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自救的梦想正在实现

中正纪念堂的「大中至正」门更名为「自由广场」,也标志着台湾自由民主的演变过程。
Fotolia
第147期
曹长青
作者为美籍华裔评论家,网络影视评论「长青论坛」主持人。

整整五十年前的9月,台湾发生了一个爆炸性新闻:当时深得政府器重、曾被评为「十大杰出青年」的台大政治系主任彭明敏教授与两名学生发表《台湾人民自救宣言》,结果三人被逮捕判刑。

五十年后回顾这个宣言,更令人感到,这是一份勇敢的宣言。在当时那么严酷的白色恐怖下,彭明敏们竟敢喊出推翻国民党专制,建立自由台湾。其勇敢,其英雄气概,在严重缺乏英雄的今天再回首,更加倍令人钦佩。

这也是一份智慧的宣言。五十年后的今天来看,宣言内容不仅没过时,反而更具前瞻性,可作为台湾方向的纲领文件。因为第一,它明确指出台海两岸是两个国家,「『一个中国,一个台湾』早已是铁一般的事实!」第二,它首次呼吁台湾人拒绝共产党、推翻国民党,在国共之外寻求「第三条道路」,即台湾人成为这片土地的主人。第三,它强调普世价值,提出目标是在台湾「使人类的尊严和个人的自由具有实质意义」。它不是从国族血缘出发,而是信奉自由主义理念,这跟美国建国先贤杰佛逊起草的《独立宣言》在一个价值轨道。

半个世纪过去了,彭明敏等代表的台湾人民自救的梦想,实现了多少?

虽然那个逮捕彭明敏们的黑暗时代已经结束,台湾人民用选票「推翻了」国民党一党领政,但随着对岸中国的经济发展和军事崛起,中共对台湾的威胁和统战更为强化。台湾内部的统派又跟北京遥相呼应。彭明敏们五十年前那个「台湾自救」的梦想,好像仍遥不可及。

 

外省人国家认同的变化

 

但透过表层的迷雾,深入观察台湾这些年的变化,可清楚地看出,这块土地不仅正发生巨变,而且是朝向彭明敏们的「自救之梦」。这从十年前(2004年)法国学者高格孚(Stephanc Corcuff)在台湾出版的专著《风和日暖--台湾外省人与国家认同的转变》中的统计数字,跟今天的做个对比,就更可清楚看出。

这本书是高格孚根据在台湾做的问卷而写的博士论文。该问卷调查跨度有十年(1987-1997年)。调查显示,高达50.3%的受访者认为,两岸统一是政府应该绝对坚持的政策。问为甚么要统一?有72%说台湾属于中国,62%认为台湾太小,51.4%回答是为了让中国在世界上扬眉吐气。

虽然当时的台湾居民对中国的认同那么强烈,但敏锐的高格孚还是发现了细微的真实之处。他预测台湾正发生「本土化转折」,因为强烈的统派中,老人居多,越年轻的,越偏向本土化。即使统派人士,「也仅在表达政治理念时才出现统独之争;在日常生活中仍是以台湾本位为主。」例如问卷结果显示,最主张统一的人士,他们心目中最优先的关切对象,还是台湾的经济稳定、政治民主自由、台湾的安全。环保问题、生活质量、社会治安等则列为次要优先,与中国大陆统一等问题,则被列在优先次序的最末位。也就是说,生活与事实上的认同是一回事,到了选举时刻,如何选择又是另一回事,这有很大的差别。由此高格孚得出这样的结论:「外省族群有无可避免的台湾化趋势。」

 

柏杨的儿子「根在台湾」

 

当年在他这本新书的发表会上还有个小插曲,也印证他的预言:出席的作家柏杨致词时说,他在台湾是「外省人」,但回到中国大陆,他又成了「台湾同胞」。柏杨认为「省籍问题早晚会随着时间过去」。他说曾要求儿子到中国河南「寻根」,看看他父亲的坟墓,却被儿子拒绝,儿子说他是台湾人,「根就在台湾」。柏杨对此「忧喜参半」:「忧的是怎么可以不去看我的父亲、他的祖父墓呢?」喜的则是儿子认同台湾(虽然他本人到死都是统派)。

高格孚可谓高瞻远瞩,他的书发表距今十年,其预言已被现实证实。台湾过去这些年的民调,赞成两岸统一的比例一路下降。今年有两个重要民调,一是3月份《远见》民调:只有10.7%赞成两岸统一(其中4.4%认为先维持现状再和大陆统一、6.3%表示台湾应尽快和大陆统一),高达61.0%不赞成统一。另一组问卷中,有49.7%赞成台湾最终应该独立,31.8%不赞成。

今年7月台湾政大「选举研究中心」发表的关于族群认同和统独问题的民调更说明问题:台湾民众认为「自己是台湾人」的比例升至60%,认为「自己是中国人」的只有3.5%,认为「自己是台湾人也是中国人」的占32.7%。

高格孚做台湾民调的时代,认为自己是中国人的占80%以上,现降至3.5%。那时主张跟对岸尽快统一的占50%以上,现降至6.3%。这两组数字,展示台湾的巨大变化。

 

「阈境性」与台湾主体

 

在高格孚做调查的90年代,即使那些赞成统一的外省人,涉及选举等政治议题时,有强烈统派意识,但在平常生活中,仍是台湾意识优先。而今天,这种台湾优先、这是自己家园的认知,即使在外省人中也相当强烈。像柏杨的儿子那样不去中国拜祖,而认为自己的根在台湾的年轻一代,更是普遍认同台湾。

高格孚2011年底又推出研究两岸关系的新着《中华「邻」国》,再发预言:台湾对中国具「阈境性」(阈是门坎的意思),因台湾的独特历史、人民认同变化、地缘位置(两岸隔有海峡)等,使台湾跟中国交往中,无法被边陲化或边缘化。「阈境性」让台湾可以成为自己决定未来的「主体」。也就是柏杨儿子所说的「根在台湾」。高格孚认为「根很重要」,这是主体,预示着台湾可以选择自己的未来。这个选择,不就是五十年前彭明敏等人提出的台湾自救之道吗?

所以,虽然表面上国、民两党都在向中国靠拢,但在真实的台湾社会,在台湾人民心中,五十年前《台湾人民自救宣言》中所追求的梦想,不就正在成真吗!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李克強經濟學」可以紅多久?
最近國際媒體將「李克強指數」炒成了「李克強經濟學」,在7月中旬的20國集團財長會及央行行長會議上,中國財長樓繼偉在會議上表示,…
紅包和現金 催生希臘信貸危機
去年12月,全球三大評等公司下調希臘主權評級,拉響了希臘信貸危機的警報,歐元兌美元隨之下跌。至4月23日,希臘正式向歐盟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走近暗紅色山脈 馬駝鹿山環線Day1(上)
馬駝鹿山環線(Vuelta al Huemul)位在查爾騰(El Chaltén,阿根廷聖克魯斯省山村)南方,和菲茨洛伊步道(Fitz…
溫家寶謝幕 告別胡溫時代
  在中共3月5日召開的第十二屆人大第一次會議上,中共總理溫家寶做完政府工作報告後,面向全體代表,三鞠躬,象徵性告別了自己十年的總理生涯。…
郊遊
總覺得在很多事情裡,「人」最重要,即使是旅遊場所、名勝古蹟,那裡的人態度、心態對了,這個地方才可愛得起來。 友人想念多年不見的九份,…
距離最近 科學家發現太陽系外第二個「地球」
英國《每日郵報》近日報導,日前科學家又搜索到一顆人類適合定居的「地球」,這個新的行星是「沃爾夫1061c」(Wolf-1061c)。…
中國官僚資本在香港的大醜聞
金融海嘯侵襲香港,使一些民眾受害。例如,購買雷曼兄弟公司迷你債券,不知道能拿回多少殘渣;至於股市,相比去年的最高點,跌幅最多達到三分之二。…
楊榮文的一中主張 忽視事實且自相矛盾
新加坡前外長楊榮文到台灣來演講,提出一些他對兩岸問題的主張。這些主張台灣也有某些人提過,邀請他來的人士可能也想用楊的言論來支持他們的主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