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务院4月17日发布了一个「遏止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从侧面反映了中国经济面临的困局:中国政府近年来为了摆脱经济危机,投资4万亿人民币拉动内需,这笔资金大部分通过大型国企或大型基础建设案流入了房地产市场。如果中国官方强行干预限制房价上涨,中国经济就没有龙头产业的带动,从而会陷入经济无法长期成长的萧条期;若任凭房价上涨,越吹越大的房地产泡沫如果没有高位接手,资金链就会断裂,随之而来的房市崩盘则可能把中国经济拖垮。
官方出台最严厉楼市调控
4月14日,中国国务院要求各大国有银行提高贷款购买住房的首付款比例和贷款利率。17日,国务院又发布通知,提出对「商品住房价格过高、上涨过快、供应紧张」的地区,可以实行第三套房停贷政策。有分析认为,这是中国近几年有房地产调控政策以来,最严厉的政策组合。业内人士预测,下一步还会进一步出台税收政策对楼市进行调控,如征收物业税等。
中国的房价上涨多数都是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重点城市开始,然后带动二、三线城市上涨,此次调控政策主要也是针对这些重点城市。根据最近的市场信息显示,北京楼市投机需求已经达到总需求的四成,上海的房价上涨也与大量投资者炒房密切相关,深圳的投资客比例则超过八成。但是,以上三个城市的现房楼盘「空置比」也一直居高不下,很多已经居住2年以上的楼盘空置率依然超过30%。
北京炒客一次出手过亿
在中国国务院发布新的房地产调控政策之前,北京房产市场已经开始出现大手笔出货迹象。例如有某一浙江炒房客,一次性挂牌出售北三环某楼盘的20多套房源,每套平均价格约400万元人民币(约新台币1,800万元),总价将近1.3亿人民币,折合平均单价为近每平方公尺4万元(约每坪14万人民币,65万台币)。北京市房地产交易管理中心数据显示,4月15日,北京新建住宅及存量住宅交易量出现明显下浮。深圳也有的投资客一次性挂出上百套房源出售。在上海,也有机构一次出售近百套房,单套总价接近千万,总金额高达几亿元。业内分析认为,随着投资客的撤离,二手房交易将会陷入冰点,二手房价不可避免出现下降,而随后房价下降的趋势也将蔓延到一手房。
中央企业是房价上涨主要推手
根据中国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国资委)公布的资料,目前,以房地产为主业的中央企业有16家,此外还有78家不以房地产为主业的中央企业开展了房地产业务。而目前国资委监管的中央企业共有127家,据此计算,涉足房地产业务的央企已达74%。
这些中央企业资金雄厚,是房价上涨的主要推手。据国资委统计,2009年,该16家中央企业房地产板块资产总额为人民币5,616亿元(约新台币2兆6,000亿元),销售收入为人民币1,899亿元(约新台币8,700亿元),净利润为人民币188亿元(约新台币860亿元)。国资委相关人士表示,要求央企立即退出房地产市场具有一定困难,对央企退出房地产行业不搞「一刀切」。
分析人士认为,导致当前房价非理性疯狂上涨,有三个原因。第一:中央与地方的财税制度,导致地方大部分收入被中央抽走,不得不靠卖地来补充地方政府收入。第二:中国普遍性的投资环境中,没有任何一个领域能和房产的投资报酬率相比。第三:大型国企、央企通过三重渠道对社会民众进行剥削,首先,在股票市场募集民众资金;其次,从政府救市资金里获取高额贷款;最后,将这些资金投入房地产市场,炒高房价。
房地产难成支柱产业
1989年6月4日,由于中国政府出动野战军使用坦克镇压手无寸铁的学生,造成了天安门惨案。随后西方民主社会一致对中国实行经济制裁,当时的中国总理朱镕基为了度过危机,决定以房地产和汽车为支柱产业带动中国的经济发展。结果,汽车工业的发展直接导致了近年来中国的能源危机,房地产的发展导致了越来越高的病态房价。不仅如此,近年来,中国政府试图逃避出口出现前所未有的萧条,希望用房地产带动内需,因此故意出台宽松的房贷政策,人为地制造了新一波的房地产泡沫。
虽然从财政和就业来看,房地产确实是当前中国的支柱产业,但长期来看,这无异于饮鸩止渴。中国政府应该将高科技和精密加工业等,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但是,强调创意的高科技发展,需要宽松的社会环境和自由的学术氛围,而中国政府只希望发展经济,却唯恐改动深层体制带来政权危机,所以,虽然邓小平上世纪80年代就谈到产业的升级换代,但直到现在,中国在国际产业链上,还只是一个低位阶的世界工厂而已。