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便便文化 香港掀波

引发中港两地争议的当街便便事件。
香港网络大典
第144期
林保华
作者为资深评论家、专栏作家、中共党史学者。曾担任香港大学经济金融学院院长张五常教授助理研究员,研究中国政经改革。

4月15日,一对年轻中国游客夫妻在旺角西洋菜南街行人专用区,照顾两岁的小童在行人道上小便。照片可见,附近人流相当密集,但父亲并无对小童作任何遮掩。其间,一名香港男子拿出照相机拍照,父母两人因而情绪激动,并与男子争执。那位母亲以婴儿车冲撞围堵路人,父亲抢走相机的记忆卡,还抬腿作势攻击。港警随后将父亲以涉嫌偷窃、其妻涉嫌伤人逮捕,两人最后都获保离去。

 

陆网友:没同理心 拍照更不文明
港网友:不来香港?天大好消息

这泡尿让本来已经紧张的中港关系更加紧张。中港网民爆发大规模论战。中国网友一面倒指责拍照者的行为,认为港人没同理心。更令人惊讶的是中国官媒也亲上第一线,头号官媒新华社、最激进的官媒《环球时报》,都发表评论抨击港人小题大作,香港拍照者的行为比孩童街尿更不文明云云。将事件经微博转发出去的凤凰卫视著名记者、主持人闾丘露薇遭到中国网友一片谩骂,说她隐瞒事实,喝令她向那对中国夫妻一家道歉。事件还引发国际媒体的关注。

在众多反应中,天涯网民「海角68号」4月23日晚间在天涯论坛发文〈向香港文明宣战〉,要求「内地同胞」在五一黄金周假期,带着孩子去香港当街大小便,香港网友则发起黄金周上街拍摄中国游客便溺实况进行反制。但是五一期间并没有见到中国游客来香港随街撒黄金进攻香港,可见这是个不得人心的无厘头建议。

反而在4月27日那天,逾20名响应「光复海港城」的香港人,现身尖沙嘴海港城,他们首先上演街头剧,扮自由行旅客在地上拉屎。他们把毛泽东画像放地上,将胶制粪便放在毛像及国徽上。有的还邀请围观的中国旅客带小孩扮演随地便溺街头剧,吓得这些旅客左闪右避。受害最大的则是字字闪粪光的毛伟大了。

这种反讽形式的集会,每个星期日已经在香港进行好多次,他们假扮红卫兵,重新搬出文革期间「爱祖国,用国货」的爱国口号,呼吁中国游客回到中国的自己土地上购买包括奶粉在内的国货来消费,以体现他们的爱国心。这种反讽形式令香港的爱国人士啼笑皆非,无从开展「革命大批判」来进行反击。

还有中国网民「北冥一」在「天涯论坛」发起,中国同胞自6月1日起罢游香港,他认为消费者即上帝,只要「内地人」不去香港消费,香港人「就要求爷爷告奶奶地要求我们过来了」。岂料该行动受不少港人支持,网友Rubik说,「6月1日太迟!要不就实时生效」,也有人称这是「天大的好消息」,让这位「北冥」灰头土脸。事后还有人揭发,这个人根本就是中共的「五毛」(网特),意在不要中国游客在这个时候到香港看到香港的六四纪念活动。

 

中港双边官样回答 回避问题

然而主要问题还不在于民间的反应,而是官方的反应,包括中国官方与香港特区政府。其中,鹰派的《环球时报》将香港人的不满比作纳粹光头党,一些则比喻为两地的文化差异。但是也有较为持平的言论。

最奇怪的是香港特区政府的反应,香港《苹果日报》归纳为「一个政府,四个官员四种响应」。这当然是还没有像中国那样事先来个「统一认识」。商务及经济发展局长苏锦梁的「包容论」,是他继几个月前叫市民「等多班港铁」后,又一凸显其「忍功」之本色。律政司司长袁国强在响应时不谈他的法律专业,却要大家持「平常心」。而作为保安局长的黎栋国则呼吁港人秉承好客之道,至于「好客」与「好便」如何区别,他没有说。只有食物及卫生局长高永文能清楚阐明,香港法例不容随处便溺,这本来应该是袁国强说的话。

其中,苏锦梁的包容论引发强烈反应。他说,希望大家以包容、体谅及以和为贵的态度处事。而旅游业议会总干事董耀中则指,港人应包容两地文化差异,强调旅游业为香港带来好处,香港应好好接待旅客,而国家旅游局亦一直教育内地旅客,提倡文明旅游。

归结为文化差异,容易引申出中港两地大小便文化的差异,一个可以随地,一个禁止随地?而「包容」之说,导致有人寄粪便包裹给苏锦梁,为此苏锦梁报警处理,没有采取包容的态度,以致被批评他包容中国人的大便,却不包容香港人的大便。苏锦梁后来补充说,包容不等于纵容。但是补充已经太迟,而且也没有说明,不纵容的话,政府又会采取甚么措施?

而身兼行政会议成员的一国两制研究中心总裁张志刚,作为梁振英的粉丝,也急急出来灭火。他在《明报》发表文章,建议香港市民见到同胞随地便溺时,「上前提供一些像胶袋等协助物料」。这也许是避免矛盾激化之道,然而甚么人会随身携带胶袋供中国游客便溺?为此要发动随身携带胶袋的全民运动吗?何况用胶袋也解决不了便溺至胶袋的地点问题。作为行政会议成员而提出这种馊主意,让人怀疑他的智慧与能力。

其实便便问题反映的是中港两地文明程度的不同。共产党的反文明行为才导致道德沉沦。香港市民在批评中国游客的不文明行为时,应该点出这是中共治国的失败,甚么「以德治国」全是屁话。这也是法治与人治的区别,既然随地便溺在香港是违法的,对中国游客自然也是违法,不能因为他们是「强国」而拥有「治外法权」,到底香港在名义上并不是中国的殖民地。不过这样闹一闹,引起中国人的注意,在随地便溺的行为上有所约束的话,也是这场争论的成果。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李克強經濟學」可以紅多久?
最近國際媒體將「李克強指數」炒成了「李克強經濟學」,在7月中旬的20國集團財長會及央行行長會議上,中國財長樓繼偉在會議上表示,…
紅包和現金 催生希臘信貸危機
去年12月,全球三大評等公司下調希臘主權評級,拉響了希臘信貸危機的警報,歐元兌美元隨之下跌。至4月23日,希臘正式向歐盟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走近暗紅色山脈 馬駝鹿山環線Day1(上)
馬駝鹿山環線(Vuelta al Huemul)位在查爾騰(El Chaltén,阿根廷聖克魯斯省山村)南方,和菲茨洛伊步道(Fitz…
溫家寶謝幕 告別胡溫時代
  在中共3月5日召開的第十二屆人大第一次會議上,中共總理溫家寶做完政府工作報告後,面向全體代表,三鞠躬,象徵性告別了自己十年的總理生涯。…
郊遊
總覺得在很多事情裡,「人」最重要,即使是旅遊場所、名勝古蹟,那裡的人態度、心態對了,這個地方才可愛得起來。 友人想念多年不見的九份,…
距離最近 科學家發現太陽系外第二個「地球」
英國《每日郵報》近日報導,日前科學家又搜索到一顆人類適合定居的「地球」,這個新的行星是「沃爾夫1061c」(Wolf-1061c)。…
中國官僚資本在香港的大醜聞
金融海嘯侵襲香港,使一些民眾受害。例如,購買雷曼兄弟公司迷你債券,不知道能拿回多少殘渣;至於股市,相比去年的最高點,跌幅最多達到三分之二。…
楊榮文的一中主張 忽視事實且自相矛盾
新加坡前外長楊榮文到台灣來演講,提出一些他對兩岸問題的主張。這些主張台灣也有某些人提過,邀請他來的人士可能也想用楊的言論來支持他們的主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