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穿着亮眼粉红格子洋装的设计师们,正专注地为顾客的头发做造型。自动门一开,「你好,欢迎光临三奇!」亲切而温暖的感觉瞬间滑过心头,忙碌的心渐渐缓和了下来。
一眼望去,设计师几乎都是二、三十岁的女孩,没有时下年轻人的轻浮,也没有同龄女孩花枝招展的打扮,她们透露出恬静柔和的气质,显得纯真与善良。
这些年轻女孩,约有三分之一来自单亲家庭,其中还有中辍学业的,曾经对自己的未来没有太大的期许。但今日的她们,不只是站在三奇舞台上挥洒自信,每一位都是投入社会公益的志工、为社会弱势尽心尽力的美发设计师。
自己培养员工,打造「三奇文化」
三奇发型美容直营连锁店,目前在高雄、台南地区共有16家分店,300多名员工。但在1995年,却曾经历过一场严峻的经营挑战,三奇的分店连续倒闭,设计师集体出走。为了度过这场危机,总经理沈美利带着仅存的12名员工,重新开创新局,她决定「颠覆一般人对美发业的刻板印象」。
怎么颠覆?沈美利决定打造「三奇文化」。
首先,要改变其他业者习惯的方式,最关键的一步就是所有设计师由公司培养,不对外征求设计师。「反正都已经是谷底了,最坏也不过如此,就从头开始培养。」
三奇与许多高职学校建立「轮调式建教合作」,从高一开始,学生们三个月在学校上课,三个月来三奇上班,从助理开始学习,慢慢训练成为设计师、店长、主管。
「你很少看到美容院不征设计师的,员工流失率很高,尤其连锁店不征人真的是很危险,设计师说走就走,店说倒也就倒了,但我就是拚了命不征!当然更不会去挖角同行的设计师。我把重心放在培养上,这样每个人的文化、理念、对公司的认同才够高,有甚么事情就会像家人一样沟通,用征求进来的员工就很难做得到。」技术出身、洞悉美发业生态的沈美利选择了一条比较艰难但长久的路。
不先教洗头,先补15年没做好的「教育」
然而,小小年纪的高一建教生,对自己的人生目标还懵懵懂懂,有的正处于叛逆阶段、有的则是来自问题家庭,更有一些是家庭教育出了问题,被学校归类为需要特别辅导的学生。
「今年9月又有一百多位新生要进来,要如何让她们赶快融入我们的体系里面,我们这边的主管就很重要,不然留不住。住不惯啦、哭啦、闹啦,刚来的时候我们这边真的是『如临大敌』!」
「他们一来就跟你抬杠,就推你啊,好像跟你很熟了,跟你抬杠了。这是他们表现活泼的肢体语言,我们应该要懂他们的语言。」沈美利谈起这群孩子们刚进来三奇时的模样,脸上流露出慈母般的微笑。
有些孩子抽烟、骂三字经早已是家常便饭。每一个孩子都累积了15年不同的家庭、学校生活背景,这些都是三奇必须面对的课题。
但三奇从来不挑选孩子,沈美利自豪地表示:「我们把任何孩子都当正常人看待,来了之后我们多一份关怀。其他业者会选人,我们不选,我们有能力可以协助孩子。」
沈美利认为,一位美发设计师最重要的是观念与态度。因此三奇带领这群孩子的第一步,并不是教她们洗头,而是重新做好孩子们在过去15年里头可能没做好的「教育」工作。
没人飙脏话,要求人品高过技术
十多年来,三奇建立了一套机制,沈美利笑称为「围攻策略」:「要让她们知道,不懂分寸、没有礼貌、骂三字经,这些都是不对的,我们有一套机制,全部的员工都口径一致,比如说这个小孩她看别人都用瞪的,我就叫全部的人,每个人轮流去跟她说一次那是不对的,她就会惊醒,确定这是不对的。」
与三奇一起经历过变动危机的陈秀蓁经理,阐述三奇人以身作则、创造环境的重要性:「在这个环境里面,没有任何人可以飙脏话、没有任何人可以抽烟,我们自己以身作则非常重要,这样就可以用环境、用同侪的力量去改变孩子。我们对人品的要求很高,远高过技术。」陈秀蓁开心地说,一段时间后,学生的品性与行为、观念与思想都变了。学校老师都说三奇好,连家长都觉得惊讶。三奇就这样出名了。
35年来,看着三奇出生、成长、蜕变的元老级设计师戴金叶感叹道:「现在的学生很多都很叛逆,但我们绝不会看不起妳,现在的妳可能是过去学校、家庭的刺激,让妳变成这么叛逆。来到这边,我们给妳新的环境,像姐姐一样关心妳、教育妳,我们好好地跟她讲。我们教育一个算一个,教化两个算两个!」
已经担任六合店店长6年、71年次的王伟萍不断地强调:「我真的超--幸运,跟同学比起来,真的真的超幸运。其他同学的工作不只是不稳定,更不好的是她们会学坏;我们比较会想,在思想方面成熟很多。」
伟萍的学妹、瑞隆店店长戴素贞回想她当初当建教生的日子,看到同学们在放学后邀约要去唱歌或玩乐,但自己还要去店里默默地洗头,感触很多。不过她毫不犹豫地说:「我一点都不羡慕她们!因为这边的老师给了我们很多好的观念,也等于给了财富。每一个老师都无私地在付出、在奉献。」
每一年,新的建教生来到三奇,对三奇而言都是一番新的挑战,但被改变的总是学生,因为「三奇的文化真的是根深柢固。」陈秀蓁如是说。
要求学生写周记,不让人受委屈
完全开放与放任在三奇是不被允许的,必要的严格才能做好这一份社会教育工作。但在严格之外,三奇对于孩子们,得付出更多的关怀与用心。
三奇有16间分店,总经理沈美利即使天天跑一遍还是无法看遍每个角落。为了预防弱势的孩子适应不良,三奇设计出一套沟通的管道──沈美利要求每位学生写周记,像在学校里一样,每一周、两周交到总管理处批阅。「这个周记,现场的老师是不能看的,我们跟她(建教生)直接沟通,不能让她受到委屈没地方讲,不能够让她没有沟通的管道。」
「是不是对那家店不适应?那我可能赶快把她调出来,并且了解一下实际的情形。不能让她们受到委屈啦!我觉得这关系到她将来当设计师,她的身心是否开朗、是否健康。」
提供建教生宿舍,师生同住搏感情
这条建教合作的道路,漫长而艰辛。建教生刚进公司尚无工作能力就必须每月付给15,840元的薪水,三奇一年就必须支出将近2,000万元的薪资成本在建教合作案上。「很难,但一定要做!就算3年以后她可能会离开,我还是把她当作三奇未来的设计师栽培,我们就是不放弃任何一个人!」沈美利对于这条她认为对的道路勇往直前。
三奇每一间分店的楼上都是宿舍,提供所有建教生住宿。这种需要花费大笔租金的事,许多业者碍于景气低迷都尽量省去这笔支出。「即便她家住附近她也要住宿,比较热闹嘛,留下来比较有趣,还能够学习一些行为,譬如你下班以后还不去洗澡,还在那边躺着,老师就会叫你去洗澡;这就是一种教育,连折棉被我们都要教她。」
晚上10点就门禁,建教生与老师们住在一起,下班后像朋友般互动,彼此感情更为融洽。三奇深厚的文化承传,绝大部分仰赖于此。
沈美利笑着说:「我本身就喜欢做这样的社会教育工作。孩子们本性都很善良,用心是一定要的!自己生育的孩子要认真教育,别人托付我们照顾的,更要加倍用心啊!」
砸重金教育训练,自创研发部门
三奇不惜成本砸下重金在各种教育训练上。沈美利不但自己利用晚上时间进修企管硕士,并且规划员工进修。
16间分店所有设计师每个月分三班回到高雄市六合路上的教学中心上课。沈总谈到三奇的课程,非常满意:「我们有观念性课程、技术课程、研发课程,还有心灵成长课程。现在我还在跟高雄某科技大学洽谈,请他们帮我们申请职训,开英文课,改天再来引进瑜伽。哈哈,我真的点子特多!反正我讲甚么,叫她们上甚么课,她们都很喜欢,很爱上啦!」
到目前为止,已经有8位高阶主管从树德科技大学二专毕业,现在有10位店长在读大学。「以前真的很浪费时间,现在真的会很珍惜耶!」正在嘉南药理科技大学就读化妆品应用与管理系大一的六合店店长王伟萍,言谈中充满了感激。
刚要升高二的刘翊琪,7月就将取得设计师资格,她腼腆地说一路走来很辛苦,以前很内向,不敢跟客人互动,现在已经培养出信心。「现在我可是碰到从澳洲来的客人(意指「奥客」,刁钻的客人)都知道怎么处理了。」
「以前聘国外老师来教,还要请翻译,翻译对那些专有名词也翻不太好,落差很大。课程一结束,钱一拿,讲师飞走了,想问问题,都不知道该去问谁!」沈美利摸索多年后,坚持自创研发部门。
每一季,三奇都会自己开发新发型,由员工自己当model,直接让客人看。十多年来,研发部门、教学中心的成效特别好,甚至吸引了高雄高职、某科技大学前来洽谈,希望聘用三奇的师资去开课。
顾客宾至如归,车子被拖吊也要来
走过SARS,又逢最近的金融海啸,消费末端的美发业受到的冲击是非常严重的。沈美利说:「饭不吃不行,但洗头可以自己洗,美发业这一块,真的是糟透了!但其实我们的客数不会起伏很大,我们今年满35周年,好多客人都让我们服务那么多年了,还有那种整家带来的,真的让我们很感恩。」沈美利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为甚么客数变动不大?原因就在于三奇的员工让顾客感受到服务质量与三奇优质的文化。三奇十多年的顾客、新光金控的区经理张松栩说他在三奇「从有毛洗到没毛」:「有特色的文化,才有那么多有向心力的员工,才能提供那么亲切、宾至如归的服务。我的工作压力很大,说真的,三奇是我唯一能放松的地方。」
「她们每个细节都很注重,在这里如沐春风,你看她们每位员工好像都长得一样,嘴角都是上扬的,那种快乐的感觉,你会被感染,很超值,很多感觉是有钱也买不到的。」每周固定前来做两次头皮SPA的卡登实业董事长张瑞泰有着深刻的体验。
还有顾客顾不得车子被拖吊,也要来三奇。「我常去的那间分店不好停车耶,有时停不好就被吊走了,2,100元,我还是会去,冒着被拖吊的风险洗头,因为值得。」三奇服务超过21年的顾客杨彩婕则表示,跟三奇做朋友,不漏气!
「我们大家的共识就是把这里开创成幸福的工作环境,来这里的人都不会学坏,减少制造麻烦,减少社会的成本负担。」沈美利正带着三奇筑梦踏实、迈向愿景,为社会开创新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