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野生动物 40年来减少一半

和四十年前相比,老虎、非洲狮及短吻海豚的数量减少超过九成。
Thinkstock
第149期
郑仁武

「世界自然基金会」(WWF)9月30日公布了《地球生命力报告2014》。报告显示在过去40年来,全球人口将近增长了一倍,但野生动物数目却减少了52%,其中拉丁美洲最为严重,40年间失去了83%的野生动物。

世界自然基金会和伦敦动物学学会(Zoological Society of London)追踪1970年至2010年这40年间,全球3,038种、约10,380个生物族群的脊椎动物,调查包括哺乳类、鸟类、爬虫类、两栖类及鱼类的规模变化趋势。结果发现,全球野生动物的数量减少了百分之52%,较二年前报告的28%,下降幅度严重得多。但同时,全球人口却从37亿暴增至70亿。

这份报告称,地球上物种的下降趋势比以前更为严峻,野生动物栖息地的丧失与退化,是威胁生物多样性最主要的因素。人类对地球资源的需求已经超过了自然可再生能力的50%,也就是需要1.5个地球才能承载目前人类对自然的需求。

以地区来看,下降幅度最严重的是拉丁美洲,高达83%,热带地区和温带地区则为56%及36%。以野生动物栖息地来看,淡水生物剧减了高达76%,陆地及海洋生物减少了39%。其中,老虎、非洲狮及短吻海豚的数量减少超过九成。目前非洲大象的数量越来越少,海龟现在状况也岌岌可危,它们已经失去了80%的同伴。报告指出,导致动物减少的主因是过度捕猎及渔猎,动物栖息地不断减少,以及气候变化。

WWF表示,这份报告是一个「唤醒警示」,号召人类削减消耗,否则物种多样性将不复见。WWF全球总干事马可•兰博蒂尼(Marco Lambertini)在报告发布会上说:「人类必须选择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和可持续的生活方式,才能避免更多野生动物的消失。」

伦敦动物学学会主任诺里斯(Ken Norris)也表示,「这些破坏并非不可避免,而是我们选择生活方式的结果」。他呼吁透过保育行动、政治及工业界的支持来保育大自然。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修車廠的理性歧視
美國著名的實驗經濟學家:芝加哥大學的John List和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的Uri Gneezy曾經做過一個有趣的實驗。 首先,…
河洛嶺上的星星雲海
去年8月,號稱超級強颱的聖帕颱風來臨前,參加了由「國姓鄉休閒農業觀光文化策略聯盟」及喬園山莊主辦的「巴布薩音樂演奏會」。在窮鄉僻壤間,…
薪資問題的經濟結構對策
低薪問題近年備受注意,也有很多政策推出及很多相互指責出現。但問題並未解決甚至未釐清。薪資是提供人力勞務的價格,…
大媒體小故事:32. 良禽擇木
每天夕陽西下,覆蓋整棟東科媒體大樓的冷光薄膜就漸漸地的發出淡淡的藍綠色,相當的具有科技感。許多台北人把這棟建築叫做「精靈城堡」,…
迷霧4:民工荒顯示甚麼危險信號?
中國農民工,是具有農村戶籍的工人。他們是中國自改革開放後,一手打造中國成為「世界工廠」的幕後英雄。 他們,去年底被美國《時代》雜誌列入「…
重獲外資青睞 東南亞經濟翻紅
東南亞國家在歷經金融海嘯後,再度成為投資人青睞的對象。其中印尼受惠於改革派當選,國際市場對當局政改重拾信心;…
經濟停滯 中國企業颳起裁員風
越來越多的跡象顯示,中國的經濟狀況出現持續的成長速度下滑乃至停滯局面。中國國家統計局近日發布的上半年GDP成長率,三年多來首次跌破8%,…
英國興起「前世療法」找病根
英國最近興起一種有別於現代醫學的替代療法──「追溯前世療法」(Past-life Regression Therap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