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媒觀察

澳洲人如何看待达赖喇嘛?

澳洲现任总理陆克文这次决定不和达赖会面,遭到了各界普遍的批评。
澳洲现任总理陆克文这次决定不和达赖会面,遭到了各界普遍的批评。
Getty Images
第52期
樊家忠(澳洲国立大学经济学研究员)

岁末之际,达赖喇嘛再度受邀访问澳洲。这虽然是过去三年内达赖到澳洲的第三次访问,但所引起的媒体效应却一点都没有减少,各主流媒体仍大幅报导关于达赖的各项议题。这些媒体报导呈现了以下几个有趣的现象,充分呈现了西方社会普遍看待达赖以及中共议题的角度。

澳洲民众视达赖为精神导师

第一,澳洲人普遍尊称达赖为「your holiness」,例如《雪梨晨锋报》(Sydney Morning Herald)所报导的,澳洲反对党(自由党)的新任领袖东尼‧阿伯特(Tony Abbot)于12月4日公开接见了达赖。会中阿伯特即多次使用「your holiness」来称呼达赖。媒体在用第三人称提及达赖时,也是用「his holiness」。这些用法,是英语国家对世界级的宗教领袖(例如罗马天主教教宗等)才使用的敬称,这充分反映了达赖在西方社会的地位。  

值得一提的是,西方各国民众普遍地将达赖当作一位精神导师,而非宗教活佛或者世俗的名人来看待。前去聆听他演讲的民众并不是想要探寻藏传佛教的教义,而是希望能从他那学到不同的人生态度与价值观。阿伯特在与其会面时即当场请益「如何获致内在的平和(inner peace)」。相信许多人跟阿伯特一样,虽然不是佛教信徒,但都期待达赖能在这些心灵面向上启发自己。达赖这次来澳的十天行程中,排满了各项大型的演讲与会议。他在各种场合的演说,环绕着「我们的未来」这项主题,尤其是环境保护与气候暖化的问题,鼓励各国放弃自私的心态,先为他人着想。

总理陆克文不会晤达赖引发批评

第二,澳洲现任总理陆克文这次决定不和达赖会面,遭到了各界普遍的批评。上述的《雪梨晨锋报》报导中,阿伯特与另一个澳洲在野党──绿党的领袖布朗,都对陆克文表示了批评。有趣的是,阿伯特在和达赖会面时,特意对所有的观众和媒体提到前总理何华德在任内接见了达赖的做法,所以他可以理解为甚么现在一般民众对陆克文的做法不满。阿伯特的这个说法表面客气,实为嘲讽。

面对各界的质疑,陆克文虽然透过总理办公室多次对媒体及外界表示,不和达赖会面的决定和中共施压没有关系。但这种说法形同「此地无银三百两」,实在没有人会相信。《时代报》(The Age)即形容陆克文的作为是在「羞辱」(snub)达赖,虽然达赖再三强调此行的目的是和一般大众见面,而且他不在意是否有机会会见总理。自从今年8月中共残酷镇压维吾尔族以来,澳洲民众对中共反感大增,迫使所有的政治人物或者政党必须在「讨好中共」与「讨好选民」之间做选择,陆克文当然也不能例外。

对照今年8月达赖访台时,某些台湾政治人物为了迎合中共,竟然刻意用各种不堪的语言抹黑、攻击他。尤其年前台湾政府拒绝达赖入境,这些做法,都对台湾的国际形象有巨大的损伤。

中共大使馆反常低调对待

第三,有趣的是,中共这次在达赖访台期间极度的低调,除了大使馆办公室在响应媒体采访时表达了两句「反对分离主义活动」等录音机式的语言,没有任何高调的抗议。对照3个月前热比娅访澳时各种歇斯底里的干扰与抗议,简直判若两人。

造成这样的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中共先前对热比娅激烈的做法,是在测试澳洲政府与人民的反应。其结果是,不但激起了澳民众普遍的反感,也没有政治人物敢于违拗民意;不像台湾某些亲共者一样,甘心组成「第五纵队」为中共卖命。

碰了一鼻子灰的中共,面对残破的澳中关系,不得不调整自己的策略,像童话故事「小红帽」里的狼外婆一样,用帽子与化妆来掩盖自己狰狞的面貌。

台湾的民众应该要认识到中共这种纸老虎性格。两岸关系如果不是建立在坚守民主自由的原则上,中共专制的力量就会跨海而来,破坏台湾多年立下的民主制度的根基。台湾人应该用强大的民意监督政府,防止灾难性的倾中政策。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歸宿
以前,女孩子出嫁,我們恭喜她找到了一個「歸宿」。後來,歸宿二字裡的傳統涵義被推翻,除了社會變遷,女性經濟能力提高帶動了一連串的改變,…
台灣品牌前進越南 靈活作戰打國際盃
台灣自2016年蔡英文總統上任以來,除因應東協國家的逐漸崛起,也為分散過度仰賴中國單一市場所導致的經濟與政治風險,開始推動「新南向」政策,…
迷霧2:中國究竟有多少失業人口?
在探討中國「民工荒」問題時,會碰觸到一個一體兩面且同樣難以理解的中國經濟現象,那就是中國的「失業」問題。按理說,中國最近失業問題嚴重,…
新婚之夜抄黨章 「抄」出的是啥
中國大陸網上近日熱傳一篇〈新婚之夜抄黨章〉的報導,江西省南昌鐵路局兩職工在新婚之夜的洞房中抄寫中共黨章,並配有多幅照片,新郎一身西裝,…
沙塵暴襲擊 北京面臨「空氣末日」
中國大陸多省市日前出現最大範圍、最強沙塵暴侵襲,不僅波及380個縣市,約217萬平方公里、1億3,904萬人受到影響,…
中國金融危機潮來了?
中國金融系統風險越來越高,信託產品違約也不斷出現。國際評級機構惠譽認為,中國的經濟環境將使違約創新高。 今年5月,…
老農津貼鮮為人知的故事
台灣的農民年金在1995年實施後,幾乎每年都會成為一個發燒的議題,包括不斷引起爭議的「假農民」,以及去年總統大選前朝野角力的結果,…
告別蘿蔔腿 消除水腫有良方
女孩子們都希望有雙修長勻稱的美腿,但有些女性會發現,原本纖細的雙腿,一到下午或晚上就會腫脹成「蘿蔔腿」,令人懊惱。 水腫有兩種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