生动力的马达,他是构思与筹划一个接着一个主题活动的关键人物,也懂得把光环加诸于不断走出来参与付出的伙伴身上,扛下观望与不合作对象的质疑和沟通重责。
问他动力的来源是什么?他说,要让大家热烈参与,不要让火熄掉。那难道不会有气馁或不想做的情况吗?他说,那个时候,几个关键人物的支持与鼓励是很重要的,他们会劝他不要去在意那些负面的人,把成果做出来以后就会慢慢理解了。即便一时萎顿,陈达成看到有那么多义工愿意付出奉献,就会再度振作起来。
别人的职务好像都有更换,而陈达成的总干事角色却经久不变。「我们才不要把他换掉,总干事最重要,因为他能够统筹小区的事务,不会因为别人的闲言闲语就退缩了。还有,他个性比较急,决定做什么事,他就会『时时关心』或催促,做的人就不敢怠慢,所以能够很快完成。」担任环保义工队副队长的黄炯发说得理所当然,一如每个住户的共识般。
小区处处都有居民参与的作品,陈达成表示虽然他的作品最少,但是他全程参与。「过程,才是最美的!」陈达成说:「让小区的人肯主动出钱出力,带着这一群人一起做,形成共识,解决纷争,很幸福!」
「要让每个人都有舞台、发挥所长;」「小区有表扬时,要由义工先表扬,干部留到最后。」「只要做的正,没有半点是为私的,要不断的付出,让别人可以认同。不管责备或是赞扬,心不起波浪时,才能达到把事情处理好的程度。」陈达成的经验谈一个又一个脱口而出,是智慧,更是赤诚的实践。
看得到的立全小区,没有华丽的外表,是一个居民合力打造、充满生机的家园;而看不到却更形珍贵的,是那种人心向上后,真心付出与实践的利他精神。亲临其境,参与其中,或许才能真正感受到为何他们自信是「全国第一的小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